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天启帝 井底之冰 加书签

井底之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蓝书dalan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皇帝被杨涟气的不轻,一个晌午,把暖阁内能摔的坛坛罐罐,统统摔了个稀巴烂。直到骆养性前来通禀一个消息,皇帝这才消停下来。

“叶向高抵京了?”

皇帝问道。

骆养性连忙点头道:“朝中大臣都去迎接了,按照惯例,今天叶阁老会休息一日,明天便沐浴更衣,入宫面圣。”

皇帝点了点头,道:“那便休息休息,他也一把年纪了,一路上肯定被折腾的不轻。明日早朝的时候朕再见他不迟。”

话赶话的说到这儿,皇帝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有了今日的杀鸡儆猴,想来明日早朝人都会来齐。这也算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朝会了,那么如此重要的场合,说些什么呢?

是探讨军国大政?

还是人事任免?

皇帝拿不准主意。

他现在对百官群臣有着深深的戒心,对于皇帝而言,这天底下都是敌人对手,他谁也信不过。皇帝心中烦闷的很。魏忠贤看穿了皇帝的心思,便开口道:“皇爷,要不咱们出门走走?”这种话文官们是讲不出来的,因为在儒家的政治传统之中,皇帝是不能离开皇宫的,因为皇帝是太阳!中国最古老的神话——十日齐飞中就已经埋藏着中国人特有的哲学智慧了。太阳是世间万物的主宰,最重要的东西,可是太阳只有遵循天道纲常,才能给黎民百姓带来好处,如若肆意妄为,结果便是十日齐飞,烘烤的大地寸草不生,饿殍遍野。

魏忠贤这个老流氓可不管这个政治传统。因为他是太监,他的所有权力都来自于皇帝的恩宠,所以他只需要无脑跪舔皇帝,讨好卖乖就是了。至于文官们怎么说,天下人是死是活,他魏忠贤全然不在乎!

这个建议令皇帝颇为心动,可是犹豫了片刻后,他又有些犯嘀咕,假如今日出宫之事被文官们知晓,那还了得?那明日的早朝还不得开成批斗大会啊。

正在皇帝抽搐的时候,一个太监走进来,跪倒在皇帝面前说徐光启徐大人求见。皇帝点点头准其觐见。但是当皇帝回过头看着一片狼藉的乾清宫后,连忙又补充了句:“在养心殿召见徐光启!”

养心殿。

当徐光启见到皇帝时,先是恭恭敬敬地磕了一个响头,然后便长跪不起。皇帝不悦的嚷道:“徐老师,你这是做甚?”

徐光启道:“臣下恳求皇上收回成命!”

皇帝眯起眼睛,饶有兴趣般问道:“徐老师想让朕收回什么命令啊?”

徐光启忙道:“皇上,准许泰西人开办书院一事,臣下以为万万不可。”

皇帝反问道:“有何不可?莫非徐老师也不能免俗?认为庞迪我等人都是两只脚行走的夷狄不成?”

徐光启道:“皇上,普天之下唯有我中原,唯有我大明,唯有我华夏是仪礼之邦,文明之域。中国四面,山海之间,尽是一些茹毛饮血,不知礼义廉耻的蛮族、夷族。此天地之恒理,纲常也。不过,夷狄之中,也并非没有一两位智者,夷狄之中也并非没有能者,正如皇上曾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夷狄中也有我们中国应该学习的长处。譬如当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顿了顿,徐光启又道:“庞迪我等人,贤才也!他们之前虽不识我中国礼仪、教化,但也是耶稣的信徒,在泰西也是读书人,体面人。更何况他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其间又经历了多少事?见过多少人?吃过多少苦头?长过多少见识?不可计数啊皇上。这些泰西传教士一个个皆是满腹经纶,见识广博。他们在利玛窦神父的指导下,秉持着融入我中国的宗旨,努力的学习我中国的典仪制度,早已算得上是半个大明臣子了。”

“既是如此,又为何求朕收回成命?”

