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净土教观学苑开学典礼开示

佛法修学概要 妙音0 加书签

妙音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蓝书dalan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今天是我们净土教观学苑的开学典礼。学人代表整个净土教观学苑的工作团队,来跟诸位报告我们创办净土教观学苑的宗旨。

我想诸位看到这个标题,首先看到的是“净土”两个字。“净土”就是我们心中一定有佛的功德,因为它是佛力加被的法门。所以听到净土,就知道我们是要提起佛号的。那为什么在念佛的过程当中,要加一个教观呢?因为,假设没有智慧的观照,没有智慧的引导,我们的佛号很难到达净土。

一般人的佛号,他的活动范围,只有在三界活动,所以一般人的念佛,很难超越三界。如果我们很深入地去了解历代净土宗的祖师,我们会发觉,在净土宗祖师的开示当中,尤其是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他明显地把念佛分成两个层次:一个是善念式的念佛,一个是善根式的念佛。

我们刚开始接触净土,主要的内心世界就是一种信仰,我们相信阿弥陀佛的功德无所不在,相信阿弥陀佛他一定可以救拔我们,所以我们愿意在我们心中把佛号提起来。但这个佛号它完全靠信仰的支持,这个佛号很难坚固、很难究竟圆满,这种念佛——善念式的念佛,它只会在我们生命当中创造一种安乐的功德。所以,我们应该从一种善念式的念佛慢慢慢慢地提升到一种善根式的念佛。你必须有一个根。佛法只要讲到“根”,那就是一种智慧的觉悟,对真理的观照。我们透过智慧的观照,就可以把这个佛号的力量完全表达出来,而能够究竟地解脱——所谓的临终正念往生西方。

所以,我们今天创办“净土教观学苑”,其实是希望帮助所有念佛的人。我们希望你能够从一种善念式的念佛,而提升到一种善根式的念佛。这个过程我们会有三年的时间来做一个教育。今天我们利用开学典礼,简单地说明一下。

请大家看净土教观学苑的《修学纲要》,我们先看第一个,因地的修学,再看果地的功德。

先看因地。在净土宗,当我们提起佛号的时候,我们生命当中会出现两种力量:一个是佛陀的加持力,一个是我们心灵的开创力,佛力跟心力的交互作用。

我们先看佛力。我们要有佛力的加持,一定得有个所缘境。我们想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谁代表阿弥陀佛呢?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音声,因为它最容易进入到我们的世界,音声跟我们的关系最为直接,而观想、观像,相对就复杂。所以当我们提起一个音声时,要能够达到佛力的加被,必须有专注力跟相续力两种力量出现。

一般人很容易做到专注,说:一句弥陀念、诵、听。当你提起佛号,念从心起;然后你创造一个音声,声从口出;第三个你把它听回去。所以当你听得到你的声音的时候,阿弥陀佛的光明,在你心中已经出现了。那么这个时候你背后的力量,是什么支持你的佛号呢?信仰,一种信仰。

但是,这种信仰很难抗拒我们无始的妄想,所以我们刚开始在心中,只能够创造点状的佛号,就是念念佛、打打妄想,打打妄想、你还念念佛。在妄想的隙缝当中创造佛号,因为你没办法抗拒妄想。你只有趁你没有打妄想的时候,提起佛号,你不能跟妄想直接抗拒,没办法!因为你念佛的时间是今生才开始栽培,而你的妄想是打了无量劫,是熟境界。

所以我们刚开始的念佛,必须在佛堂、必须在没有人干扰你、没有人刺激你的时候,你在佛堂当中把冷气打开,心平气和,然后提起佛号。刚开始是在没有敌人的状态中去提起佛号,这是正常的。但是我们可以再进步,可以从专注力而提升到一种相续的力量,让你这种点状的佛号,变成片状的佛号;从心于佛号专一安住,提升到心于佛号相续安住。这个时候就不是只有信仰而已了,信仰的力量已经不够创造一种相续的佛号了,你就必须有一种智慧的观照了。

你的佛号跟你的心理水平是有关系的。你心理素质不够,你是创造不好坚定的佛号的!因为你的佛号是谁在念呢?不是嘴巴念佛啊!是那个明了的心在推动佛号,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佛才会变成不可思议!所以你如果要提升你的佛号水平,你必须要提升你心理的素质,因为佛号是你的心在忆念,是能念的心、是那个明了的心在念佛,不是嘴巴念佛。

