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第19集《佛法修学概要》

佛法修学概要 妙音0 加书签

丁三、实相印

戊一、释名

诸位法师慈悲!陈会长慈悲!

诸位学员!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四十八页。丁三,实相印,这个是大乘的实相印。

身为一个凡夫众生,在一期的生命当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起一些重大的烦恼——贪瞋痴,造一些杀盗淫妄的罪业。这种烦恼罪业的生起,它的病根只有一个,就是颠倒妄想。

佛陀解释颠倒妄想,是分成三部分来解释。

第一个,就是我们内心的感受。这个感受是来自于业力的刺激。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时,会由于业力的因缘产生痛苦跟快乐的感受,这个感受是没办法控制的。所以感受的下一剎那就刺激我们的妄想、想象,想象久了以后,就产生了一种执着。

所以当业力与妄想、执着混在一起时,就很难改变自己的思考模式。佛法给它一个专有名词,叫作无明,就是说,它已经形成一种思想上的盲点。他明明知道这样做会创造痛苦,但是他还是会这样做,他为什么这样做呢?没有任何理由!所以我们凡夫在无量的生命当中,留下了很多的问题,但是最严重的就是颠倒想。这种颠倒想,从《楞严经》的思想来看,已经没办法自我调整。

因此佛陀的出世,第一个就是要解决颠倒想的问题。佛陀在解释颠倒想,要破颠倒想时,第一个概念,先解释业果的道理。就是说,生命的痛苦跟快乐,是由业力决定的;善业决定招感安乐的果报,罪业决定招感痛苦的果报。从业力当中,我们看到一个很重要的思想:业力在得果报的过程中,必须有一个很重要的助缘——祸福由因,改变在缘。所以懂了业果以后,我们就开始去注意内心当中的业力。我们必须把重大的业力消灭,就是不能给这种业力太多的助缘。

其实,业果的思想,它的重点还不在断恶业,而是在断恶念。我们没办法去解决无量劫来所留下的业力,这是现实问题。生命太短,业力太多,尽虚空不能容受。从业果的思想,我们知道一个很重要的答案:我们虽然身负重罪,但是不要去刺激它。

我们的内心充满了地雷,但是临命终时,无障碍是怎么安立呢?这些地雷你不碰它就没事了。所以为什么净土宗可以带业往生?就是你不要去碰它。我们的生命中有无量无边的生死重罪,但是我们不能有强大的恶念去刺激它。

所以在业力生起现行之前,我们都还有机会,就是闪过你心中的地雷。我们的地雷太多了,没办法解决,到净土再解决是可以的。但是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不要去碰触地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先忏悔业障,积集资粮,就是要闪过心中的地雷,不要让它在临命终时爆炸。从业果当中,我们开始去忏除罪障,积集资粮,创造一个临终安乐的环境,这是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注意自己的业力,注意自己的恶念。这是第一个思考。

从安乐的思考慢慢地我们提升到一种解脱的思考。前面是不要让自己产生痛苦,这个地方是不要创造一种生死的业力,这更微细,就是调伏爱取。

佛陀在解释调伏爱取时,主要是建立在无常——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基础之上。无常的思想就是说,虽然生命的安乐是美妙的,但是这种安乐不安稳,它夹带很严重的过失,就是“得时多怖畏,失时怀忧恼”。我们得到了快乐,但我们感到害怕、担心失掉快乐,内心感到遗憾、忧恼。所以佛陀讲诸行无常这四个字,就等于把三界里面所有的果报,包括天界的果报全盘否定了。

诸行无常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三界没有快乐。一座房子起火燃烧了,谁能够幸免呢?就算有快乐,你还是在这座房子当中,房子在燃烧,你能够吃得下饭、睡得着觉吗?所以诸行无常,佛陀就是把前面业果建立的安乐果报全部否定了,三界里面没有真实的快乐,轮回是毫无意义的。就像做一场梦,你梦中很快乐,醒过来什么都没有,所以这个快乐没有意义,它迟早会破坏。

从有相的业果思想到无相的涅槃思想,其实这两个思想都不圆满。

因为业果思想偏重在有相的这一块,涅槃思想偏重在涅槃无相的寂静这一块,所以都没有中道圆满的概念。也就是说,业果的思想跟涅槃的思想都是佛陀的方便说,不是佛陀真实的本意,那只是出于对治。因为我们喜欢造罪,佛陀讲业果的道理;我们喜欢爱取,佛陀讲无常无我来对治。

我们今天开始探讨,佛陀真正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那就是“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今天就讲到中道的实相。这是不偏空也不着有的一个中道实相,是宇宙间最圆满的概念。我们来学习一下。

