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月光,谢寻书再次看了看那檀木牌子,一边看,一边用手细细抚摸着,像是奇迹发生,这一次,木牌上在桂花树上出现了一个男子的形象,自然是李潇煦了。
“喜欢吗?”
“嗯,论说起来,还是你手巧。不过这块木材,你又是从哪搞来的?”谢寻书说着,将那木牌递给他示意他给她带上。
那木牌还没巴掌大,也不厚,一面雕刻了一幅画,翻到另一面,竟然还刻着当初她给他的那四句话。
“这回不是向大哥要的,万一大哥那嘴巴关不紧,我这惊喜就白准备了。”李潇煦有些得意地笑着,一边将木牌带在她的脖子上。
“不会,我很喜欢。”谢寻书说着,将手中的桂花茶递给他。她如今最喜欢的发簪,依然是他送的那支桂花簪子。哪怕经年之后,这支簪子略显陈旧。
李潇煦慢慢品着桂花茶,他一脸温柔地看着她:“寻书果真比我想象中的容易满足,知足常乐,也挺好的。”
知足常乐,简直是谢寻书这辈子信奉的信条,她笑着给李潇煦的杯盏里添了茶,看着他道:“阿煦,这辈子能拥有如今这样,我已经很满足了。我最初也想过,是不是这辈子避开你会比较好,可是后来我还是想去争。你为我求平安符的佛寺我去过好几次,以往也去过,每次求的只是平安。那次跟着三嫂嫂去了一个庙里祈愿,第一次,我求那些神仙能宽宥我一次,让我与你携手此生。”
而那一次她求的签里,批文写了一句“红鸾星动天赐缘。”
也是这句签,让她有了回应的底气。
“难怪我有一次听楚霖提起,应该是我们定了婚事之后,他说谢家不知为何去了庙里还愿,带了很丰厚的酬谢。今儿听你说,倒是半点也不意外了。”李潇煦在谢寻书身旁坐下。
“嗯,我求的时候没说如愿时还什么,后来问了大嫂子,嫂嫂就替我准备了。”谢寻书点点头,那时候他们定下了婚事,她不怎么外出,便让辰砂等人带了去,还为此特意写了致歉书。
“爹爹,阿娘,夜深了,我先带小铎他们回屋安寝了。”
“好,小心些。”
李潇煦和谢寻书看着孩子们走远,又继续说笑着。他们如今在朝中依旧没有固定的职位,但是李潇晟却像习惯了一般,隔三差五借着由头来寻他们帮忙。
不过夫妻俩并不会在孩子们面前商议政事,可也不会干预学堂里先生的教学内容。而谢寻书这些年,除了帮李潇晟处理一些棘手的事情,更是在大昭积极推进女子读书。
知书达礼这件事,不能只是大家千金才能拥有的,若是多一些人读书,想来对大昭,也会多一些人才可用。
***
又三年,皇帝退位,携皇后隐居皇家别院,太子李潇晟继位。
虽说是新帝,但这几十年来都是李潇晟掌管政局,对这天下之势,倒是没有什么太多的影响。李潇晟也勤恳,虽说只是换了把椅子,但身上的责任,手中的权利也变了,只能更加的谨言慎行。
“关了你们这么些年,也就不再拦着了,去吧,注意安全便好。”新帝听完兄弟来禀,倒也大方。原本还想赏赐什么,后来想起他俩还有昭阳令,便干脆不再多说。
李潇煦便也痛快,只答应一年至少在过年之前会携妻儿回来。
***
“小家伙们,若是不喜欢在外面游历,爹娘可以让楚霖叔叔送你们回长安。”
“那可不行,除非再过些年,承铎和承铄可以保护我这个阿姊了,再放你们两个人独处。”李韶韫笑嘻嘻地抱住谢寻书的胳膊。
“走吧走吧,再不出发又得迟一日了。”李潇煦看着还在和孩子们说笑的谢寻书,有些无奈地催促。他们这次可是要去蜀地,路途还挺远的。
“娘亲喜欢吃辛辣的菜吗?”在马车里,李承铄有些不太明白,他想起在府中看着阿娘吃的津津有味,结果他辣得鼻涕眼泪横飞,只能不停喝水。
“蜀地的菜味道不错,不过风景更好,阿娘这辈子还未在那边久留过,听你三舅舅说那边如今不错,风景又极好,自然不能错过了。”谢寻书很耐心地给孩子们解释着,虽说请了蜀地的厨子来做菜,但是她自己对那边倒是没有太多的印象,如今再去,倒是很期待。
“那阿爹呢?”
“爹爹在你们这般年纪的时候,身子不太好,看的风景不如你们娘亲多。在与你们阿娘成亲之前,去过最远的地方,是越州。”
“那边好玩吗?”两个小男孩有些好奇地问。
“自然。”
“我听舅舅舅母说,越州城是阿爹阿娘定情的地方,真的是这样吗?”李韶韫也赶紧问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大蓝书【dalanshu.cc】第一时间更新《改写月老文》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