皇帝不解的问道。

徐光启道:“皇上,泰西诸人所学之耶稣教会的学问,与我中国风土民情迥然相异!儒家儒学,孔孟之道、程朱之理,在我中国已是绵延千百年之久了。以儒家的经典、学问,治理我中国之民、之俗,早已成了天地纲常的一部分。我中国之民,久闻儒学教化,与这耶稣教会之学格格不入啊,此一也。”

“第二,皇上,古来圣贤皆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故而有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尽除鞑虏夷狄于故周之土。皇上,泰西人不能成为我大明士大夫的老师啊!否则,千百年之后,我等后世子孙皆披发左衽矣。”

“第三,士林官场也绝不允许臣下率领泰西人建设这么一所书院出来。皇上,自打董子(董仲舒)规劝汉孝武皇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千百年来,孔孟之学便在我中国再无敌手。现在忽然跳出来一帮泰西人,一个耶稣教会,要与儒学争一争道统,那还了得?皇上,皇上!臣下与这些个泰西传教士可承受不住整个大明官场士林的怒火啊。恳求皇上垂怜,收回成命,还是照例恩准泰西人建立教堂传教好了,将耶稣教会成为我大明继道教、佛教后的第三教,而不是成为我中国的墨家、纵横家、法家等异端道统啊。”

皇帝盯着徐光启,冷冷的问道:“你——你们,都这么想?都这么看?”皇帝站起身来,叹了口气道:“难道是朕讲的还不够明白,透彻?朕三令五申的讲过了,泰西人开办的书院,讲授的乃是数学、天文历法、航海学等等,而不是劳什子的《圣经》!朕连三清道祖、如来佛祖都不信,又怎会对区区耶稣高看一眼?”

“再者!从泰西人开办的书院中结业的学子,是不被允许参与科举的!儒家儒学儒术,仍旧垄断着我大明的官场,朕几曾表示过要背离孔圣孟圣的教诲了?中国是世俗之中国,朕是世俗之主宰,而儒家正是世俗之经典,与朕与大明正是相得益彰!至于泰西传教士们宣讲的那一套神啦鬼啦的,什么狗屁玩意儿?朕绝不会信奉,朕的子子孙孙也决然不会数典忘祖,去信奉一个供奉着夷狄的宗教!”

皇帝苦口婆心的解释了一番后,在接过魏忠贤递来的碧螺春润嗓子的时候,忽然灵光一闪,忙道:“其实朕真正地意思,用八个字便可概括。”

徐光启拜倒道:“请皇上示下。”

皇帝得意的笑道:“听好了,可就只有八个字!【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闻言,徐光启面色数度变换,绝顶聪明的他几乎是在一瞬间就明白了皇帝的心意。

“嘉靖朝的时候,咱大明与弗朗机人在两广的海面上爆发过一场海战。当时咱们的水师虽然在西草湾击败了佛朗机人,但咱们不也是被弗朗机人的舰船弗朗机炮、火绳枪给吓了一跳?吃了很大的亏啊。到了皇祖、皇考在位的时候,咱们又从红毛夷手中购买了不少红夷大炮,这玩意儿的威力数倍于我中国铁炮啊。徐老师,此正是朕所担忧的地方。”

皇帝语重心长的答道:“我中国之学向来注重文治、教化、礼仪、伦理而素来轻视格物致知之学,对算数、天文、历法等学问,虽然勉强承认但也被贬斥为旁门左道,在儒家诸多经典面前,显得丝毫不入流,以至于学习这些学问的人稀少无比,既然没有人才,在这些学问上想要有所建树,就更加不可能了,于是乎便积贫积弱了,就更没人肯学算术、天文之学。”

“而这些正是泰西人的长处啊,咱们非但应该学习泰西人造枪造炮的本事,还应该虚心学习他们格物致知的学问!当然,治国理政的大道,他们还是应该求教于我天朝上国。”

