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京郊大演武

天启帝 井底之冰 加书签

大蓝书【dalanshu.cc】第一时间更新《天启帝》最新章节。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临近深秋,皇帝分拨了五十万两的军费,让关宁军跟京营兵比划了一场。古代的军事演习跟近现代的军事对抗演演习不一样。古代的军事演习多是表演性的,而非两军对垒,用非杀伤性武器做过一场。

譬如凑够一撮骑兵,往来驰骋,展示弓马娴熟。又或者摆下军阵,将士们进退自如,战阵不乱,以示训练有素。如此等等。

军事演习的当天,皇帝诏令京城文武出城观看。这种待遇是以往的皇帝不敢想像的。世人都在诟病万历皇帝懒,其实万历皇帝年轻的时候还是很有活力的,年轻人嘛,总不愿意被拘束在一个地方,即便这地方有着全天下最富丽堂皇的宫殿群。但是基于种种原因,万历皇帝这一辈子到过的最远的地方,也只是京城郊外——那是一次祭祖仪式。

之所以身为皇帝也不自由,是因为万历朝时期宗亲勋贵们的势力已经一落千丈,就连戚继光、李成梁这样的边军大将都要唯文官马首是瞻,缺少了士大夫的支持,天下就不能绥靖。万历皇帝也正是摄于文官集团的势力,在年轻的时候不能出京巡视。及壮,万历皇帝困顿于朝堂之上的党争,分身乏术,也没能离开京城半步。四五十岁以后,万历皇帝害了腿疾,加上思想转变,变的越发懒政怠政。以致于万历皇帝这辈子都没怎么离开过他出生的这座城市。

事实上不止是万历皇帝想要逃离紫禁城这座囚笼,事实上,明英宗之后的几乎每一个皇帝都想要跳出这个牢笼。其中最出名的,做的也最出格的就是明武宗。这家伙思维跳脱的很,有事没事就往皇宫外面跑,完全不顾及政治影响。好在当时国家富强,闹一闹也无妨,若是搁在天启皇帝这个时代,突然间皇帝不见了,别说国家大事不能处理了,不发生政变就阿弥陀佛了。

文官们为什么不希望自己的皇帝出宫走走,体察民情呢?

原因大概有两个,第一出于公心。在皇宫里头,皇帝是安全的,并且按照儒家的治国理论,皇帝应该垂拱而治,只需要安分守己的待在皇宫里头即可,其余的事情,交给贤臣们去做去办;第二就是出于私心。古往今来,但凡是皇帝出宫巡视的,无论是大张旗鼓还是微服私访,无论是始皇帝巡视天下,还是清国皇帝微服私访,总会令贪官污吏们遭殃受害。

所以说无论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心,文官们都不打喜欢放任皇帝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走。

但为什么这一次皇帝颁诏就没有遇到太大阻力呢?

其一,皇帝平衡了朝堂之上的党争,各个山头势均力敌,谁敢抱团,皇帝就收拾谁,所以就没有太大的政治能量。

其二,皇帝对文官集团采取了分而化之的策略,收买了以顾秉谦、温体仁为首的一大批文臣,令他们脱离的原来的党派,成了皇帝的鹰犬。有这些人在文官集团内部捣乱,皇帝要轻松很多。

其三,皇帝跟士大夫们分润了话语权。以往无论是民间还是士林,总是文官们在喋喋不休的或粉饰太平或排斥异己,但是现在皇帝设立了隶属于内朝的第二十五个衙门京报馆,将士大夫们最令人畏惧,也是杀人不见血的权力——刀笔口舌给削弱了。在京报馆的大肆鼓吹之下,天启皇帝在民间的形象那是出奇的伟岸,即便是在官场士林京报馆也有着一批受众。

最后一点就跟时事有关,如今辽事崩坏是大背景,乃是举朝上下都在担忧的问题,无论是泰昌皇帝还是天启皇帝在即位以后,都有志拔高武将的地位,提高兵将的待遇,此次京郊大演武,算得上是顺应时代潮流。

此次京郊大演武,皇帝办的极为隆重,他非但让京城中的全部高级文武参加,就连宗亲勋贵也一个没落下,除此以外,皇帝还准许读书人旁观,但没有让普通百姓参与。

校武台早早的搭建好了,皇帝跟高级文武、勋贵们就在此处阅兵,校武台两侧是长长的观礼台,左侧是京官及其家族子弟,右侧是在京的读书人,或是秀才或是举人,或者干脆什么功名也没有,但熟读经典的知识分子。

今日能够陪同在皇帝左右的,除了内阁的阁老们,还出现了几张新面孔,他们分别是杨镐、袁应泰以及王化贞。这些可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当然,除了王化贞,前两者都是臭名。

