第三十一章 买地买人

重生大宋做权臣 吴仲达 加书签

吴仲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蓝书dalan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总是善忘的,两个月前汴梁城的百姓还在“全民参与”的寻找张宝的下落,但两个月后,已经没有再谈论张宝被绑架这件事了,人们又有了新的话题。而作为被人遗忘的张宝,也并没觉得有什么好失望的,又不是后世那些想红没红的小明星需要炒作来维持自己的关注度,闷声发财才是张宝想要的。

如今张家的买卖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而张宝也开始有意识的控制自家买卖的扩张速度。之前的扩张就已经将张家的弱点暴露无遗,关键时刻缺乏可用之人。若是可以选择,张宝自然希望可以用信得过的人,但正是由于无人可用,张宝才不得不选择从人伢子那里找人来解张家的燃眉之急。

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饭吃急了也容易被噎着。张宝很显然是已经意识到了张家此时的短板,趁着现在自己还比较有时间的时候,张宝准备努力为自己填补这块短板,首先要干的,就是买地。

原本张宝是想要通过拉拢张家村的人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但在张宝被绑架以后,张家村村民的反应却让事后获救的张宝感到失望。虽然张宝知道收买人心不是一点小恩小惠就能办到,张家过去对村民们的关心也远远不够,但大部分村民们只是说两句便宜话后便各忙各的做法,还是让张宝感到有些心寒。

终归不是自己人。张家村的村民大部分都有自己的田地,并不指望靠着张家养家糊口,张宝的死活,远没有他们自家柴米油盐酱醋茶重要。看着邻里街坊的面上说两句宽心的话在他们看来已经够了,但他们不知道,正是因为如此,他们失去了一个发家致富的机会。

官府有人好办事!张宝想要买地,自然不需要像寻常人一样托关系走后门,带着一大笔钱找到开封府,上午进去,下午手续就办妥了。张家村北边靠近河流的五百亩无主的荒地就成了张宝名下的私有土地。

有地就要有人,而在大宋,无地的穷苦人数不胜数,而且这些人还有一个统称,大宋厢军。据不完全统计,大宋厢军的总人数在鼎盛期曾经达到百万之众。而这百万人,全部都是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的无产阶级。

大宋的官员有个很有意思的习惯,就是喜欢打肿脸充胖子,玩些文字游戏。但对于实际情况,他们又习惯性的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大宋建立之初,人口不足,所以大宋朝廷基本可以做到人人有田耕这个承诺,但随着和平年代的到来,人口不断地增长,但大宋的国土却始终不见涨,而权贵人家的土地兼并也在日趋严重。面对那些失去土地成为流民的百姓,大宋朝廷想出了一个奇招,就是把流民编成了厢军,而且只要是成了流民,那就会被编入厢军。

厢军说的好听是军,但实际上就跟难民集中营差不多,朝廷虽然会按时拨付钱粮来养着这些流民,但问题是这点钱粮经过层层吃拿卡要以后,真正能落到流民手里的粮食也就不剩几粒了。

为了生存,流民不得不干出偷鸡摸狗的事情。但反过来大宋的官员对此不仅不寻找自身的问题,反倒把过错全都推到了流民的头上。试想朝廷若是让流民有地可耕,有饭可食,又有几个会真心把偷鸡摸狗当成事业来干?

困扰大宋的三大问题,厢军就是其中之一。而对于张宝想要从厢军中挑五十户人家作为自家佃户的想法,刘大人是举双手赞成,并且觉得张宝这个想法很有创意,说不定还可以解决一直困扰朝廷的一大问题。

对待第一个客户,官府的办事效率很高。或者说也有怕张宝反悔的可能,反正张宝第一天进官府办地买好,第二天官府就派人来通知张宝去挑人。而张宝在得知这事以后,当即便安排家里的二管家张全去找施工队,争取早日帮自家的佃户盖好房子。

收买佃户要比收买村民要容易一些,佃户除了自家那条命外一无所有,所以只要一点小恩小惠就足以令其感恩戴德,而有着自家田地的村民就相对要难一些,正所谓无欲则刚,我对你无所求,那你倒霉的时候我想帮就帮,不想帮就不帮,相比起一无所有的佃户,收买村民所要付出的成本似乎要更高一些。

张宝买地又买人,目的就是打造属于自己的庄子。这也是无奈之举,现如今又不是灾年,村民们的日子过得好好地,不可能会犯病跑来张家卖身为奴,更不可能把自家赖以生存的土地卖给张家。张宝为什么要买村北靠右的荒地山林,也是为了避免日后跟村民在谁家土地这个问题上起不必要的争执。河东边是张宝家的,河西边是村民家的。而可能在日后跟张宝家的田地有交集的,恐怕只有跟张家村以河为界的郑家村。