我们怎么样提升我们的心理素质,让佛号更坚定呢?当然必须有历代祖师的传承。这当中善导大师讲得最简单,就是修皈依。你不是只有信仰而已,你必须要通身靠倒!我们必须观想,自己是生死罪障凡夫,无量劫来常没常流转,没有出离的力量。

第一个,你要观照:你是一个什么样的定位?一个人要先了解自己。我们的定位只有八个字,就是“业障深重,求出无门”;第二个,我们要相信,阿弥陀佛有广大的加持力,他一定可以救拔我,弥陀大愿必定救拔。这两种智慧:一个对自己的了解;一个对佛陀的了解,佛陀是怎么回事?弥陀的愿力广大,他必定救拔。

印光大师说这两个还不够,又加了一个:就是“无常迅速,早作准备”。印光大师把善导大师的思想又加了一句话,就是说你要把死亡这件事情放在心中,你没有太多时间了,你没有太多时间打妄想了。他说,你一个人要把佛号念好,要把“死”字挂在额头上,就是说你的生命不多了,你必须有一种危机意识。

我们把善导大师跟印光大师这两个智慧的观照,把它加起来就是三个智慧:第一个,你观想你自己“业障深重,求出无门”;第二个,你观想阿弥陀佛“本愿广大,必定救拔”;第三个,你要知道你自己“无常将至”,你必须“早作准备”。你说:我还年轻,是吧?怕啥!不可以这样讲,年轻人往生的多得去了!

所以,透过智慧的观照,我们对阿弥陀佛的佛号,就不只是一种点状的信仰。点状的信仰就是说,它只是你生命的一部分,它只是在你做完工作,去旅游,你把生命的时间都扣掉以后,剩下的时间才给阿弥陀佛,他只是你生命的一小部分,这个叫做信仰。你这样子是很难把佛号念好的,因为你的心态,佛号在你心中的定位,只是你生命的一小部分,它没有足够的力量来产生你生命的改造、生命的流转,不可能!但是它会让你生命当中,活得快乐一点。

阿弥陀佛对我们的加持是相互的关系,不是单方面的关系。诸位要知道,感应道交不是单方面的,你对阿弥陀佛的付出有多大,他会给你多大的回应。所以,我们透过智慧的观照,我们就知道,其实阿弥陀佛是我们的全部,叫做“一心归命,通身靠倒”,这句佛号你是怎么想的,这很重要!你念佛的时候你是怎么想,这就是你的智慧水平、就是看你对人生的理解有多深了。你认为它是一部分,它就表现一部分的力量给你;你认为它是全部,它就给你全面的加持。所以,你想在心中创造佛号,你就要有智慧了。印光大师他把念佛的人再加上智慧的观照,他这个信心就叫做真实的信心,而不是一般的信心了。

有些人念佛,他也不观照,就是一路念,念到时间到就出来,该干啥还干啥,就这样子。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回事,他也不知道阿弥陀佛怎么回事,他也不知道这个死亡什么时候到,完全靠信仰,点状的念佛、片段的功德。

所以,念佛的人第一件事情,先完全接受弥陀全部的光明,就是你必须把心态准备好,这个是需要教育的。你必须了解自己,你为什么流转?你为什么会在三界生生世世的流转?这个事情一定有原因的。

第二个,在?方诸佛当中有那么多佛陀,阿弥陀佛为什么能得到历代祖师、?方诸佛唯一的赞叹?凭什么释迦牟尼佛讲完阿弥陀佛的时候,六方诸佛会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凭什么?他在诸佛当中有什么样的特色?你都必须了解。你对佛陀不了解,你不可能把生命交给他,不可能!这不合逻辑。我们不可能把我们所有的生命,交给一个陌生的对象,不可能!完全凭信仰是做不到的。

所以,我们在念佛的过程当中,除了一念的信仰以外,那个智慧的观照就变得很重要了!它会让你的信仰更加坚固,更加广大,让你的生命能够完全地投入,你无所保留的“一心归命,通身靠倒”。这个都是要教育的。这一块就是我们在净土教观学苑安排的净土学,就是在培养大家怎么样能够创造一个全面的佛号的功德,而不只是片段佛号的功德;就是希望大家把点状的佛号提升为片状的佛号。

好,这个地方是佛力不可思议,这一块我们会有一些相关的课程,提升大家念佛的水平,让佛陀的光明,在你的心中全面地开展出来。当你心理准备好了,佛陀的光明会全部在你心中散发出来。

