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千灯》转载请注明来源:大蓝书dalanshu.cc
转眼已是腊月初八。
天蒙蒙亮,有炊烟三三两两袅袅升起,不过半个时辰,京都城就浸在腊八粥浓郁的谷香中了。
歇云殿中,一麻袋蒜头敞口放在地上,玉穗几下就能剥出白白的蒜瓣,扔进一只酒坛大小的瓷罐里,“夫人,奴婢特意叫庖厨备好了陈醋,等剥完了这些,倒上搁到地窖里头,年三十晚上再搬出来配饺子吃。”
乔笙喝完最后一口腊八粥,有颗莲子芯没剔干净,回味略苦。她皱了皱眉,不再咀嚼,囫囵咽下去了。
漱口后,才道:“多腌些吧,给阿阮留着,等他回来吃。”
“好。”玉穗笑着应了。
其实她们谁也不知道唐阮何时归来,但她们都相信,他一定一定,会回来的。
早膳后,乔笙独自去了听雨轩制灯。
此处还是成婚前她的临时居所,梧桐芭蕉,临水竹屋,胜在清幽雅静,颇有江南“小桥流水”的脉脉柔情。
十二载前,秦世卿所绘的布灯图展开在桌案上。
斗灯宴,灯盏是否精美尚在其次,最重要的,是看是否有新意。
新意最难。
可是一月后的斗灯宴,她要用的,正是十年前,南宫珞“盗用”的这张旧图!
听雨轩的青砖上摆满了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灯架。除了这些,还有数十盏放在几间客房中。
这些日子,乔笙每夜几乎只睡两个时辰,往往玉穗起身时,她就已经在编灯架了。
而每到深夜,下人住的后罩房熄灯时,听雨轩的烛火还亮着。
没日没夜地做着灯架,终于赶在腊月中旬前完成。
灯架制好,剩下的就是裱糊。
这些灯盏并非主灯,花样简单,仅仅起到点缀的作用,是以不用作画,简单涂些颜色就好,以免过于花哨而抢了主灯的风头,喧宾夺主。
余下的时日,便是最难的主灯了。
这是她的“新”意所在,是阿爷的制灯图上所没有的灯盏。
乔笙收起布灯图,从地上拎起一个圆柱形的灯架来。
三根木杆绑了三个圆圈做成个圆柱,当中立着根轴,顶面与底面分别做成车轮样,顺着圆弧轻轻一推,圆柱就绕着轴心呼呼转了起来。
正是之前唐阮说有意思的那一个。
也是她当时打算代替鸳鸯灯,送给唐阮的、世上独一无二的灯盏。
仅是会转,并不足以引人注目。那么若要再添巧思,就只能添在画意上了。
自古新意可遇而不可求,乔笙双手支着下巴,对着呼啦啦旋转的灯架发呆,等越转越慢,将停未停之时,她就伸出食指轻轻一推,灯架又呼呼转了起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