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不过始终太过冒险。
徐琢稍作思忖,还想再劝劝他,可话到嘴边,他又说不出口了,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就像年轻时候的他,满怀热忱,渴望消除边患,渴望家国永安。
赵洵从老师文雍口中听过徐琢的过往,起初他拿不准徐琢对自己的态度,所以才说了这些,见他态度还算缓和,料想已经接受了自己的计划,那么让对方改观对自己的印象也就有戏了。
落日的余晖从枝桠间斜洒下来,窗子被映成淡淡的橙黄。
赵洵估摸着差不多到了酉时,遂转身辞行,“我还要再去趟度支司,随后回宫向大哥复命,便不在此久待了,徐御史,告辞。”
徐琢问道:“那齐飞?”
“此人冲撞了我,自然该由我带走,不过他的目标是书信,指派他的人应当就是藏在朝中的内奸,我从他身上的物件推断出此人姓柳,只要查出此人的底细,找出内奸也就容易多了,”赵洵忖度道:“今日的徐御史往后再往府里招人,可要调查清楚他们的底细,今日也只是凑巧,我发觉他的眼神一直鬼鬼祟祟,这才稍加试探,逼他露出了破绽。”
“多谢王爷提醒。”
等赵洵去到度支司时,已经过了酉时,曾礼也带着小吏把新送来的东西清点完了一遍。
库房内赫然又多了几个箱子,一看便知是新送来的钱物。
曾礼快步上前,拱手道:“王爷。”
赵洵打开最外边那个箱子,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一箱银锭,“敬之兄,又送来了多少?”
曾礼把账册递过去,“户部郑尚书又送来九千贯钱,绢一千匹,殿院蔡御史送来银五千两,秘书省孙秘监送来银一万两……加上先前诸位相公送来的,如今一共银十六万七千两,绢三万八千匹,茶一万一百斤。”
赵洵看着账册点了点头,随即和四个亲卫一同将里面的钱物再次清点。
**
垂拱殿。
赵珩看着书案上的布防图,“六哥儿,你当真想好了?”
“欲取西羌,先复河湟,所以唃厮啰我们非打不可,”赵洵支着下颌,“眼下唃厮啰内乱难消,短短数日,赞普已经换了两位,老师传信说唃厮啰还斩杀了西羌派去谈和的人,即便我们与唃厮啰打起来……”
话说一半,小内侍走过来叉手道:“官家,高中丞在外求见。”
赵珩与赵洵兄弟二人面面相视,赵珩摊手道:“瞧吧,高中丞已经闻着味儿过来了。”
赵珩捏捏眉心,叹了口气,摆手道:“不见。”
小内侍领了旨,便弯身退了出去。
不多时,外面就传来喊声。
“不经二府,不为圣旨!(1)请陛下收回成命!”
“高中丞,请回吧,官家不想见你。”
“官家没说让你进去,高中丞,高中丞。”
“滚开!”
只见高襄怒目圆瞪,迈着四方步气势汹汹地冲进来,口中再度高呼:“不经二府,不为圣旨,陛下岂可直接内降!(2)”
由于太过激动,高襄捂着胸口剧烈地咳喘起来。
赵珩心有不忍,当即疾趋至高襄面前,伸出双手扶着他往檀香椅上坐,“朕知高中丞一片苦心,只是中丞年纪大了,莫要轻易动怒,保重身体才是。”
高襄甩开赵珩搀扶的双手,瞪着他道:“陛下糊涂,如此大的事,怎能不与二府同商,直接内降?”
内降本就有失妥当,赵珩默默接受高襄的怒斥,和声吩咐内侍,“快,去给高中丞奉茶。”
因为没拦住高襄,小内侍害怕被责罚,正低着头瑟瑟发抖地站在殿门口,这会儿见赵珩没有责骂他的意思,也松了口气,着急忙慌逃奔出去。
高襄捂着胸口起伏,声势铿锵:“官家,此举有悖祖宗之法!实在不妥啊!”
赵洵被吵地耳朵疼,斜高襄一眼,问道:“敢问高中丞,何为祖宗之法?”
高襄扬头看着他,言辞激烈:“祖宗之法,实为防弊之政,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3),不以武人为帅,改以文臣为经略,以此作为制衡。”
言罢,他转过头又劝赵珩:“官家如今怎可将发兵权再还回去?难道就不怕天下再度动荡吗?”
赵洵冷笑:“高中丞不就是怕方镇之祸再度重演?这个好说,只有西北如是而已。”
高襄坚决道:“唯有西北也不可。”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大蓝书【dalanshu.cc】第一时间更新《覆局》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