我们再看第二点,这个是净土宗最弱的一块,心力不可思议。心力,从佛法的角度,我们心里是没有什么力量,当然我们本来有力量,但是后来被很多的问题障碍住了,所以我们必须把很多原来的力量表达出来。

净土宗,如果你看《弥陀要解》,你就会知道,我们临终的人要达到正念,要有三种力量出现,缺一不可。这三种力量都跟智慧有关系,你不可能天生就有,不可能!都要经过后天的教育。

首先,我们看第一个,安住力,这最根本。

在《楞严经》里面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安住的,有攀缘心,这是习惯,不需要教育。这个攀缘心有什么问题呢?它让我们的生命不得自在,我们没办法控制我们的情绪,因为攀缘外境,我们就住在外境,就心随境转。

心随境转有两个过失。如果你没有在打坐,那你就感觉不出攀缘心有什么过失。第一个,你在禅定当中,过去的业力会出现很多的影像,只要你仁者心动,你就完了!这是第一个过失,破坏你禅定的功德;第二个,最可怕的是临命终时。诸位!临命终时,它不是一个风平浪静的时候,绝对不是!古人说,腊月三?算总帐,那是算帐的时候。我们先不谈过去的业力,这一块太复杂了,就谈谈今生的业力,谈谈你今生从小到大所做的事情,这几?年就够了,算这笔帐就够了。

唯识学上说,你从小到大,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可能忘掉了,但是临终的时候都会现前,你一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在一瞬间都会让你重新看到,所以你的心是百感交集。只要你的心看到这个所缘境,只要你动一个念头,你的佛号就没了,因为心随境转,你就去投胎,中阴身就是这样。一念差池全体残,你才知道生死业力的可怕,所以,这个生死关不容易过。为什么呢?因为你临命终时,它不是风平浪静。我们要训练自己不随外境的干扰,才能够很自在地忆念你的佛号,然后跟弥陀的本愿接触,跟弥陀的本愿感应而往生西方,不受外在业力的干扰。这个很重要!

其实,光是生死业力,它不可能让你投胎。那是需要一种因——亲因,你一定要动念头,要动爱取。你只要不动念头,这个业力它没办法影响你,所以你跟业力也是感应道交,你要不感应它,它有跟没有一样的。有地雷我不去碰它,就等于没有。

所以,临终的正念,诸位!你要知道,我们不是今生才来到人世间,我们在人世间打滚太久了,这个因缘业力错综复杂,我们不知道临命终时,会出现什么景象来刺激我们。但是,我们可以做好准备,就是你的心中必须有一个机制、有一个系统,能够遇到这个境界的时候,能够保持不迷、不取、不动。

那怎么办呢?这个事情迟早要发生的,但你不要担心,佛陀有的是方法。佛陀告诉我们说,你应该要了解,就是什么叫做“诸法因缘生”。这句话很多人不懂,我们嘴巴讲“诸法因缘生”,其实你不一定懂什么叫“诸法因缘生”。你不了解空性,你就不了解因缘,这两个是有关系的。

佛法的空性,它不是讲现在是空,不是这样子。佛法的空性,从《楞严经》的解释就是说,你本来是空性的,本来是空的。佛法的空性是建立在你的原点——你生命的原点,你本来清净,它没有说你现在清净,没有说!说你本来是清净的。那么我们本来是清净的,这说明什么事情呢?说明这些都是妄想创造出来的,你本来不是这样子的。

所以,《楞严经》讲,你要能够在临终时——当你人生所有的遭遇境缘现前时,能够保持不迷、不取、不动,那你首先要了解,你的人生是怎么回事?我们的人生,只有一句话就可以说完了——“来无所从,去无所止”,人生没有开始,它也没有结果。

你说你哪有开始?我们了解人生,佛陀最喜欢用做梦来譬喻。你把做梦了解了,你就了解人生了。你做梦有开始吗?你一个晚上做五个梦,第一个梦,梦到你是国王,从什么地方开始的?没有开始!“因缘和合,虚妄有生”,业力成熟了,啪!无中生有现出来。你今生会跟谁结婚,你今生会做什么工作,那是你过去生在某一个时间、某一个地方,造了一个业,这个业成熟了,这个大海里面的水泡冒出来了,“因缘和合,虚妄有生”,没有开始。

