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 34 章 一道广式点心炸牛乳顺利……
大蓝书【dalanshu.cc】第一时间更新《败家子的青云路(科举)》最新章节。
第34章
因上次献菜与江重涵救了邹老太太之事,朱大昌在邹家也算混了个脸熟。一看到他又来献菜,小厮立刻给他通传了。
寻常人家是献东西给谁就见谁,年过七十的老太太,见一见外男也没什么。可邹乡宦却怕有人欺骗自己的老母亲,每次有人送东西给老太太,他无论多忙都要先过目。
这次也一样,朱大昌顺利在偏厅见到了邹乡宦。
“见过邹老爷。”朱大昌恭恭敬敬地跪下行礼,他知道老爷们的时间耽误不得,直接说:“小人新学了一道点心,特来献给老太太尝尝。”
语罢,将食盒打开,从里面捧出一碟金灿灿的方块状点心来。
香气四溢,邹乡宦一闻就知道母亲喜欢,但也不免担心,问道:“这是何物?”
“回老爷的话,这东西诨名‘炸牛乳’。”朱大昌回答。
牛乳做的?邹乡宦一听,难免好奇:“这牛乳也能炸?”
朱大昌也不隐瞒,将做法详详细细地说了一遍。
“是,只是炸之前,还有做许多功夫。得先做干栗子粉、炸馒头粉,将干栗子粉与白糖粉混入牛乳炸中搅匀,小火煮着,搅拌至糊状。再装入方盒中,连盒放在冷水中湃着,直到牛乳糊凝固。此时切开,依次裹上栗子粉和蛋液、炸馒头粉,放入油中细细炸过,一道炸牛乳就成了。”
邹乡宦因母亲嗜好美食,对厨艺也略有研究,一听就知道这可不是简单工序,不觉点头:“这倒是有心了。”
要是被江重涵听到,他一定会在心里苦笑,这可不是有心,得是他手里有古今图书馆系统,查得到炸牛奶的做法。
原本炸牛奶的材料是牛奶、白糖、玉米淀粉、蛋液、面包糠,但这个时代……
白糖,有,不过是用黑糖脱色而来,很贵,非常贵,一斤差不多要六分银子,还很难买到。要不是朱大昌通过水晶冷淘脍已经挣了些银子,做一道炸牛奶用的白糖也不多,颖安县离盛产白糖的松江也不算特别远,这道点心首先就夭折了。
面包糠……可以用炸馒头片磨成粉代替。做法是买了馒头,切丁炒脆,再用细布包着舂成粉。
但是,淀粉是炸牛奶能凝固的关键,而且为了口感,炸牛奶用的是玉米淀粉,口感稍差的可以用代替品红薯淀粉、木薯淀粉。问题是,这个时代红薯、木薯、玉米都可能只在广东、福建这两个沿海地区偶尔出现,还没在江南露面,更没有推广种植。
最后,江重涵仔细查了资料,决定用栗子粉代替。他还告诉朱大昌,栗子粉是牛奶能凝固的关键,将牛奶、栗子粉、糖放在小锅中,小火加热,不停搅拌,就能让牛奶变成牛奶糊。可要多少栗子粉、加热搅拌多久,才能凝固成浓稠顺滑的状态,得他用自己的厨师经验判断。
朱大昌足足失败了三次,才终于做出合适的牛奶糊。
装盒,冷却——现代做法是放冰箱里,古代没有冰箱,朱大昌家也没有冰鉴。亏得这时候是初春,江南仍然天寒地冻,夜晚室外经常出现0-3°的低温,跟冰箱的冷藏室差不多。在寒夜里湃了一个多时辰,牛奶糊顺利凝结。
之后就简单很多了,像朱大昌说的,裹,炸。
在江重涵的资料金手指,与朱大昌的厨艺下,一道广式点心炸牛乳顺利出炉。
朱大昌谨记江重涵的叮嘱,又道:“小人斗胆,请书僮小哥将这炸牛乳掰开。”
书僮用眼神请示,得到许可以后,净手,将炸牛乳轻轻掰开,不由得惊呼一声。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大蓝书】地址:dalanshu.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败家子的青云路(科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蓝书只为原作者书剑风尘的小说《败家子的青云路(科举)》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书剑风尘并收藏《败家子的青云路(科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