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大蓝书】地址:dalanshu.cc
面进行研究,比如种植管理的方法。
不过,这些红薯的产量让部落脱离饥饿还是足够有余。
看完红薯产量,又来到土豆种植区。
让陈华感到意外的是,土豆的产量似乎比红薯要好,特别是一些土豆的个头比起后世那些普通土豆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仔细观察了几行菜地,他发现有些土豆不同,一边的土豆长得比较大,另一边的较小。
他忽然兴奋起来:“这行地,施了什么肥料”
“族长,这行地那么黑,我想主要施的是草灰。”
“草灰”
草灰就是钾肥,看来土豆需要的是钾肥居多。
自己之前将物丢下给部落人种植就不管了,只教导他们种植需要施肥,并没有仔细去研究什么物需要什么肥料。
自己确实忽略了这些重要的事情,看来要网购一本关于种植红薯土豆的农业书籍才行。
想过后,陈华便点头道:“你去通知大家,以后这些土豆主要施草灰。”
“是”
又去看了米田,米的产量也让他大失所望,米产量并没有他预想的高,而且有些米出现了病虫害。
看来种植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即使拥有高产物,也不一定能随心所欲。
第69章昆吾国来访
陶器与农耕密不可分,陶器能用来储藏粮食,让人类可渡过漫长的冬天,促使人类文明稳定发展。
人们存藏粮食的器皿便是一些直径达一米以上的大陶缸,甚至有些大陶缸比人还要高。
整个秋收时节,人们除了晒粮食外,有部分人还会去制陶缸,陶缸既能储藏粮食,又能装水,是部落消耗最多的物品。
装粮食的陶缸体积巨大,陶坊里的窑很难一次烧出大量的陶缸。
所有,人们烧制陶缸便会在外面选择一个深度约一米多的大坑,去搭建篝火烧制陶缸。
虽然这样烧制的时间短,但火达到的最高温度可以很高,最高可达900度,这便是古代陶器烧制的最初方法之一。
但这样简易烧出来的缸使用寿命并不长,质,量也参差不齐,自然陶缸消耗的量就了多,基本上每年秋收后都要烧制几批陶缸。
陈华当上族长后,大小事务都要亲自去忙碌,这是他当族长的第一年,部落里有很多事情都需要他亲自去了解清楚。
需要陶缸的家庭都会来这里自己制陶缸,陶正部的人则在这里指导族人和管理族人。
陈华也在这里观摩学习,他还是第一次见识到烧制这么大个的陶缸。
“你们记住,未干陶缸的底部要用草席垫住。”
“陶缸一定要圆,这样在烧制的时候才不容易碰坏。”
“打碎的贝壳和陶碎片都能用来制陶缸的熟料,这样制出来的陶缸才会更结实耐用。”
“陶缸的表面要用贝壳打磨光滑平整,还要刷上这种糊。”
“陶缸要彻底晾干才能烧,等那批陶缸出来了,就轮到你们的了。”
部落的陶正在认真地教导众人烧制陶器,众人都认真地听着,陈华也不例外。
部落外面,有人在这边制陶,有人在那边晒粮食。
现在没有水泥地,很多人都是随便找一块干燥的泥地晒粮食,有条件的会用草席或兽皮垫着晒,人们都很清楚,只有彻底干燥的粮食才能保存得更久。
那些试种的红薯土豆晒干表面后,也会藏起来,米就比较简单,直接挂在屋边或串起来挂在木竿上晒制。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