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话说燕王妃出了坤宁门,匆匆离去。跪于丹墀下的孙氏分明窥见她连连拭泪,竟不曾瞧她一眼。
加之朱福离去间,伺机回头朝其暗投一眼莫名之色,令其原本惊悬之心,更添万分惶恐。
此时,虽是头顶骄阳似火,然其周身却挥之不去那般彻骨之寒。这般苦跪半晌,孙氏渐感天旋地转,神魂离舍。迷迷糊糊之中,竟听闻有人唤她“姐姐”。抬头望去,只见一仙子打坤宁门内飘然而来,周遭里香魂飘落,香风袭人。
孙氏不瞧则罢,细瞧而去,当即讶然失色——那仙子正是已故之人贾氏。
青天白日,得见那般容颜,孙氏顿觉万般惊悚。慌乱中,欲起身逃离,却似被施了定身法,身不能动,口不能言,只留得耳目尚算聪明。
却说那贾氏近身咫尺,泪眸含笑。缓缓绕着她,悠悠诵来一词,书者题作《阶下求》。
词中道:
『众生初世本无求,却把经年蓄成愁。才量身首长七尺,又怕人前矮一头。昔时贫贱羡公卿,今朝富贵赖王侯。为争高处待时飞,落得闲来不自由。
紧图谋,勤叩头,苦口谢恩义,鄙心记恨仇。可笑官家堂上妇、他人门前阶下囚。阶下求,阶下求,伏首作清流,转头真下流!』
词中字字直抵孙氏心窝,句句直戳这妇人命门。
诗文尾声时,又见贾氏朝她投来轻视一笑,随即化作漫天香魂朵,随风而去。
此刻,孙氏脑海之中竟渐渐幻生出种种悲惨之象。当中不乏燕王妃生母张氏口鼻泣血,朝其探手的恨态;谢姨娘周身血肉模糊,蓬头垢面的惨相;婢女洪嫣浮尸湖畔,仰面泣泪的悲状……还有自家身子被缚于刑柱之上,千刀万剐的苦相。
“孙夫人,孙夫人……?”
这一唤,顿使她醒过神来。矇眬中,竟见朱福立于丹墀上头朝她投来一脸似笑非笑之态。于是她慌忙抬袖匆匆拭去额上冷汗,力收心神,回道:“哦……妾身在。”
“我说您这是搁这儿愣得哪门子神儿呐?”
孙氏满目慌张,回说:“没事……”
朱福盯其眉眼问道:“当真无事?”
孙氏苦笑:“无事。”
“既然无事,就委屈您耐住性子,好生候着吧。”
孙氏听闻,忙问:“敢问公公,娘娘几时召见?”
朱福反问:“这个本监如何得知?娘娘她忙得很,夫人今日又是这压轴之人,恐是还得多候些时候也未可知。”他话音落时,抬手朝不远处指去,“那位主子过后,就轮到您了。”
顺着朱福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巷道上又一妃嫔缓缓行来,后头紧随两位宫婢,一人手提食盒,一人为她撑着一把腊梅探春遮阳伞。
孙氏细瞧时,朱福已稳稳迎上前去,并朝其问安道:“给太子妃请安。”
没错,来者正是太子朱标之妻——吕嫦安。
“内侍切莫多礼。”观闻起来,吕嫦安仪态颇为温婉近人。
这一切,孙氏尽收耳目。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