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蓝书【dalanshu.cc】第一时间更新《大明王朝妙锦传》最新章节。
书接上回。
话说朱元璋与马皇后二人正欲用膳之时,忽有小太监进门来报说“省躬殿死了人”。朱元璋一时性急,竟一脚踢翻铜盆。
此时,只见他揪起小太监衣襟吼道:“可是碽妃殁了(1)?快说!”
小太监被这一吼,顿时惊作鸠语:“不……不是的皇上……”
听这一说,朱元璋那颗顿悬之心渐渐着了地,额头与双手绷起的血管也松弛了下来。
只听那小太监继续说道:“说是那殿里的宫婢云雀下晚私论碽妃之事恰被您撞见,因后怕罪连满门而悬了那殿中挂画的绳索自缢了……”
朱元璋再次紧皱眉头,生生将那小太监了个趔趄。而此时,马皇后早已随朱福出了阁门。
此状,致使前来送膳的宫婢个个噤若寒蝉,朱元璋指向阁门咆哮:“滚出去!”
众宫婢见状,溜的溜,爬的爬,顷刻间,暖阁中仅存朱元璋孤家寡人,旋足之间竟将那满腔余火全都发泄在脚边的铜盆上。但见他横脚一扫,那铜盆便飞转而去,兜转半周,撞向了暖阁门槛。
他仰面叹息之时,但见隔着门槛,有人伸手将那铜盆拾起,轻手之间未出半点动静。
“庆童……”朱元璋头也不回地唤问。
他猜得没错,那人正是庆童。他闻唤躬身迈进阁门,一手拎着盆沿,两眼盯着朱元璋的赤脚,回应道:“皇上……”
“有事快说。”
庆童轻脚绕至暖炕前,放下铜盆,捧起炕下那双鞋子,转身半跪在朱元璋膝前,抬起那只泛红的脚,让朱元璋将手搭于其肩头,似是对待孩子一般,将那鞋子为他穿在脚上。其间,一直埋头缓言:“北平来了线报。”
朱元璋听闻,盯向庆童的后脑勺沉声询问:“是何情况?”
庆童为其在其靴筒掖了裤角,又扯了袖子拭了靴上的半点浮尘道:“老奴未敢过问,毛骧已在殿外候禀。”
朱元璋闻声,朝殿外高声唤了毛骧。待其进了暖阁,那庆童则回身拾了铜盆欠身出了阁门。然其行进中看似不动声色,可那耳朵却暗中拿着动静。
那毛骧进门便拜。朱元璋皱起眉头,催促道:“快说,那线报是何人来的?”
毛骧回道:“乃是属下暗插于中军帐下的走卒蒋瓛(2)所报。”
朱元璋举步之间,一番深揣缓问:“如此说来,那线报可是事关徐达?”
“正是。”
“哦?”朱元璋于暖炕上落了座,“细细说与朕听。”
毛骧毕恭毕敬,拱手道来:“是。据蒋瓛查证,诚意伯临终前与魏国公曾有暗通之嫌。”
朱元璋眉头再锁,“诚意伯?你是说刘伯温?”
“正是。”
“荒谬!那刘伯温与徐达皆是忠信之人,岂会有悖主之心?再说,十年前刘伯温就早已告老还乡,如今也己过世七载有余,若有暗通,如何对证?”
“据蒋瓛获悉,十年前,诚意伯曾差家丁暗中捎与魏国公一样物件儿,并夹带书信一封。”
“是何物?”
“六甲天书。”
“六甲天书?”朱元璋大惊,问道,“刘伯温去世之前早已将此书献与了朕,又怎会暗中再送徐达?莫非是抄本?”
“皇上有所不知,那天书实分上下两卷。当年诚意伯献与皇上的便是那上卷,所述均为祈天咒语,求神符裱之术——而那下卷记述的乃是奇门遁甲,排兵布阵之法。”
朱元璋听闻,一声冷笑,骂道:“刘伯温这个老滑头,临了竟跟朕玩起了那套‘王允嫁女’的路数!”这‘王允嫁女’一说并不生疏。说的正是东汉末年,大司徒兼尚书令王允将义女刁婵“明许董卓暗许吕布”之说。此时,但听朱元璋问道:“那蒋瓛如何得知此事?”
“前些时日,魏国公曾寻来刘伯温之子刘璟,询问当年所送之物详情,恰被蒋瓛暗中听闻。”
朱元璋顿时起疑,问道:“如此说来,那六甲天书与刘伯温的信笺并未到徐达之手?”
“正是。”
“那这两件东西现在何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