皇帝拉扯着徐光启的手,摆出一副推心置腹的模样道:“日后,那些人如若为难你,你便可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八个字回敬他们。放心大胆的去做,去尝试,什么也不需要怕,要记住,你徐老师身后始终站着朕!风里雨里,朕都挺你。”

闻言徐光启感激涕零,忙道:“臣始知皇上之苦心孤诣与深谋远虑。皇上之谋之思,旷古绝代,臣唯有高山仰止而已。”

这个晚清重臣张之洞发明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学术概念,在当时并不能算是最先进的政治理念,但是放到数百年后的明末,张之洞的这个理念却是进步极了。今天皇帝的这番话借着徐光启之口传出去,算是往中国思想界丢去了一颗重磅炸弹。千百年以来,中国的思想界便是儒家一家独大,却也并非拘泥僵化,丝毫不知变通进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世俗战乱不休,儒家思想原本那一套治国理念行不通了,这种现象令很多大儒进行了反思,于是乎便有了中国思想史上大名鼎鼎的“三教合流”,也即是儒家吸收道家、释家思想中好的一部分,将儒学进行了升级换代。

而现在,宋明理学统治下的儒家,越来越不能满足不断变化着的国情的需求,皇帝觉得是时候再来一次升级换代了。

除了可以从西学中吸取养分,儒学中其他小的分支抑或是不被主流思想认同的异端思想,都能成为学习借鉴的对象,前者譬如王阳明的“心学”流派,后者譬如李贽等人建立在资本主义萌芽经济基础上思潮。

作为一个过来人,皇帝深切的明白,现如今欧洲人已经在变革当中,就如同马克思先生指出的那样,欧洲人正在用枪炮瓦解骑士阶级;用指南针发现新航线,攫取来自于全球的财富;用造纸术传播先进的思想,武装了人民的头脑......

欧洲人已经在改变了,而中国人还在昏昏欲睡!

这怎么行?

古来圣贤皆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

而后世天朝太祖也曾曰:落后就要挨打。

皇帝不像挨打,所以他只能变!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天启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蓝书只为原作者井底之冰的小说《天启帝》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井底之冰并收藏《天启帝》最新章节。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贾琂穿越红楼,成为贾家庶子。觉醒听劝系统,凡是听从带着恶意的建议,都会触发一次良性逆转。王夫人:“我就让他多抄佛经,他怎么就成了书法大家了?”贾母:“我只是说身为庶子不能继承家业,要有一技之长,没让他发明曲辕犁,得圣上封赏啊!”贾赦:“我真是逗他玩儿啊,我贾家虽然是武将世家,也没让你成为天下第一高手啊,你用不着这么听劝吧。”贾珍:“我让他娶秦可卿是为了我自己啊,谁知道我怎么就中风瘫痪了呢。”贾敬:

三吃糖豆 连载 184万字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来自西伯利亚的北极熊裹挟寒流一路南下。面对全世界的质问,乔治理直气壮:我蛮夷也!

鲇鱼头 连载 266万字

绍宋
绍宋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

榴弹怕水 连载 417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东辰缘修 连载 399万字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夜深 连载 257万字

[历史] 宦海风流 天堂发言人
[历史] 五胡明月 骑卷江山
[历史] 汉家日月 江南蛰雷
[历史] 大明之帝国再起 黑云长剑
[历史] 医入白蛇 杏林庸医
[历史] 娶个毛妹当老婆 羽林虓
[历史] 大明公侯 衣山尽
[历史] 三国之帝统天下 君千叶
[历史] 最终反击 水边梳子
[历史] 虚拟战线 岱之邻
[历史] 重生之朕即国家 东山小卤
[历史] 宗明天下 七帅
[历史] 异域人生 西北苍狼
[历史] 无赖帝师 天舞野望
[历史] 唐时归 长迷
[历史] 非洲帝国 放下屠刀留你全尸
[历史] 大唐西域少年行 海命
[历史] 重生西亚之亿万富翁 墨罂粟
[历史] 异域纵横记 文衍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蓝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9-26 09: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