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第 101 章
华夏历来都是欢喜乐观的民族,不管什么节日,都会以热热闹闹结束。纪念三闾大夫的端午会热热闹闹地赛龙舟、吃粽子,祭奠先人的中元节要相约放河灯。
清明既是节日,又是节气,《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正是春|光大好的时节。除了要祭扫祖坟,还有踏青、春游、打秋千的习俗。
这天一早,古家夫妇就换上了新衣,常念也换了一身干净衣衫。江重涵还以为三个少女也会着重打扮一番,可准备出门时一看,不觉微愣。
古芝彤是白碾光绢百褶裙搭白立领对襟衫,外面罩了蓝绫比甲,林轻筠也差不多,浑身上下全都是棉布的,白马面裙、白立领对襟衫、青布披袄。古芝彤是已婚的,耳上戴了金丁香,发髻用马鬃编的狄髻罩着,周围簪了四根小小的银头簪,中间戴着珍珠穿成的钿儿,以及一朵珍珠辑珠花。那钿儿上的珍珠不大,约莫就是小孩小指头大,珠花上的珍珠就更小了,只有米粒大小。
但……贵是贵了,这一身也太素净了吧?
再看林轻筠,好家伙,马面裙搭白对襟立领衫、青布披袄,头上依旧是红布条绑着圆髻,更素净了。
三个少女之中,只有杜玉妍是最符合春游的,鹅黄立领对襟衫、银红比甲、葱绿暗纹马面裙,一身搭配犹如初放的海棠似的,稚嫩、娇美而生机勃勃。她还未成年,古人小时候都会剃掉发际线附近的一圈头发,在准备成年时,先留头顶的发,再逐渐留发际线附近的头发,因此十二三岁的少年少女鬓边都有碎发,脑后也会有一部分头发梳不上去,披散在后。
杜玉妍就是这个年纪的少女,按理说她的发髻应当是最简单的,江重涵却知道,古芝彤和林轻筠早早就起来,点着灯为她梳头。现在看,杜玉妍这个双丫髻看着简单,其实编得很精致。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帮她在头顶做了高颅顶编发,用红丝带绑起双丫髻垂在了耳畔。双丫髻、编发上同样簪了对辑珠花,不同的是珠花中间各点了一颗珊瑚珠。
珠子虽小,却有点睛之感,加上戴了青玉珠耳坠,一下子变素净为静丽,叫小姑娘端庄之外又带着少女的明丽活泼。
余大娘连声夸她:“玉娘今日打扮得真是好看!花红柳绿,娇娇美美!”
“是么!”小姑娘登时双眼亮晶晶的。
“是,好看得很。”江重涵也含笑点头,“小姑娘就该好好打扮才是。”
杜玉妍更开心了,和古芝彤手拉手往夹道去,预备骑马出门。
林轻筠落后了几步,禁不住在他身边低声抱怨:“我不是小姑娘了。”
“未满十六。”江重涵着重强调前面两个字,“你和芝姐姐年纪轻轻的,穿这么素净做什么?”
林轻筠抿嘴笑而不语,心里不知是叹息多点还是欣慰多点。
——她和芝娘,一个瘦马出身,一个回娘家的寡妇,打扮得妖妖娇娇的,给人看去了,不知要惹多少言语出来。可他们江小郎君心里啊,就没有那么多圈圈套套。
在他心里,不论她们是不是成过亲、是什么出身,只要不是老婆子,一律是“小姑娘”,就该享受自己还年轻的容貌,就该着意打扮自己,不必辜负这份青春年少。
“两套首饰,花了你不少银子吧?”江重涵见她不说话,就问:“拼着受伤也要拿到的赏银到底多少?别花光了,你提醒一声,我自然会给玉娘买首饰的,何必……”
古、杜两人头上的珍珠首饰光亮圆润,一看就是新买的,不消说,就是林轻筠昨天拿到赏钱就买的。
而且这套一看就是林轻筠昨晚买的。
如今没有淡水养珠,都是海水珍珠,可不便宜。即便只有小指头或者米粒大小,这两套珍珠首饰下来,少不得要四五两银子。
“江郎君。”林轻筠无奈地拖长了语调。
江重涵偏头看她。
林轻筠很清楚,她昨晚说了“明天你就知道”,他就一定会留意杜玉妍的装扮,尤其是首饰。
因为她看到了他对家里三个少女的态度。
作为一个心理年龄已经22的大男人,三个姑娘对江重涵来说,分别是:儿童——具有完全民事能力但未成年少女——刚刚成年但未到法定婚龄的女孩。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大蓝书【dalanshu.cc】第一时间更新《败家子的青云路(科举)》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败家子的青云路(科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蓝书只为原作者书剑风尘的小说《败家子的青云路(科举)》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书剑风尘并收藏《败家子的青云路(科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