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家的寿宴就在将甄英莲送去姑苏的次日,赵敏带着肖归和黛玉乘车往甄家去时,时辰仍然不算早,这样的场合,她向来没有早到的习惯。更何况今日的甄家只会比她以往参加的宴席更为热闹,且又人员混杂。
毕竟,原本甄家在金陵就盘桓数十年,根基颇深,而这次甄老太太的寿宴前一日,更是接到了京城的消息,大皇子被册封为晋郡王,虽然他早已年过三十,并不年轻,册封的又只是郡王,但在本朝却已是极大的恩宠。因为依着大商的传统,历来只有新皇登基时,由新皇为其兄弟再行册封,也是彰显皇家亲情之举,极少有在新君为立时便行册封之事。
若说从前出现过的几位被提前册封的王爷,也多是有些特殊缘由的,或是年少夭折、死后追封,或是功劳极重之人,但大皇子显然并不是其中任何一种,只是年初之时被突然提起,皇帝给出的理由也只是长子年高,却仍未有封号,多有不妥的说法。
这样的说法,虽然也算与实情相合,但到底不大能服众
,自然也就难免引人遐思,以至于虽然皇帝又任命了一位太子少师进了吏部,来平衡两方势力,却仍物议沸腾,让人心中揣测不安。
这样的情势,也自然让大皇子的母族甄老太太的寿宴宾客盈门。
赵敏母女同肖归在二门前分开,随着引路的丫鬟往院内走,远远地就看见了一个衣着打扮艳丽的少妇来往迎客,脚下忙忙地转着,面上却不见丝毫不耐,扯着一个极其标准的笑周旋于众人之间。
“林夫人来了。”
因着赵敏与黛玉到得时间不早了,此时的客人多是坐于席间,所以他们刚进院子,便见那妇人走了过来问好。
“夫人快请进罢,刚刚家婆母还念着夫人呢,可巧就来了。”
赵敏听她言语,看了看她的打扮,便猜着这事甄玮的媳妇,史夫人表妹的次女,其父姓童,如今正在平安州任职,故而便笑着点点头。
童氏也不多言,只笑着带赵敏母女向里去,又对着黛玉道:“这就是林家妹子罢,可真是好标志模样,说来,今儿除了家里几个妹妹,倒也来了几个女儿家,正和林家妹子年纪相仿,只是他们并没在这席间坐着。说来也是我们家老太太疼惜女儿,不愿意让他们在这里拘束着,故而在后院给他们设了一个小席面,也搭了一个小戏台子,夫人若是不介意,一会子我让我那丫鬟带林妹妹去后院逛逛,姊妹间玩笑着,倒是比这里松快。”
赵敏轻揉了揉黛玉的头,道:“如此也好。”
她这两日看黛玉因着甄英莲有些闷闷不乐的模样,倒是也思量过,想着她这些年因为家里的缘故,也没和几个同龄的女孩子结交过,到底孤单,这次遇到了甄英莲,想是有些合了眼缘,又喜她的心性,见她这个遭遇,所以心中有些不舍,若是今日出来,多识得些人,也好让她心里舒服些。
却说,黛玉随着赵敏先同席面上一些长辈行过礼后,便就只带着白鹭几个丫鬟随着甄家人往后院去。
今日甄家的官客均被安排在了外院的同庆堂,也是历来甄家待客的地方,肖归就是独自去了那里。赵敏等人却是在内院的主院同喜堂,而黛玉所去之地,却是要更深入甄家的内宅。
她随着引路的丫鬟穿过了一个小花园子,又弯弯绕绕地走了约一盏茶的时间,到一个月洞门前,还未及进去,就听得里面传来了几个姑娘的笑声。
“林姑娘,就是这里了。”
被童氏指派来的丫鬟显见着也听到了里面的动静,笑着将黛玉往里引,里面却也是个小院子,虽摆了个戏台,却还未曾开始唱戏,只有十几个与黛玉年岁相仿的女孩儿,或两人围在一处下棋,或三四人在投壶,或是随便倚在一处说话,无一处不欢乐。
那丫鬟见状,看了看,便挑了一处,欲将黛玉往引去,只才走了两步,便见着一个姑娘自走了过来,身形不若黛玉般纤细,神色随和,衣着淡雅,倒像是识得黛玉,但却又不大确认识得,走了过来,看着她,笑问道:“可是林妹妹?”
黛玉见她如此,倒是有些疑惑,她在此处并无熟识,也不知她如何识得自己,便只好点点头,道:“正是,不知姐姐是?”