在世人眼中,杨镐是皇祖朝奇耻大辱萨尔浒之败的罪魁祸首,至于袁应泰,他先是丢失了辽沈,然后又被皇帝借题发挥,扳倒了东林党,较之杨镐,袁应泰的臭名更加昭著。

但是奇怪的,皇帝似乎时常召见这两个“罪臣”及“败军之将”,令百官摸不着头脑。

至于王化贞,虽然出使塞外有许多曲折,但是最终他还是成功跟察哈尔部落取得联络,“迫使”林丹汗向朝廷俯首称臣,也算是奇功一件,虽然因为察哈尔部落被努尔哈赤摧枯拉朽的击败过一次,令这件奇功略显尴尬。

校武台上旌旗铺展,皇帝已经颁布旨意,令关宁军先行演武。

很快,三千多名人尽双马、身披双甲的关宁铁骑呼啸着从山林中冲出,在校武台前的旷野上纵横驰骋,关宁军主要表演了自己的军容、骑术、射技等等。因为关宁军的军容战术跟关内官兵迥然不同,惹得观礼台上的读书人纷纷惊呼出声。

“这是塞外兵!”

一个操着山西口音的读书人惊叫起来。

此人的话立刻惹来同窗们的争议,“什么塞外兵,此乃信王殿下麾下的关宁军,此次平定山东白莲妖人的反叛,正是这支关宁军!”一个读书人反驳道。

那个操着山西口音的读书人连忙辩解道:“诸位兄台有所不知,在下祖籍乃是大同人士,余幼年时,曾亲眼目睹塞外蛮夷犯边,那些蛮族骑兵就是这个模样,在下敢用脑袋作保,这支部队就是塞外兵无疑。”

闻言,读书人炸开了锅,又深信不疑的,也有破口大骂,嗤之以鼻的。

“塞外兵怎会听从朝廷的差遣?”

“就是就是,塞外兵能有关宁军这么威武雄壮吗?”

几个书呆子叫嚷道。

此时,一个上了年纪的读书人挥舞着手中的一张京报纸嚷道:“都安静!难道你们没有看今天的京报纸吗?对于此次京郊大演武,京报纸做了专辑专刊专栏!通篇报道了此事,还有独家花絮呐。”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青仙问道》《规则类怪谈扮演指南[无限]》【新爱下电子书】《重回年代赶海打猎》《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游戏搞到一个亿》《什么年代了,还在传统制卡》《全民星海时代》《退队,然后捡到问题美少女》《剑阁闻铃

天才一秒记住【大蓝书】地址:dalanshu.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天启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蓝书只为原作者井底之冰的小说《天启帝》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井底之冰并收藏《天启帝》最新章节。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东辰缘修 连载 399万字

临安不夜侯
临安不夜侯

“杨沅请秦相赴死!”“你有什么凭据指称本相有罪?”“莫须有!”有求传媒的杨沅误入南宋临安。本想重操旧业,做古代危机公关第一人,却不想竟开疆拓土,并夏融金,弄潮天下,我为天子!

月关 连载 197万字

重生美人手册
重生美人手册

她在花骨朵般的年华不小心就挂了,挂便挂吧,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可她的好父亲逆天改命,她又活过来了,人生境遇真是爽歪歪!谁说女子不如男,她偏要做那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勇猛的女汉子也有柔软的一面,梦想着有男子踏着五彩祥云来娶她,不管是阿猫阿狗,她都嫁了。不曾想梦想变成现实,她掷下豪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乱世中血腥杀戮的故事在男女互诉衷肠中渐行渐远,多了三分柔情、七分缱绻。(本文甜宠,男强女强,联

谷扇 连载 47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孤独麦客 连载 464万字

娇妾(春染绣榻)
娇妾(春染绣榻)

中山王府内纷繁复杂,盘根错节。既有出身王府的王妃魏氏,又有老王妃娘家侄女李侧妃,还有淸倌儿出身极得中山王宠爱的白姨娘,更有跃跃欲试准备分宠的若干通房。初入中山王府的贺兰春发现,都说侧妃不易做,她这顶着前朝女帝侄孙女身份嫁进中山王府的侧妃更是难上加难。内容可以解读为《都说我是红颜祸水怎么办》《姑祖母太彪悍给我留下了后患》《她是一个野心家,然后才是一个女人》爽文,宅斗,宫斗,权谋,不可考究架空文,只愿

凤子君 连载 35万字

[历史] 春枝缠 青山问我
[历史] 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 九月的槐树
[历史]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一只小冻离
[历史] 朕,剩者为王 爱吃酥羊肉的刀宗人
[历史] 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 玄冥铁骑
[历史] 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 不曾见秦时月
[历史] 大唐小说家 烟雨江南醉成风
[历史] 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 勤奋的徐三少
[历史] 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 江南狂少
[历史]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三六九龄
[历史] 我在水浒做奸商 狼太孤
[历史] 我家娘子太体贴 扶摇九天
[历史] 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 婉似朝芸
[历史] 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 我要吃月亮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蓝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9-26 09: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