人生是无中生有,是从空性中显现出来的一个假相,那是一种业力的释放,就跟做梦一样,完全是你的梦心显现出来,没有开始。你说你做转轮圣王做完了,欸,第二个梦变成蚂蚁,因为你福报享尽了呗。你说,前一个梦我当国王的,我买了那么多的珍宝,我上辈子做转轮圣王,买那么多珍宝跑哪里去了呢?没有了!“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人生没有结果。

诸位!你要知道,没有一个人有结果的。你福报大,你住在豪宅,你最后也没有结果;你福报很差,你也没有结果。所以人生只是个过程,是一种业力的释放,那是一个因缘的假相而已。

我们来到人间,主要是来还债的。当然我们还债也在创造未来,但是主要是还债——“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只要跟生命的果报,跟结果有关系的,都是跟业有关系,只是你用什么心态来面对它而已。

诸位!你要知道,你临终要能够不随境转,你平常就要训练你自己不随境转。不可能说你平常没有这种功能,临终突然间出现这种功能,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佛法不讲无中生有,一定有因缘。你现在要栽培它,它以后才会出现。如果你现在的心,别人嘴巴一动,别人讲一句话,你的情绪就很波动,那你临命终时,你一定会受到外境干扰,一定的!这是等流性嘛。你上游的水流是黑的,流到下游自然是黑的,除非你过程产生了修学、产生了变化,否则你上游是什么、你平常是什么,你临终就一定是什么!

所以,佛陀说,你不要把现在的假相看得太重。你要想一想,忆念真如、想想你本来面目。你本来是清净的,你“本来无一物”,你何必去惹这个尘埃呢?既然人生只是个过程,你何必多事呢?弄得你通身的业力,弄得你临命终这么被动,因为你到最后什么都带不走!

所以,真正的觉悟,是你平常就必须培养的。我不相信你平常是颠颠倒倒的,临终突然间有正念,我不相信!这个不合乎佛教因缘观。你那个正念谁给你的?你怎么有这个正念呢?上帝给你的?不可能!福报可以,佛陀可以送你福报,福报可以透过回向,相互受用,大家可以分享,智慧不能分享,智慧这一块不能分享,善根不能分享,不能取代的!

所以这个安住力,对净土宗人很重要!虽然临命终你可能只需要三分钟、五分钟的安住,因为你只要冲过临终时这个妄想的现前,你只要熬得过去,阿弥陀佛就现前了。可能你临终只需要五分钟的正念,但是,临命终五分钟的正念,你平常要花很多时间来栽培。你就要花很多时间,因为你别无选择!当然,这个看你的善根。有些人善根深厚,他听了几遍就懂了,因为他有一个美好的过去,他过去很用功;有些人善根差,也没关系,不要自暴自弃,只要他肯努力,就会改变。你说书到今生读已迟,你今生不读更迟!

所以,我们不管我们的过去,反正过去已经过去了,关键是我们能够把握现在!我们一定要在临终时,培养一个向真如、向空性安住的力量,就是至少你看到一个因缘假相,不要马上就动,你这样什么事都办不好。你这样子的话,你人生完全是充满了不确定。

修行不是把自己的功德创造出来就算了,你要面对很多很多的考验,我们第一堂课讲到佛陀的成道,你就知道了。你自己要有一些对治力、调伏力,因为你过去的业力、你过去的妄想,它绝对不会放过你的,所以这个地方一定要注意!这一块,我们会花很多时间,来说明什么是空性,让你的心慢慢慢慢地往内收,把心带回家。

其实,你攀缘人生,对你一点好处都没有,它不会因为你的攀缘而变得更好。你只要做你该做的事就好,不要打太多的妄想,这都没有用的。我们总是觉得,我想得越多,就会把事情做得越好,不是这个意思,你错了!凡事尽心尽力,成败交给业力。你该怎么做,还怎么做,尽心尽力,问心无愧就好。

所以,我们要花很多时间来教育,虽然我们临命终,可能只需要五分钟的安住,但是我们要花三年的时间,教育你怎么样安住。一个思想的改变,不是那么简单!教育只能够潜移默化,除非你是六祖大师,你是顿悟的,这种人很少,我们大部分都是慢慢改变的,今天改变一点点,今天走三步,然后退两步;明天再走三步,再退两步,慢慢慢慢累积。点点滴滴,滴水长流则能穿石。我们的根性不够,只能够这样子,透过教育慢慢地改变。

