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宫闱秘事
陆未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蓝书dalan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嘶——”盘腿而坐的元珩倒吸一口冷气。
“陛下,很疼么?”郑寒玉放下手中美人拳。
元珩从贵妃榻上起身,抬手揉了揉肩颈,“方才阿玉那一捶力度适宜,淤青散了,现下无甚感觉了。”
郑寒玉瞧着柔柔弱弱的,手劲倒是不小,方才那一捶差点儿将他捶下榻。
“陛下不疼了便好。”原本跪坐在元珩身后的郑寒玉闻言放下心来,亦步亦趋地跟着他到了书案旁,“陛下,今日我见了崔太妃,是否也该寻个时机去拜见温靖皇后?”
温靖皇后是英宗之妻,当年之事她定然知晓一二。
“阿玉嫌宫中烦闷了么?”元珩挑眉。
郑寒玉摇头,“有些事情想向温靖皇后求证。”药方之事牵扯到玉竹,在探查到真相之前,她并不欲告知第三人。
“何事?”
“永平朝宫闱之事。”
他二人立于书阁之前,元珩随手从架格中取出一本史书,信手翻开一页,眉眼间浮上散漫之色,“史书所载,大多是前人想令后人知晓之事,然而亦有无数内情湮没在这只言片语之中。”
“阿玉,若你得知了内情之后便再也走不出这皇宫,你也要去么?”元珩嗓音清冽,他盯着书页上的字句,若有所思。
郑寒玉微微一怔。是啊,她已是皇后,在这花团锦簇的紫宸殿坐享天下荣华即可,又何必追溯前尘往事呢?只是……
“陛下不是不知,我父亲因劝谏而死,文人墨客赞他以命谏天、血染紫宸,可……”郑寒玉垂下眼睫,“他其实死得很轻易,一杯鸩酒足以了结他性命。他或许死于前殿之上,或许就在这后殿之中。”
“我想知晓他是被迫饮鸩,还是自愿赴死,我想知晓他为何要一步一步走上这一条绝路,哪怕这一切的背后,不过是场荒诞闹剧,我亦想知晓,那些死去的人是为何而死。”
“逝者已矣,然生者可引以为戒。”郑寒玉抬眼,元珩的视线早已从书页中收回,他一直在静静看着她。
她与他,是一样的,他因腿伤躺在榻上无法行动之时,他在父亲灵前失声痛哭之时,他带兵进京闯入宣政殿之时,他所求的,不过是真相与公道而已。
然而,他知道了那个秘密,从此便再也离不开这皇宫。
“更何况,”郑寒玉出声打断了元珩的思绪,“陛下,我身为皇后,本就再也走不出这皇宫了。”
……
七日后,大慈恩寺后山。
温靖皇后与废帝所居殿宇名为宁安宫,隐于大慈恩寺后山一片郁郁葱葱之中。
郑寒玉提裙下了马车,元珩从车窗中递出一个木盒。“你将这个交与温靖皇后,她自会与你讲明一切。”
郑寒玉接过木盒,抬头望向那织花锦制的车帘,“陛下不同我一同去么?”
“刚登基时去过几回,温靖皇后总骂我,后来便能不去就不去。”不似他家阿玉,虽然有时心坏了点,但总体还是温柔的。
元珩的声音从车帘后传来,显得闷闷的,郑寒玉隔着帘子也能想见他耷拉的眉眼,不禁掩唇轻笑,忽地想起一事,她怎么记得温靖皇后,高氏晏舒是个极温柔的性子?
宁安宫戒备森严,每十步便有一个侍卫值守,另有三队禁军负责山间巡视,郑寒玉跨过正门,负责护卫她安全的慕荷紧随其后。
殿前院落整洁有致,石砖平整未生青苔,想来有人负责每日洒扫,殿前还有一株五人合抱的紫薇树,将小半个院落护在树荫之下。
一名年长些的女使带着一群上至七八岁、下至两三岁的小女使在院中西北角摘花,瞧着竟有些温馨。
另有一名身量高挑的女使敛容向她行礼,将她引至殿前。
“殿中仅有高娘子一人。”那女使垂目道,郑寒玉颔首,将慕荷留在了殿外。
宁安宫正殿内饰大气古朴,并无奢华饰物,但一应起居用品俱全。
温靖皇后高晏舒身着墨绿长裙,坐于月牙凳上,专心致志绣着一幅寒梅图。
待郑寒玉走近,才发觉那绣棚上的梅花是一滴滴血痕。
郑寒玉在她几步之外屈身行礼,“见过温靖皇后。”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国医》《惶惶》《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轮回乐园》【都来读小说】《逢君》《长生家族:从开枝散叶开始》【知乎小说网】《公路求生,神级宝箱开局》《穿书后成了狼孩》
《守寡第三年我做了皇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蓝书只为原作者陆未已的小说《守寡第三年我做了皇后》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陆未已并收藏《守寡第三年我做了皇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