首先,我们把实相作一个名称的解释。先把它念一遍。

言“实相”者,亦名“真如”、“法性”、“一真法界”、“如来藏妙真如性”、“第一义谛”等,原义为“实体”、“真相”之义。《思益梵天所问经》云:“一切法平等,无有差别,是诸法实相义。”又智者大师云:“实相之相,无相无不相,名为实相。”此实相境界乃诸佛菩萨,远离凡夫、二乘之妄情执着,所亲证之究竟圆满真理。诸佛依此实相真理,随顺众生之差别根器,假借种种名言,而演出无量大乘教法。是故一切大乘经论,虽各有其言说方便不同,而莫不以此实相真理,为所依之理体。

我们把“实相”简单作一个消释。

什么是实相呢?在不同的经论有五个名称:第一个,真如。这是我们一般常说的,就是我空法空的真如。在唯识学把它称为“法性”;在《华严经》把它称为“一真法界”;在《楞严经》把它叫作“如来藏妙真如性”;在《维摩诘经》叫作“第一义谛”。简单地说,就是一切法真实的本体、真实的相状。

在《思益梵天所问经》上说,“一切法平等,无有差别”,这就是诸法实相。实相它必须是一种平等性的,这个平等就是圆融无碍的。我们前面讲业果,是不平等,是对立的。善业它就不是罪业,这两个是对立的;安乐的果报就不是痛苦的果报,所以因跟果都是对立的;二乘的涅槃也是对立的,涅槃当中就不允许有生死,杂染的生死就不可能有清净的涅槃,也是对立的。到了大乘佛法的一心真如,它强调的是不二法门,它没有任何的对立相,这是第一个概念。

你想进入大乘的领域,你的思考必须是一个平衡式的思考,简单地说就是双向思考。所以诸位!如果你要很快成佛,就要思惟,当你讲真空时,就要想到妙有;当你讲妙有时,就要想到真空。凡是大乘的实相,一定是双向思考的,这个就是平等。

智者大师把实相分成两块:一个是无相,这是讲它清净的本体;无不相,指的是一种随缘的妙用,这个就是实相。我们下面会把它从体用的说明,会归到一心的真如。

所以简单地说,实相是诸佛菩萨远离凡夫跟二乘的对立思考所亲证的一种圆满的中道真理,这是从自利的角度;从利他的角度,诸佛依止实相的道理,随顺众生的根机,再假借种种的名相,演出无量的大乘教法。所有的思想都是实相的一部分。业果是实相的一部分,涅槃寂静也是实相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从佛法的角度,佛法所有的道理都是从中道实相开演出来的,一切的大乘经论虽各有其言说方便不同,但是都以实相的真理当做它所依止的最重要的道法。所以,中道实相,就是佛陀出世以后,内心当中所要说的真实义。所谓的业果、涅槃,只是佛陀应众生的根机而方便宣说的,我们要先有这个概念。

戊二、述义(一)

我们把实相的名称作了简单的解释,再来说明实相的内涵是什么。这又有三段,先看第一段。

这地方有个很重要的观念。我们慢慢由浅入深,带大家进入到佛的境界。就是说,身为佛陀,他到底是从什么角度来解读人生的?他不是用业果,也不是用二乘的涅槃,他用实相。

那么在佛陀的心中,什么是实相呢?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了。这有两段,先看第一段。

“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

我们先作一个简单的说明。佛教的缘起观,佛陀刚开始是从业感缘起,先讲业感、业力,说我们为什么会痛苦?因为有罪业;我们为什么会快乐?因为有善业。但是业感缘起的思考,就把人生切成很多的片段,因为我们有很多的善业,也有很多的罪业,所以业感缘起的人生观,是片段的人生观,是对立的人生观。

到了实相时,它已经不谈业力的问题,只讲现前一念心,因为它里面就有业力在。我们由心去造业,这个业跑哪里去了呢?当然还是跑到心中去了。所以到了大乘的实相,它已经不谈业力这一块,完全讲心念,因为你的心念就夹带了你的业力,也夹带了你的思想,两个都有,名言种子、业种子都在现前一念心性当中。

那么心性它分成两部分来解释。先讲凡夫迷了以后,迷真起妄,产生了妄想。说“一切诸法”,这个“诸法”偏指凡夫六道轮回的有漏诸法,它是怎么来的呢?它不讲业力,就是“唯依妄念”。这个“唯”字很重要,唯独,就是没有其他的,唯独是我们一种坚定的妄想所创造出来的,所以离开了我们坚定的妄想就无有境界相可得了。这种口气跟我们前面讲业果时完全不一样。我们前面的教育是“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这里是“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这个思考是更高级的思考。

我们先举个例子再加以说明。有个年轻人头脑很聪明,他在十三十四岁时就考上了秀才。十八岁到县里去考更高的功名时,突然生病了,病得非常严重,临死时写了一封信给他的父亲。他说:我前生是镜山寺的老和尚,本来不应该来投胎的,但是我在镜山寺修行时,我动了两个非常严重的妄念:第一个妄念,那些荣华富贵的大富长者来到镜山寺朝拜时,看到那种富贵的境界,我内心产生很大的欢喜;第二,我对于少年登科,年纪轻考上功名来寺庙还愿的人,产生了很大的欣求欢喜心。我这两个念头没有消灭掉,所以其中一个念头,就是生长在功名富贵之家,我来生还要投胎一次,到一个富贵的家庭。他说,我其实不是你真正的儿子,你没有多久,还会生一个儿子,那个才是你真正的儿子。他讲完以后就往生了。结果没有多久,他的父亲果然又生一个儿子。这个是在净土感应录里面记载的,说镜山寺的老和尚,在他一期的生命中创造两个很坚固的妄念,这两个妄念使令他在轮回当中,成就两个果报。

