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淮舟没有回应卫子恒的疑惑,而是将话题转移,说道:“你们二人来的正好,现下正有件棘手之事”
卫子恒轻轻一笑,调侃道:“哦?还有事情能把你难住吗?那倒是感兴趣!”
陆淮舟的眉头紧锁,语气中透露出前所未有的郑重,他详细叙述了关于陆茴的事情。卫子恒与赵宜安听后,皆惊愕不已,尽管这样的事情在世间并不罕见,但若是人非自愿,怎能被强行迫入陪葬的境地呢?
这种行径,简直是草菅人命,令人发指。
赵宜安深吸一口气,语气沉稳地问道:“淮舟,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卫子恒也看向陆淮舟,目光坚定,等待着他的答复。
陆淮舟还未完全理清思绪,但眼下却没有更好的办法。这是两人第一次看到他如此犹豫不决,不过他们也能理解,毕竟攸关陆茴的安危。
十年前,陆淮舟和母亲在渝州生活了三年多,然后突然收到来自京都的传信,要求他们返回京都。不久,一队十几人的使者奉命来到渝州迎接他们。
在返回京都的途中,一场突如其来的劫杀打碎了陆淮舟对京都和父亲的幻想。那年他仅有八岁,母亲拼死保护着他,同时等待着前去报信的救援。然而,那却是他最后一次见到自己的母亲。
回到京都后,他第一时间便让父亲去救母亲。然而不久,寻回的却是一具尸体,她的面容溃烂不堪,身体肿胀变形,似乎在水中浸泡了很长时间。已经完全无法辨认出她的模样,只能通过衣着服饰确认。但他们却告知他,那便是他的母亲。
他自是不信,可从那之后父亲便默认了母亲已然去世。任他哭闹,最后索性把他扔给赵宝莹看管。然而赵宝莹却并非表面良善,自此以后,祠堂罚跪食不果腹便是家常便饭。
然而就是此时,陆茴出现了,同为庶出,同样如履薄冰。陆茴便向他伸出了援手,每每在他饿着肚子罚跪的时候给他送吃食,这一送便是五六年之余,直至陆茴出嫁。他也渐渐懂得收敛,因此罚跪的次数也越来越少。
恰在此时,不久前让人去城北民窑送消息的沁儿与绿意一同走进来。
方亦瑶注意到绿意眼眶微红,显然是不久前哭过。她轻轻地点点头,试图给予她一些安慰。
陆淮舟听到动静从深思中回过神来。看到一众人都瞧着他,自觉适才的失态,手抵在唇边低咳一声道:“咳,还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几人似乎察觉到他的状态,都不留痕迹地忽略他适才的走神。
沁儿走到方亦瑶身边低声道:“姑娘,城北民窑那边已经安排妥当,他们现下已经开始制坯。”
方亦瑶轻轻点头,随后转向众人,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或许我们可以考虑使用瓷俑来代替活人陪葬。诸位觉得此法可行吗?”
卫子恒与赵宜安互相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讶。瓷俑陪葬的提议,他们还是第一次听到。
赵宜安率先开口:“这个提议倒是新颖,不过,用瓷俑替代活人陪葬,是否会触怒皇室?”
方亦瑶轻轻摇头:“非也。在历史上,用瓷俑替代活人陪葬的先例并非没有。而且,皇室对于陪葬的要求是尽心尽力,而非一定要人殉。”
卫子恒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方姑娘的提议很有创意,我觉得倒是可以一试。”
赵宜安看着他,淡淡一笑:“看来,我们这次的行动需要好好策划一下了。”
陆淮舟一直沉默着,对方亦瑶的大胆和聪慧感到震惊。在深思熟虑之后,他缓缓地点了点头:“此法虽然风险重重,但确实值得一试。”
在方亦瑶的提议下,几人详细地商讨了计划,并决定立刻展开行动。他们深知,时间紧迫,每一刻的延误都可能让陆茴陷入更深的危险。因此,他们必须在汪家采取行动之前,将瓷俑替代活人陪葬的想法传播出去。
为了使这个想法深入人心,他们需要编织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不仅要说服众人,还要让群众为之动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保护那些无辜的生命,使他们免受陪葬的厄运。
然而,实施这个方法还需要一个合适的民窑来承担任务。显然,城北民窑是最为合适的选择,但这也可能引来某些不怀好意之人的针对和攻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大蓝书【dalanshu.cc】第一时间更新《瑶光陆影》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