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卫双手捧着信件,躬身在门外台阶前候着,豆大的汗珠从额前滑过。
管家从室内走出门外,炙热的阳光叫他一瞬间眯起眼睛。他将门外侍卫所呈之物接过,递给苏煜。
一共两封,其中一封被火烧掉一角。
烧掉一角的那封信被苏煜放在桌上,陆衍一眼就瞥到了那封信的异常。
苏煜拆开手中那一封,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陆衍在一边喝茶,目不斜视,盯着桌上的菜看。
苏煜看得速度极快,看完后他深深叹了口气。
陆衍听到后立刻抬头,投去一个关切的眼神。
但他也只能听苏煜说,不能主动去问,因他也不清楚信上的内容苏煜是否想让他知道。
苏煜对上他的视线,他能感受到气氛突然变得凝重。
本以为苏煜会口头转述,没想到他直接把手里的信递给了自己。
苏煜直接把信给他看,也说明对他彻底放下戒备了。
陆衍微微睁大眼睛,没有接过,只说:“我还是不看了吧。”
苏煜见他不接,长臂向前,把信放到他面前桌上。
既已如此,陆衍也不再扭捏,拿起了信来看,他的眉头随着一列列的字,越皱越深。
苏玥二哥苏逸,年仅十九,最终得了个探花郎。但皇帝专注修道和园艺,已经五年不临朝。
上一届科考的三甲就不是皇帝选出来的,一切事由全由夏杨代理;苏逸这一届同样。
所以这两届的贡生皆和夏府来往密切,甚至有人直接拜夏杨为师,每每夏杨来国子监讲学,底下总是座无虚席。
苏逸对此非常不屑,写诗嘲讽,甚至在宴席之时,大庭广众地诵读了出来。苏逸朋友见此,笑着出来打圆场,说他喝多了,请众人多包容。
但在场大多数人都想乘上夏家的大船,纷纷出言指责苏逸,说他不懂尊师重道,目无规矩。
对这群人,苏逸横眉冷对,反倒是高座之上的夏杨展示了宽阔的胸怀,夏杨说他非常看重苏逸,也曾和苏逸父亲是同朝好友。
有人一听,立刻改口,说这苏逸也真是目中无人,简直败坏了他父亲的名声。
后来某天,正逢皇帝临朝,朝中就南洋运送货物的大船沉没一事商讨。
夏杨等人只说,这乃不可抗力之事。事情很快就要过去,苏逸在末尾跳出来,非要求皇上彻查。
本来东西沉了就沉了,皇帝也不甚在意,突然朝堂上跳出来个年轻的面孔,他也新鲜,问了苏逸,他要怎么查。
苏逸还真的事无巨细,从幸存之人,到负责此事的部门和官员,一一详细地说清楚了步骤。
夏杨已是下颚绷紧,闭上眼睛,颇为不耐。他的党羽见后,立刻出来斥责苏逸,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子。
最后皇帝没有追究沉船一事,但也对这个叫苏逸的年轻人青眼相看。
散朝后,夏杨之子夏长荫带人,在西苑宫墙处堵住了苏逸。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