第二个,调伏力。

有些人说,我们念佛就好,干啥要调伏呢?问题是我们内心当中,有一个很强大的生死业力。其实空正见只是一个根本,这个调伏力跟引导力是一个别相。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佛法修学概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蓝书只为原作者妙音0的小说《佛法修学概要》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妙音0并收藏《佛法修学概要》最新章节。
咬樱
咬樱

「小妖精x老干部/年龄差7/将高岭拉下神坛」大三暑假,岁樱因脚伤被叔叔托付给他好友照顾。当时她脚刚打了石膏,对方问她要不要帮忙。那天,岁樱除了知道他的名字,还在他肩膀闻到了淡淡的柚子香。陆霁尘,哲学系......

郁七月 连载 31万字

神农道君
神农道君

【国风游戏】【全新设定】一觉醒来,你成为了玄幻游戏中的【司农】官。【王朝鼎盛】版本:你苦修《节气令》,从【风调雨顺】到【呼风唤雨】、从【五谷丰登】到【万物生长】、号令四季,默默发育。你小有成就,随军出征、掌《四农书》,冰封千里大河,为大军开道,《瘴气》杀敌,《雾影》阻万军,立不世战功,位居大司农,窃王朝命数,尽归吾身。【灵气复苏】版本:你养育【山精野怪】:双生并蒂莲使你水火不侵,七星剑竹一剑光寒十

神威校尉 连载 85万字

猎户家的乖软小夫郎
猎户家的乖软小夫郎

【全文订阅只需一杯蜜雪冰城钱,请支持正版!看完的宝宝可以帮我评个分吗!】顾柳是顾家村人见人夸的哥儿,家中活计一把好手性子也乖巧,然而他那黑心后娘为了点银钱,竟要将他嫁给邻村的泼皮癞子做妾。百般反抗无果,顾柳万念俱灰,寻了一条白布入山欲要轻生,却被一个猎户救下。那猎户生的高大魁梧,那一身狰狞的伤痕更是看的顾柳直发怵,谁料那猎户在听了他的事以后竟愿意出钱娶他!顾柳抹了泪,红着脸看向那高大的猎户:他这么

折酒三钱 全本 3万字

探花郎他今天后悔了吗
探花郎他今天后悔了吗

简介:殷莳的婚姻人人称羡——婆母是亲姑姑;丈夫是新科及第的探花郎:娘家富庶,夫家清贵。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探花郎还有个红颜知己的小妾。岂不知,当初准备订亲时,探花......

袖侧 连载 42万字

替嫁高门
替嫁高门

简介:【高冷世子追妻火葬场】永安侯府的世子贺知煜和新皇演了一出君臣失和的戏,只为在他与孟氏的婚宴上拿下反贼。不知情的孟家怕侯府落难嫡女受委屈,慌忙推了养女孟云芍替嫁。大事落定,......

白月轻舟 连载 8万字

唯识学概要
唯识学概要

妙音0 言情 连载

灵峰宗论
灵峰宗论

妙音0 言情 连载

百法明门论
百法明门论

妙音0 言情 连载

天台教观纲宗
天台教观纲宗

妙音0 言情 连载

八识规矩颂
八识规矩颂

妙音0 言情 连载

四十二章经
四十二章经

妙音0 言情 连载

[言情] 白莲花,给公主跪下! 红姜花
[言情] 芙爱维尔海的人鱼 我只是个代发
[言情] 黑篮之神级球员 会飞的鲨
[言情] 时空穿越症候群 lililicat
[言情] 快穿女配拯救系统 宜轻游
[言情] 快穿之虐渣虐渣 不洗脸也帅
[言情] 三千职业可攻略 海澜歌
[言情] 重生之朗朗星空 j112233
[言情] 综漫:神之征途 不知火
[言情] 奋斗吧,小受! 阿琪
[言情] 古墓里的一窝蛇 孤重染
[言情] 妹妹的时间 琉璃绝迹
[言情] 野生动物的日常 风享云知道
[言情] 快穿之拒绝小白花 陌梓筠
[言情] 宋帝江山 绍兴十一
[言情] 囧死个人了 何书
[言情] 海贼王之青王 斯卡雷特巴萨
[言情] 脸盲狱主修真记 thaty
[言情] 快穿之女配攻略 落落倾瑶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蓝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1-31 21:2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