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温体仁

天启帝 井底之冰 加书签

大蓝书【dalanshu.cc】第一时间更新《天启帝》最新章节。

皇帝最后又命令炮手齐射了四轮,这才瞎猫撞到死耗子般的将剩余的三块巨石轰的粉碎。至此,校武结束,皇帝诏命群臣俱来观礼台训话。

群臣无恙无恙的围过来,好似菜市口的小商小贩,毫无纪律性可言,一路走还一路大声的攀谈着,似乎再聊着“红夷炮”不过如此之类的话。

皇帝端坐在高高的观礼台上,在接受了群臣的朝拜后,缓缓开口道:“此次校武,诸卿意下如何?”

这话本是皇帝给内阁与六部的重臣们讲的,因为按照朝会的礼仪,低级官吏是没有资格同皇帝讲话的,否则千余名官员一人同皇帝讲一句话,这早朝都会被开成午朝。

内阁的方从哲、叶向高、刘一燝、朱国祚等人尚未开口,六部的周嘉谟、李汝华、张问达、黄克缵,孙如游、赵*南星等人也正斟酌着语句,打着腹稿。这会儿温体仁突然没头没脑的跳出来,向皇帝禀告道:“皇上,臣詹事府少詹事温体仁弹劾大学士徐光启欺君!”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方从哲、叶向高等阁臣,周嘉谟、赵*南星等六部大佬闻言都是面色惊骇,而杨涟、左光斗等东林党羽则是惊喜莫名,望向温体仁的目光也大为赞许。

唯有周延儒、钱谦益的眼神之中惊怒交加。

至于徐光启本人则是纯粹的惊讶。

阁臣与六部大佬们惊骇的原因在于他们深知小皇帝对这个精通西学的徐光启的看重,这帮人对于徐光启自然也颇有微词,但是向来不敢在小皇帝面前直言不讳的点明徐光启的不是,就是害怕小皇帝会迁怒自己。他们惊骇的原因是他们明白这个温体仁这会儿弹劾徐光启无异于玩火自焚,非但弹劾不倒徐光启,如若惹怒的小皇帝,恐怕连乌纱帽也保不住了。

杨涟等人的惊喜是因为温体仁“勇敢无畏”的站了出来,做了他们认为“正人君子”应该做的事情,这让他们觉得温体仁是个道德君子,是他们的知己,是同党,是自己人。人生多一知己,官场多一同党,士林多一自己人,岂不快哉?岂不惊喜?

周延儒、钱谦益两人的既惊且怒,惊的是温体仁的胆量,怒的则是温体仁的心思!

这个徐光启在万历朝、泰昌朝都是岌岌无名之辈,或者即便小有薄名,那也是坊间的名望,在政治上,徐光启的能量小的微不足道。可是今上即位以来,对这个徐光启玩命的恩宠,几乎是一夜之间,徐光启便从一个在天津种稻的老农,成了位极人臣的帝师、天子头号心腹。这还不算,最让朝野忌惮,最惹东林党忌讳的是徐光启竟然“怂恿”小皇帝给予了泰西夷狄之人开办书院的专权!这可不仅仅是触怒了东林党,而是将整个大明的读书人都给得罪了。

虽然事实上徐光启本人对泰西人开办书院一事也持反对意见,但是在天下人眼里,事情却呈现出另一种面貌——徐光启妖言蛊惑君上,君上年幼,少不更事,没能辨别忠奸,上了佞臣徐光启的大当!这才让泰西夷狄之人有机可乘。毕竟,在世人眼中,徐光启跟泰西人才是穿一条裤子的——谁叫他接受了利玛窦的洗礼,入了耶稣教会呐。

在世人眼中,这件事以讹传讹,到最后变成了另一个故事:泰西夷狄给徐光启洗脑,徐光启再给小皇帝洗脑,现在是给泰西人开办书院的权力,日后就是要排斥儒学,铲除儒生了。

这还得了?

假如说徐光启一朝位极人臣,只不过是遭到了朝野上下奸佞小人的嫉恨的话,那么他“怂恿”、“蛊惑”少主小皇帝给泰西人开办书院的权力,从老根上掘儒学的根基这件事却是将全天下的读书人、士大夫都给得罪死了。

听说目前徐光启的老家那边都已经蠢蠢欲动,要挖徐光启家祖坟泄愤了!

