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武帝灭齐之二伐齐国(1)

灯下隋朝 安蒙 加书签

四、武帝灭齐之二伐齐国(1)

上面我们说了,武帝一伐齐国,因为突发重病,结果是抱憾而归。但武帝是个执着的人,既然认定了目标,他就会全力以赴,并且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五七六年九月初一,武帝在正武殿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为东征祈祷。二伐齐国自此拉开了序幕。

我们先聆听一下他的动员报告:

“我以前多次深入齐国的境内,对那里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他们的朝廷昏暗,奸佞当道,忠臣义士蒙冤受屈,平民百姓叫苦连天。他们的军纪涣散,将领无能,指挥打仗如同小孩子玩游戏那样,随心所欲,毫无章法。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大好机会,如果我们现在不去谋取,将来就会留下悔恨。去年进军河阴,就如同用手拍打对方的后背,但没有扼住他们的咽喉。这一次我打算调整战略,首先攻击晋州。为什么呢?因为晋州原先是高欢起兵发迹的地方,是龙脉所在;另一方面,这里也是镇守统辖的要害重地。所以对方一定会拼了命地前来救援,那时候我们的军队严阵以待,寻找恰当的时间发起攻击,一定可以大获全胜。然后借着破竹之势,大张旗鼓地向东进攻,足以捣平他们的巢穴,统一天下。”

武帝的报告应该很长,但我们只能看到历史上记录的这一小部分。从这段文字来看,这个报告分析入理,见解独到,也很有感召力。但书中记载,将军们的反应平平。当然,这也很好理解,你想想,谁愿意放着好日子不过,去战场上拼命啊?当然,我以为将军们对伐齐的冷淡可能还有另外两个原因:一是齐国并非软柿子,未必一下子就能捏扁;二是上次出征无功而返,多少也让大家心里有点忐忑。

但武帝不会因为大家的的反对就放弃自己的主张。一般而言,有魄力的领导都是如此,否则就失去了应有的权威。伐齐是必须执行的命令,谁也改变不了。理解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有意见你可以保留,但仅仅限于保留。

为此,他又下了一道十分严厉的命令:“机不可失。凡阻滞我军事行动的人,一定按军法制裁!”

军令如山。此令一下,就等于完全断了反对派和骑墙派的后路。

说干就干。

五七六年十月初四,武帝亲点大军,任命越王宇文盛、杞公宇文亮、随公杨坚为右三军,谯王宇文俭、大将军窦泰、广化公丘崇为左三军,齐王宇文宪、陈王宇文纯为前军。一声号令,大军浩浩荡荡,越过边境,向齐国的腹地挺进。

十八日,武帝抵达晋州,陈兵汾曲。派齐王宇文宪领兵二万在雀鼠谷驻守,陈王宇文纯率步骑兵二万在千里径驻守,郑公达奚震率步骑兵一万在统军川驻守,大将军韩明率步骑兵五千人在齐子岭驻守,焉氏公尹升率步骑兵五千人在鼓钟镇驻守,凉城公辛韶率步骑兵五千人在蒲津关驻守,赵王宇文招率步骑兵一万从华谷攻打北齐汾州的一些城池,柱国宇文盛率步骑兵一万在汾水关驻守。

武帝当天从汾曲亲临晋州城下督战。最高领导人的到来,无异于给大伙打了一针兴奋剂。北周军队士气大振,他们猛冲猛打,连战连胜。尽管眼下晋州还在齐人手里,但武帝相信他们不会坚持太久,北周的攻城部队已经看到胜利的曙光了。

二十五日,北齐的行台左丞侯子钦出城向北周投降。二十七日,防守北城的晋州刺史崔景嵩招架不住了,晚上也派使者出城请降。

当然,投降不能两手一举就算了事,总得向人家表示表示,比如提供个军事地图、打个前锋什么的。有了这些降将帮忙,战事急转直下,晋州很快被攻克,八千人多齐国甲士成为俘虏。

再说北齐这边。

在过去,由于国家的专制性质,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往往就是两个国君之间的博弈。他们的治国才能、人格品质和领导能力等,往往对战争的走向和最终的胜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前面我介绍了北周武帝,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他的对手北齐后主高纬。

公元五六五年,北齐建国十七年后,高纬即位,史称北齐后主。高纬继位的时候年仅十岁,其实他的老爹,也就是齐武成帝高湛还没死。据说有一天高湛看到了彗星,星象家说这是除旧布新之象,得换个皇帝才行。于是他便把皇位传给了儿子,自己做上了太上皇,也就算是上应天象吧。当然这样做实在是有点自欺欺人,不,应该说是自欺欺“神”:如果江山不变,领导人的权力在一个家庭成员内部完成交接,就算是应了除旧布新的天象,那么老天爷也太容易糊弄了吧。

高湛这样做本来是为了保住江山,但最终还是没有保住,因为他儿子高纬还是把江山弄丢了,要不怎么把高纬称作“北齐后主”呢。

北齐的灭亡也证明了,老天爷不是那么容易糊弄的。天不容欺,天不可欺。

后主嘛,都是要倒大霉的,但倒霉之前,一般还是很快乐的,很幸福的,比如刘禅,比如李煜。高纬也不例外。

高纬昏庸无度,荒淫无度,还得加一条:荒唐无度。

如果要给中国历史上的荒唐皇帝作一个排名,高纬绝对是不能漏过去的一个。

我们先列举几个历史上比较荒唐的帝王:

1、一心向佛的南梁武帝萧衍萧衍是南梁的开国之君,在位48年,但此公后来却不想当皇帝,只想做和尚,信奉佛教达到痴迷的程度。一次去寺庙拜佛,说什么也不愿意回去了,强烈要求就地出家。后来在大臣们苦苦哀求下,当了四天和尚的萧衍才勉强同意回宫。为了和尚还俗向寺院赎身,他又向寺庙捐献了一亿钱的善财。后来他又数次舍身入佛寺,不理朝政,却写了大量的佛教著作。人家不单研究佛经,还身体力行,吃斋念佛,不沾酒肉。看这皇帝当的,怎么看怎么象方丈。

2、想当土匪的皇帝高从海高从海是五代时期南平第二任君主,不喜朝政。可能他认为当皇帝大权在握,说什么是什么,不够刺激。于是他就想出了一个特别冒险特别刺激的节目:当拦路抢劫的“响马”。他化装埋伏,经常抢劫路过自己辖地的使节,并且乐此不疲。不过如果被人检举揭发,他也敢作敢当,并不否认自己的犯罪行为。当然,谁都拿他没办法,人家毕竟是这个国家的大爷啊!只是遇到外国的交涉就麻烦点,好在高从海能够把原物奉还。此公抢劫不为谋财,就图个新鲜刺激。

3、醉心木匠活的明熹宗朱由校朱由校自幼就十分喜欢干木工活,估计是鲁班转世。后来做了皇帝也是不理朝政,整天沉迷于刀锯斧凿之中。什么桌子板凳,衣柜妆台,亭台楼榭,他什么都能够做出来。但不能跟他讲治国,讲朝政,一提就头疼,一说就咬牙。如果你能跟他谈谈器具的加工制作之术,那可就算找准了话题,人家能三天三夜说个没完。只是放眼满朝文武,喜欢木工活的人太少了!还是那句话:人海茫茫,知音有几?

4、“六不做”皇帝朱翊钧明朝还有一个皇帝也够荒唐的,那就是万历皇帝朱翊钧。此公的最大特点就是“怠政”:书上记载,这个皇帝身居后*宫,除了吃喝玩乐,就是睡大觉。等到睡足了,睡醒了,起来之后,继续吃喝玩乐。而他“怠政”的突出表现就是大臣给他总结出的“六不做”,即“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他还创造了一项在位期间长达二十八年不上朝的世界纪录。

当然,历史上荒唐的帝王还有很多,我们仅仅列举上面几个例子,来说明荒唐的帝王不只高纬一个。但论起荒唐的程度,高纬绝对不输给他的那些帝王同行。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真灵九转》《仗剑独行斩鬼神》《我在大夏窃神权》《乌龙山修行笔记》《一个俗人的诸天影视之旅》《重开吧!蜘蛛侠!》《重生成阴鸷太子的心尖宠》《北宋穿越指南》【赘婿小说】《噩梦使徒

大蓝书【dalanshu.cc】第一时间更新《灯下隋朝》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灯下隋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蓝书只为原作者安蒙的小说《灯下隋朝》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安蒙并收藏《灯下隋朝》最新章节。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东辰缘修 连载 399万字

非洲创业实录
非洲创业实录

重生霍亨索伦家族施瓦本支黑兴根王子,眼看欧陆风云,大战将起,这欧陆不待也罢。东非圈地,移民开发,农业立根基,一步一个脚印,借助危机实现工业化。

恶的呃呃呃 连载 34万字

临安不夜侯
临安不夜侯

“杨沅请秦相赴死!”“你有什么凭据指称本相有罪?”“莫须有!”有求传媒的杨沅误入南宋临安。本想重操旧业,做古代危机公关第一人,却不想竟开疆拓土,并夏融金,弄潮天下,我为天子!

月关 连载 197万字

将军的小公主
将军的小公主

宴国皇家子嗣单薄,皇帝膝下目前只有一位长公主赵安玥。赵安玥受尽宠爱,顺风顺水的长到十五岁,正值及笄前后,大宴和大祁迎来战事,大宴连连败退,无奈投降。最终割三城,并忍痛将唯一的公主嫁给大祁将军顾淮景。*成婚当日,顾淮景回到洞房中,看到的就是一地狼藉。小公主身穿红嫁衣,站在洞房中,抬起下巴,朝他哼了一声“这个房间以后就是我的了,这里不欢迎你。”他笑了笑。*又横又怂不作死就不会死但明知会死还是要作死的小

插柳成荫 连载 90万字

绍宋
绍宋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

榴弹怕水 连载 417万字

[历史] 大唐小说家 烟雨江南醉成风
[历史] 我家娘子太体贴 扶摇九天
[历史] 谍战风云录:大宋 香菇草莓牛肉酱
[历史] 带着美女闯三国 无名老僧
[历史] 玄天宗修行记事 枯泽
[历史] 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 我叫罗小飞
[历史] 大宋小农民 沭河小花生
[历史] 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 我爱吃大肘子
[历史]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三六九龄
[历史] 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 九月的槐树
[历史]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一只小冻离
[历史] 金玉满唐 十年卧雪
[历史] 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 李信谦
[历史] 大明风流 隔壁小王本尊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蓝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11-25 07: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