那姑娘见她点头,先是一笑,而后又对着那丫鬟道:“我带着林妹妹认认人便是,若水姐姐今儿怕是事多,且先忙去罢。”
随后,她一面带着黛玉往内里走,一面又道:“妹妹可能不认识我,说来,我与林妹妹倒是有些亲缘关系。”
“哦?”黛玉听她此言,心里却也在盘算着,只一时却没个头绪。林家虽然人丁稀薄,但与贾家沾亲带故之人却并不少,若算起来,史夫人所出的甄家二姑娘也算是她的表姐,但只看着跟前这位姑娘同那丫鬟说话的模样,便可知并不是此人。
但若是其他的……她心中闪过一个念头,却又觉得不大像,今日,她在外面并未看到薛姨妈在这里,而且,据她所知,今日甄家邀请的均是官家内眷,薛家应当不在邀请之列才是。
“我本家姓薛,母亲正是姑娘舅母的妹妹,可不是亲戚?”她说着,又笑道:“今儿我也是随着大舅母来的,在甄家也不算熟悉,只是比妹妹早来了些时辰罢了,倒是正可和林妹妹做个伴。”
黛玉听闻薛家二字,便先在心中深吸了一口气,但面上却只是如常,笑道:“原来是薛家姐姐,倒是我眼拙了。”
“林妹妹何错之有,咱们此前从未见过,便是认不出来也是应当的,我也不过是前日里听母亲回来提起过妹妹,我听她说着见到妹妹的情形,满嘴里只是夸赞,便也细想着妹妹姿容,倒是在心里有了个影,谁知今儿妹妹一来,倒是真让我认出来了。”
黛玉虽然因为薛蟠和薛姨妈的做法,对薛家并无甚好印象,但见薛宝钗今日言语随和,行动皆成气度,却是与其兄不同,如此,便不好过分冷落了,也只好任由她拉着自己的手说话。只是她今日过来,到底还未和其他人打过招呼,便笑道:“我才来,许多人都不熟悉,倒是也该和主家相认一番才是正理,且容我一会儿再同薛姐姐说话可好?”
“正该如此。”宝钗虽然如此说,但却并未松手,只是带她向那两个下棋之人走去,且又问道:“还不知妹妹名讳?”
“学名林晏。”
“不知是哪个字?”
黛玉笑道:“晏然自得之‘晏’。”
“果然是好名字。”
“不知姐姐闺名可方便告知?”
宝钗自然点头,又在她手上,将名字写出。
而后,两人一时间又无话说,正觉尴尬之际,可巧也到了棋桌之前。黛玉本不想着打扰这下棋的二人,只是才走过来,就见一个姑娘抬头,看了看自己,神情不算友善,而后又问道:“你就是林家的女儿?”
“正是。”黛玉点头应了,那人却又没了话,似是不欲再理会黛玉一般,倒是她对面所坐之人,向黛玉欠了个身,神色倒是有些歉意。
黛玉亦向那人点了点头,但到底没再在此处停留。她长到长到如今将十岁,从未被人这般冷眼过,即便揣测着那人应就是甄家的女儿,却也不愿迁就,只是也不欲与她纠结此事,故而并不再理她,亦没了再与主人家相认的念头,转身便往别处走。
这个院子里挖了一个小池塘,她进来时便瞧见了,整个院子中,就只有那里还算清净,只有一个姑娘在那儿掷石子玩。
“林妹妹。”
黛玉回头,却见薛宝钗几步走了过来,将她又拉到一旁,悄声道:“刚才那位是甄贵妃嫡亲弟弟甄二老爷唯一的嫡女,名叫甄雨桐,在甄家排行第三。她的父亲,甄二老爷比贵妃娘娘小了近十岁,在娘娘进宫前,都是由娘娘教导的,姐弟两个感情极好。也是因此,她对也十分看重这位甄三姑娘,常常派人赏赐东西下来,只是三姑娘年纪小,性子却是难免有些娇蛮,却也不失可爱,只她年纪小,恐是要人多担待些了。”
“嗯,我知道了,多谢姐姐告知。”
黛玉看向宝钗微微一笑,却仍不改方向。只在心里又回想了下甄家的这些亲戚纠葛,倒是记得赵敏曾说过,甄应嘉只是甄贵妃的堂弟,两人虽然同属甄家,却并非一支,只是如今甄家能顶立门户的只有甄应嘉一人,所以才格外得甄贵妃与大皇子倚重而已。
但是这却不与她相关,即便是她得甄贵妃看中又与自己有何相关。
宝钗见她如此,便也不再多言,只放她离去,又自去与旁人说话。
却说,黛玉行至池塘前,几步上了石阶,看了看站得比她更靠近池塘边缘的人,没再开口,只是看着水中的鱼来了兴致,向白鹭伸了伸手,让她将荷包递给自己,又将里面藏着的鸟食倒了些出来,微微仍进去了一些。
虽然鸟与鱼的食物两者并不完全相通,但是林家为小主子准备的东西用料十分干净,倒也对鱼无碍,这几条鱼抢得也欢快。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大蓝书【dalanshu.cc】第一时间更新《红楼之赵敏魂穿贾敏》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