全天下的读书人都期盼着徐光启早点去死!泰西人早点被赶下海!

全天下的士大夫都在期待着一位勇士横空出世,出世干什么?

能干什么?

当然是将徐光启的狼子野心、泰西夷狄们的阴谋诡计揭露,使之大白于天下。

终于这个勇士出现了,这个敢于向邪恶的宠臣奸臣佞臣徐光启开炮的人出现了,他就是英勇无畏的温体仁同志!

现在快把鲜花与掌声统统送给这位温同志吧。

有了这一层朝野上下的声望加持,即便他此次因为触怒权臣宠臣徐光启而被皇帝赶回老家种地或者直接廷杖屁股开花也无所谓啦。只要这层声望还在,等日后徐光启倒台了,他温体仁就会被朝野上下的群臣用八抬大轿再给抬回来!

当年弹劾张居正被赶回家种地,被流放,被廷杖打死打残的大臣不知凡几,从短时间来看,得罪权臣的确百害而无一益,可是等到万历皇帝清算张居正的时候,这帮的罪过张居正的人哪一个不是官升数级?以至于整个万历朝中后期都官运亨通!

拉长线钓大鱼!

最好的猎物,总是留给最有耐心地猎手!

我温体仁就要做最优秀、最有耐心也最雄心勃勃的这个猎手!

周延儒跟钱谦益瞧出了温体仁“勇敢无畏”表面之后的那一层“政治投机”的心思,所以心里头嫉妒极了,他们一边愤怒于温体仁的无耻,一边又恨不得捶胸顿足,暗骂自己不够机灵,让温体仁这个逼占尽了先机。

假如自己能够先一步站出来弹劾徐光启,那么这会儿备受朝野青睐、倾佩的人就会使自个儿,而不是温体仁这个只懂得钻营跟投机的小人!

不出意料,当小皇帝听了温体仁的话后,面色陡然变的难堪起来。

皇帝不悦的反问道:“温卿家,朕常闻言辞刀笔皆可杀人,自古以来,能伤人性命之物多有不详,君子用之当慎之又慎。”

“你刚刚扬言弹劾徐老师欺君,可有凭证?如若没有,朕就治你个持械杀人未遂之罪!”

闻言,满朝群臣都是被小皇帝话里话外的耍无赖的意思给吓了一跳。

言辞刀笔皆可杀人的确没错,自古之理嘛,可是自古以来可没有说搅动舌头喷人,就算“持械伤人”的啊!

这都哪儿跟哪儿?

小皇帝的脑洞也开的太匪夷所思了吧?

温体仁经过短暂的惊诧之后,便恢复过来,只听他正色的大声嚷道:“皇上!臣弹劾徐光启欺君之事项有二,其一者,红夷炮不过尔尔!刚刚想必皇上跟诸位大臣也都瞧得真切。这红夷炮开炮时声音虽是震耳欲聋,声传数里乃至十数里,可是十发之中,难以命中一二,如此器物何益之有?留给锦衣卫等做仪仗兴许还能听个响,但若是将这种笨重、瞎盲的铁疙瘩配给军队,待北虏、东虏军队南侵,齐射数轮皆不中!一则我军士气大跌,二则敌寇军心大振,此消彼长,岂不殆矣?”

顿了顿,温体仁复又慷慨激昂的陈词道:“更何况,臣听闻这红夷炮动辄便有二三千斤之重,这需要耗费多少铜铁?此红夷炮炮弹较之于我中国炮更大,费铁也更多,此又是一笔开销。将这种笨重的铁疙瘩往来于战场之间,运输与内地与前线之中,有需要多少民夫、马匹、车辆?此又是一笔开销。”

“臣曾私底下质问过校武总阅官孙元化孙大人,孙大人亲口对臣说,这一门仿造的红夷炮少说也需要三四千两银子,而先帝朝兵部向红夷购买的4门大炮,则是以每门5520两的银子买来的,再加上炮弹的消耗、民夫、马匹、车辆以及因此多处的草料、粮食等靡费,这一门红夷炮参与一场战役,没有10000两银子是下不来的!”

“一万两!”

