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不拙将缰绳栓在马鞍上,怀里抱着把青锋宝剑,全凭双腿夹紧马腹来操控身下的白马,他神思不属地看着前路,不发一言。
枣红马和白马并行在官道上,懒懒散散地走着,不像是赶路,更像是遛马。方清等了许久都没有听到周不拙回话,于是提高音量唤了声:“周不拙?”
“什么?”周不拙回神过来,转过头来反问方清,“你说吴其林的话到底有几分可信?”
吴其林死了个干净,但他犯下的罪孽永远也赎不清了,还有当年的真相到底如何,是否如他所说,都有待查证。
上阳宗李岑是周不拙的师父,自幼养育教导他,是如师如父的存在。但吴其林却指证李岑是二十年前孙家灭门案的凶手之一,这对于周不拙来说有着不小的冲击。
方清在心里百转千回后说:“吴其林说话半真半假,我们还是小心查证为上。先去孙家旧址看看案发地有没有什么线索吧?”
周不拙叹了口气说:“时移世易,二十年过去,当年孙家的旧址上已经修葺成了一片民居。”
“那当年的卷宗呢?像孙家这样的答案,虽然当年没有查出什么眉目,但总留下些蛛丝马迹吧?”方清根据自己的猜测,继续说,“吴其林指证了李岑,那他二十年前是否去过孙家,从时间线上我们也可以大致推断看看?”
周不拙摇摇头,神情落寞:“早在几年前,我就前往当地府衙翻找过卷宗,但上面只记载了年月日死伤情况,并无什么有用线索。”
“萧文山权倾朝野,他若是想要让此案成为悬案,都不需要他亲自动手。”
他将佩剑挂在腰上,然后从马鞍上解下缰绳,攥在手里,“我们调转方向去上阳宗!”
方清脚踩马镫,双腿使劲夹紧马腹,身下的枣红马撒蹄疾驰起来,卷起地上的尘土,跟上前方的周不拙。
他们日夜兼程,身下的马匹也换了两匹,终于在第三天赶赴到了金陵。
上阳宗为了避世,将宗门修建在山上,四面都是连绵起伏的低山丘陵,并不与百姓聚居。金陵上阳宗同别的武林门派不同,他们门下弟子极少,全宗门拢共不足百人。他们只挑选骨骼惊奇、天赋卓绝的弟子为徒,各个皆为亲传精英,根本不存在外门弟子一说。
比如周不拙就是上阳宗掌门李岑的亲传弟子,他的师兄弟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若是算上门内长老的弟子,也才堪堪几十人罢了。
到了上阳宗山脚下,周不拙方清两人下马而行,在他的带领,逐个破解山中阵法,终是走到了宗门口。
两名上阳宗弟子身着白色弟子服,执剑站在门口值勤,在见到周不拙的瞬间,纷纷行礼:“周师兄,你回来了!”
左侧那位弟子熟稔地上前,想要过来勾肩搭背,却被周不拙灵活躲开,一个锐利的眼神甩过去,少年不敢再胡闹,只嬉笑道:“宗门的阵法刚换了三遍,我还担心师兄你进不来呢。”
在他下山这段时日,山中阵法已换了七七八八。
周不拙扫视了一圈,对师弟李常明劝诫道:“万变不离其宗,举一反三可破之。常明你若是不懈怠,将师父所授的阵法多学多练,自然也能做到心中有数,脚下有路……”
李常明天生剑骨,悟性极高,在剑道上颇有小成,但对阵法极不感兴趣,又最烦说教,被周不拙劝学一通后,更是瞬间蔫了下去。
他低垂着头,不住地点头,完全没了刚刚的高兴劲儿。
【好烦啊,我不仅要被父亲教训,还要听师兄劝学。为什么不能做个只舞刀弄剑的侠客呢?为啥江湖人还要读书,不能做文盲呢?】
别说李常明了,就是旁边的方清听着也头疼,她帮忙解围道:“我第一次来上阳宗,看这里风景还挺好的,小兄弟,你们这山上,哪处风景最好啊,可否带我去看看啊?”
“上阳宗处处风景如画,我最喜欢后山的夕阳西下,赏漫天霞光。”李常明接过话,指着一处山头,兴奋地说,“就在那个位置。”
周不拙叹了口气说:“上阳宗不缺美景,就是山中阵法颇多,若是学艺不精,除了后山也就没啥可逛的了。”
被再次打击到的李常明从他手里夺过缰绳,殷勤地说:“师兄,我帮你拴马去!”
他能从周不拙手里抢过缰绳,自然是周不拙放水的结果,不然哪里会让他如此轻易得手。方清看着少年蹦蹦跳跳远去的身影,她笑着问:“你是故意这么唠叨他的?”
“聪明人劳心。”周不拙简短回复,然后提步走进宗门,“吴其林所说的,难辨真假,我们先按兵不动。”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好感度拉满后我成了黑月光》《凡人:风雷灵根,娶妻陈巧倩》《港娱天后1988》【比奇楼】《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我有一个修仙世界》《又逢君》《灵境行者》【废柴流小说】《落崖三载后》
大蓝书【dalanshu.cc】第一时间更新《江湖遍地是瓜》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