过去张家村跟郑家村是“楚河汉界”,而现在又加上了张宝的张家庄子,过去两村相邻的格局也就变成了“三足鼎立”的态势。

张宝才不在乎跟谁做邻居这个问题,只要别碍自己的事,爱谁谁。但跟张宝的庄子挨着的郑家村却感到有些不自在,尤其是郑家村的富户老郑家,那更是眼珠子泛红,得起了红眼病。

在过去,张家村的张家跟郑家村的郑家就一直有些不对付,两家相互之间经常闹些别扭。但由于两家的财力相当,谁也不敢大打出手。张宝刚来的时候从管家张福那里得知有三户往年的佃户打算改租邻村郑家的田地,这其实就是郑家对张家的一次试探,结果让郑家感到有些棘手,往常张家若是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主动减租外并没有别的办法,但这回张家的反应却出乎意料。

再后来张家年幼的家主频频动作,郑家眼看着原本跟自家平起平坐的张家日渐水涨船高,把自家远远的甩在了后头,心里不由暗自着急。说句不好听的,那时的郑家真是恨不得天降一道神雷把张家那个妖孽劈死,那样郑家就省心了。

可让郑家失望的是,张宝不仅两次化险为夷,更从中获利巨大,眼瞅着就要可以把郑家踩在脚底下了。一般做了亏心事的人往往总是会疑神疑鬼,张宝从未想过要报复郑家,但就是一个买地建庄子的举动,就让郑家的人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

不过郑家怎么慌张张宝是不在乎的,眼下的他正由公孙羽跟李柏护着去了位于汴梁城西北四十里外的一处厢军大营,准备与自己日后需要朝夕相处的佃户们见面。

大宋厢军百万,不可能全都集中在一个地方,虽然集中在一处便于管理,但也十分容易出事。分散安置是正确的,如今被安置在此处的厢军就有五千余人。而张宝今日要做的,就是从这五千余人里挑出五十户作为自家的佃户。

有了上头的关照,负责管理此处的官员并没有故意为难张宝,而在张宝送上自己的“心意”以后,管事的人更是表现的尽心尽力,按照张宝的要求,为张家挑出了五十户人家。而这五十户人家都是一个个完整的家庭,有男有女,有老有幼,面对自己日后的家主,这些人显得有些紧张。

“我叫张宝,是你们以后的家主,我会为你们提供食宿,保证你们吃饱穿暖,而你们要为做的就是用心做事,不要偷懒。好啦,大家都回去收拾一下,然后就跟我回家。”说得多,不如做得好,张宝也不想跟眼前这帮心情紧张的人谈什么将来,大手一挥,直接吩咐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重生大宋做权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蓝书只为原作者吴仲达的小说《重生大宋做权臣》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吴仲达并收藏《重生大宋做权臣》最新章节。
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如果穿越回宋代,是该吟诗作赋、风花雪月?还是厉兵秣马、争霸天下?不论如何,先填饱肚子再说。

王梓钧 连载 414万字

家父汉高祖
家父汉高祖

一个伟大的帝国刚刚诞生,新的时代即将到来。刘长也曾想过要不要争一争那大位,由自己来率领这个崭新的帝国,可是他看了看自己的周围,刘邦,吕后,刘盈,刘恒...嗯,活着不好吗?于是乎,刘长戴上了穿越者之耻的帽子,开始了混吃等死的咸鱼生活。又名《我愚蠢的欧豆豆》,《这娃其实是项羽的吧?》,《跟你这样的虫豸怎么能治好大汉》等等。

历史系之狼 连载 686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孤独麦客 连载 464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凤凰北斗 连载 138万字

佣兵1929
佣兵1929

现代佣兵周文意外魂穿到民国学生周文身上。他利用穿越带来的一颗佛珠的神奇功能,再加上后世带来的经验、知识和技能。打造了一只武功高强、军事技术顶尖的佣兵团队。他带领这支佣兵团,历经中原大战、淞沪抗战、称雄上海滩。装备了当世最先进的各种武器,最后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带着兄弟们杀鬼子......

山有意 连载 541万字

我不是汉献帝
我不是汉献帝

我是汉献帝?…………我献你奶奶个爪!!!

吴仲达 其他 连载

[历史] 晋枭 萧无逸
[历史] 医入白蛇 杏林庸医
[历史] 江东幼虎 胜年
[历史] 明末龙腾 风再起时
[历史] 淘宝大明 朝盖
[历史] 异域人生 西北苍狼
[历史] 三流书童 LF无名
[历史] 宣和画卷 一只文儿
[历史] 从来没有的帝国 古月川页
[历史] 纪元1701 忠孝仁义礼智廉
[历史] 重生明末当皇帝 夏烽原
[历史] 无赖帝师 天舞野望
[历史] 大国崛起1857 狂人阿Q
[历史] 明风万里 石头比较多
[历史] 少女与枪与异界 猎人小姐还在做着梦
[历史] 重生之朕即国家 东山小卤
[历史] 樱花下的血刀 雪夜中的十三
[历史] 唐时归 长迷
[历史] 混在蜀汉当皇帝 周老实
[历史] 猎明 青铜人头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蓝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10-14 07:4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