听了温体仁或问言耸听或忠言逆耳的话后,满朝尽皆哗然。

现在大明朝每年的财政收入是多少?不过500多万罢了,换算过来,大明朝整整一年的财政收入仅仅能够支撑500门红夷炮,打一场战争的消耗。

这哪是大炮啊!

简直就是吃钱的恐怖巨兽——

皇帝默然,温体仁说的没错,造价高昂,靡费巨大,也确实是红夷炮为人所诟病之处。但是群臣最应该质疑的不应该是红夷炮价格高昂吧?

难道最应该感到震惊的不应该是堂堂大明国,他们这帮士大夫口中的天朝上国,一年的财政收入只有可怜巴巴的500万两吗?

就在皇帝怨恨温体仁避重就轻的时候,后者又开始哔哔起来。

“皇上,臣弹劾徐光启欺君事项其二者,乃是此人蛊惑君上,允许泰西人开办书院......”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大蓝书】地址:dalanshu.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天启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蓝书只为原作者井底之冰的小说《天启帝》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井底之冰并收藏《天启帝》最新章节。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魔法龟Revo 连载 37万字

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架空历史爽文,尽量贴合原时空】人在法兰西,刚进凡尔赛,身份王太子。唯一的问题是,现任国王是路易十六,两年后就会被咔嚓……既然老爹和大臣们都靠不住,只好自己动手整顿法兰西了!先随便赚点小钱,解决困扰国家上百年的财政危机。再狠狠敲打心怀不轨、谋图夺权的贵族们。然后抄了占据大量土地不劳而获的教会。工业、科技、农业、商业齐头并进,我,就是法兰西最伟大的王太子!那一年,小英子纠结同盟大军压境,我直接端了他

天海山 连载 182万字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贾琂穿越红楼,成为贾家庶子。觉醒听劝系统,凡是听从带着恶意的建议,都会触发一次良性逆转。王夫人:“我就让他多抄佛经,他怎么就成了书法大家了?”贾母:“我只是说身为庶子不能继承家业,要有一技之长,没让他发明曲辕犁,得圣上封赏啊!”贾赦:“我真是逗他玩儿啊,我贾家虽然是武将世家,也没让你成为天下第一高手啊,你用不着这么听劝吧。”贾珍:“我让他娶秦可卿是为了我自己啊,谁知道我怎么就中风瘫痪了呢。”贾敬:

三吃糖豆 连载 184万字

承汉
承汉

当群雄落幕之时,谁来传承强汉之风!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一樵夫突然冲出,众人误以为刺客。自此,匡扶汉室的大业中,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又名:《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开局刺杀刘备》

会翻书的笔 连载 24万字

将军的小公主
将军的小公主

宴国皇家子嗣单薄,皇帝膝下目前只有一位长公主赵安玥。赵安玥受尽宠爱,顺风顺水的长到十五岁,正值及笄前后,大宴和大祁迎来战事,大宴连连败退,无奈投降。最终割三城,并忍痛将唯一的公主嫁给大祁将军顾淮景。*成婚当日,顾淮景回到洞房中,看到的就是一地狼藉。小公主身穿红嫁衣,站在洞房中,抬起下巴,朝他哼了一声“这个房间以后就是我的了,这里不欢迎你。”他笑了笑。*又横又怂不作死就不会死但明知会死还是要作死的小

插柳成荫 连载 90万字

[历史] 重生西亚之亿万富翁 墨罂粟
[历史] 唐时归 长迷
[历史] 大汉昌邑王 南柯子子
[历史] 大明公侯 衣山尽
[历史] 明末第一强藩 日日生
[历史] 五胡明月 骑卷江山
[历史] 大明至圣 一叶一钢筋
[历史] 明末龙腾 风再起时
[历史] 无赖帝师 天舞野望
[历史] 三流书童 LF无名
[历史] 乱世妖娆王 双子山
[历史] 从来没有的帝国 古月川页
[历史] 明风万里 石头比较多
[历史] 宗明天下 七帅
[历史] 回到明朝当太子 淡墨青衫.QD
[历史] 贼三国 pener(巴孤)
[历史] 重生明末当皇帝 夏烽原
[历史] 虚拟战线 岱之邻
[历史] 淘宝大明 朝盖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蓝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9-26 09: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