当然我们一生有无量无边的妄念,但是我们前面也说过,不是所有的妄念都可以得果报。它必须有两个条件:第一个,它必须有重大的业力,这个妄念必须要有强大的业力,就是数数现行,深生好乐;第二个,这个妄念必须有明确的愿望。

诸位!我们这样讲好了。今生果报体是怎么来的?你可以说,前生的业得果报。这样讲的话,你这个智慧水平是不高的。你不能这样讲,这样讲你很难成佛的。应该说,你今生的果报,因为过去生打了很多的妄念,那可能是布施的妄念,也可能持戒的妄念,也可能是瞋心的妄念。当这些妄念集合起来时,就共同创造你今生的果报。生命不是由业力创造的,到这里已经不讲业力了,是你的妄念创造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娱乐春秋》《从那座韩城开始》《港娱天后1988》《开局成为柔弱虫母》《龙藏》《重回千禧当学霸》《野火》《精神病在废土当万人迷》《我用游戏改变了时间线》《守寡后我重生了

大蓝书【dalanshu.cc】第一时间更新《佛法修学概要》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佛法修学概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蓝书只为原作者妙音0的小说《佛法修学概要》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妙音0并收藏《佛法修学概要》最新章节。
兽世大猫生存日记
兽世大猫生存日记

秋言意气用事下,丢了狗屁似的工作,转头房东奶奶又找上门,说想要收回房子给孙子住。他只能揣着自己为数不多的存款,找可以过度的小出租屋。让秋言想不到的是,运气背到极点,人是可以掉下水井道的。让他更想不......

采蘑菇的老猫 连载 7万字

咸鱼世子妃
咸鱼世子妃

【正文完结】沈芙是个苟且偷生混吃等死的,能嫁进高门显贵的安王府纯属是捡漏。与世子爷定亲的大姐姐突发恶疾,就让在沈家过得谨小慎微的沈芙赶着了。世子心里没有她,沈芙非常明白。她心里也没有他。这世子爷虽位高权重,却也是京城出了名的暴虐杀神,她才不喜欢呢。世子疏离森冷,新婚夜便离开,婚后更是几乎看不到人影,沈芙一点也不在意。她忙着讨好公婆,忙着享受王府的富贵,根本没有时间管那个对她冷漠无视的丈夫。她的要求

如满月 全本 8万字

我行让我来[电竞]
我行让我来[电竞]

LOL某场比赛,某知名气人主播正在解说并转播。主播:这辅助,真下饭。主播:打野如果是我队友,我现在已经挂在泉水为他弹钢琴了。主播:我建议这位选手回去好好练练他的补兵。观众:口嗨个p!你行你上啊!主播:你爹我还真行。观众:嗯嗯嗯:)你行我头砍下来给你踢。几个月后,LPL老牌战队TTC公布新中单选手,染着张扬蓝发的男生出现在观众的视野里,一手劫玩得出神入化,谁见谁死,女粉们纷纷在爬墙的边缘试探。MVP

酱子贝 连载 95万字

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
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

简介:一觉醒来,孟箬发现自己穿书了。身为书中的作精女配,她会疯狂嫉妒女主,作天作地,下场凄惨。而书中女主,她的继妹郑婉,只需等着家里的安排,就能拥有一份好工作,嫁给一个老实好男人,过上......

荔枝雨 连载 27万字

五皇决定携挚友登基
五皇决定携挚友登基

【文案】五条君一不小心看到了未来。从认识挚友夏油,到被冒牌的夏油关进狱门疆,未来十几年的剧情都被剧透了个遍。五条君得出了一个结论——做正面人物是没有前途的,要做,就要做《咒术○战》的第一大暴君!……夏油君崩溃地跟在五条后面。“悟,你疯了?”“悟,我不理解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再怎么样我们也是高专的学生!”“住手,悟,你的大好前途都不要了吗?!”五条君笑得意味深长:“杰,我们的未来,哪有什么大好前途啊。

温水煮书 全本 6万字

唯识学概要
唯识学概要

妙音0 言情 连载

天台教观纲宗
天台教观纲宗

妙音0 言情 连载

灵峰宗论
灵峰宗论

妙音0 言情 连载

百法明门论
百法明门论

妙音0 言情 连载

四十二章经
四十二章经

妙音0 言情 连载

八识规矩颂
八识规矩颂

妙音0 言情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蓝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1-31 21:2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