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 (第1/2页)

大元王朝 王新龙 加书签

蒙宋灭金西夏的灭亡,解除了蒙古的西顾之忧,而金朝则失去了犄角之助。窝阔台(元太宗)成为大汗后,他在三年内(公元1230年—公元1233年)进一步缩小了包围圈,并积极与南宋取得联系,制定出联宋灭金的军事计划。公元1232年,蒙古派使者前往南宋谈判,应允灭金之后,以河南之地划归于宋。

公元1233年,蒙古包围了金的南京(开封)。金末代皇帝哀宗完颜守绪,逃往归德,南京旋降于蒙古。完颜守绪又逃至蔡州(河南汝南)。蒙古都元帅塔察儿再派使者至南宋襄阳,约攻蔡州。“冬十月,南宋孟珙、江海率师二万,运米三十万石,赴蒙古之约”。蒙古军与南宋会师蔡州。次年正月,宋军先破蔡州南门,然后招蒙古军入城。完颜守绪自杀。金朝在北方统治前后约120年,至此结束。

拔都西征公元1234年金亡之后,次年窝阔台在和林召开忽里勒台(大会议),决议远征欧洲。当时除了在经济上企图掠夺外,也希望通过西征来缓和内部权力之争的矛盾。第二次西征的统帅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术赤之子拔都。

在公元1236年至公元1241年间,拔都统帅蒙古军渡过札牙黑河(今乌拉尔河),在亦的勒河(今伏尔加河)中游击溃不里阿耳部(今保加利亚),主力继续西进,占领了钦察以及从宽田吉思海、亚速海直到斡罗思东南的广大领土,又分兵进入孛烈儿(今波兰)和马扎儿(今匈牙利)等地。在今捷克一带遇到顽强的抵抗,拔都西进受阻。

适逢公元1242年四月窝阔台汗的讣报到达蒙古军营,大军便乘机回师。拔都则领本部留在钦察草原,建立了钦察汗国。俄罗斯编年史称钦察汗国为金帐汗国,这个名称在文献里一直沿用下来。

旭烈兀西征公元1246年春,窝阔台之子贵由被立为大汗。贵由继汗位不到三年就死了,拖雷之子蒙哥即位。蒙哥决定由四弟忽必烈总管漠南,另外又派遣其六弟旭烈兀向西方进军。从公元1252年至公元1259年间的第三次西征,其目的是征服波斯(今伊朗)。

公元1256年,旭烈兀灭亡了木剌夷国。接着,又攻下阿拔斯哈里发的报达国(今巴格达)。公元1259年,进军苫国(今叙利亚)京城大马司(今大马士革)。算端(今译苏丹,回教国君主)纳昔儿弃城逃走。但在密昔儿(今埃及)援军的反攻下,蒙古军又退出苫国境。旭烈兀留居帖必力思,建立了伊利汗国。

四大汗国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国家,经过三次西征,在兀鲁思的基础上,形成了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利汗国。四大汗国的汗,本是中央分封出去的四个最高军政首领,与中央保持有藩属关系,直接向大汗负责。

后来,蒙古各统治集团为争夺大汗权位,彼此间矛盾激化,加上各汗国间缺乏必要和有力的经济联系,因而使大蒙古国这个复杂的政治混合体日趋瓦解。其中,钦察汗国和伊利汗国走上各自独立发展的道路。而窝阔台汗国由于窝阔台(太宗)和他儿子贵由(定宗)相继被选为大汗,其领地一直归中央管辖,实际上没有形成单独的汗国。吾国撒野合里耶律楚材以长胡子出名,史称他“美髯宏声”,当年成吉思汗亲切地称呼他“吾国撒合里”。

佛门英才耶律楚材(公元1119—公元1244年),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因住在泉山一带,所以又称泉居士,契丹人。耶律楚材本是契丹贵族后裔,曾为金国官吏,后来降蒙为臣,在元太宗窝阔台当政时期,大展宏图,尽其才智于国家大事,被窝阔台封为中书令,成为蒙古国的治国良臣,一代开国名相。耶律楚材是如何从一名金国降吏一跃而为开国名相的呢?

公元1189年,金国尚书左丞耶律履于花甲之年得子,异之。耶律履颇通占卜之术,他给儿子相面说:“吾年六十而得此子,他日必成伟器,只是当为异国用。”

遂引《左传》之“楚虽有材,晋实用之”的历史典故,为其取名为耶律楚材,字晋卿。耶律楚材长到3岁,耶律履去世,由母亲杨夫人抚养成人。耶律楚材自幼聪颖好学,至17岁博览群书,无书不读,“为文有者气”。耶律楚材最通经史,于天文、地理、医卜、律历、释老、术数之类均有相当造诣。

公元1206年,耶律楚材“中科甲”,年仅17岁;24岁授开州同知;25岁拔为尚书省左右司员外郎。因见金章宗无能南逃,又目睹连年战乱,于是皈依佛教,拜万松老人为师,自称湛然居士,法号从源。焚膏继晷,几近3年。耶律楚材虽然身在佛门,“以佛治心”,却心系朝野,希望“以儒治国”,大展雄心。所以他这个彻底汉化了的崇佛尊儒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并未真心入佛教。

第十三章

入仕蒙古公元1215年,蒙军攻占中都。耶律楚材自此降蒙。成吉思汗听说他有才智,能占卜,命其觐见。成吉思汗知道了耶律楚材原来是被金国灭掉的辽朝东丹王突厥的八世孙,便对他说:“辽金世仇,今吾以替汝报耶?”

耶律楚材回答道:“臣父祖以来皆尝北面事金,既为臣子,岂敢复怀贰心,仇君父耶?”

成吉思汗素喜忠义之士,见耶律楚材言语之中仍忠于故主,不禁心中喜欢,命“处之左右,以备咨访”,又见耶律楚材丰姿长髯,遂亲切称其为“长髯公”,而不直呼其名。

古代山水画鉴赏其实耶律楚材并未受到成吉思汗多大的重视,只是因他善占卜、懂术数,才受到礼遇。成吉思汗起初用一批畏兀儿人观测天象。有一次他们预测说今年五月十五日要有月食,耶律楚材却说月食将发生于明年十月十五,结果耶律楚材胜。成吉思汗更加佩服耶律楚材的占卜,说:“汝于天上事尚无不知,况人间事乎!”

尽管如此,耶律楚材仍得不到成吉思汗的重用,只能继续充当神职人员。

有一个名叫常八斤的西夏人,因善造弓矢得宠于崇尚武力的成吉思汗,他很看不起耶律楚材等一批手无束鸡之力的儒生。有一次他对成吉思汗说道:“国家方用武,耶律儒者何用?”

耶律楚材立即针锋相对地回击:“自古可以马上得天下,却不可以马上治天下。冶弓尚需用尔等弓匠,为天下者岂可不用治天下匠耶?”

成吉思汗“闻之甚善,日见亲用”。成吉思汗病危,召窝阔台说:“此人天赐吾家,尔后军国庶政,当悉委之。”

渐成大器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与拖雷开始暗中争夺汗位。由谁来做大汗将会直接影响到蒙古国的稳定和以后的发展方向。耶律楚材希望选择一个有政治才能的人来当大汗,而窝阔台见识颖敏,意志坚定,是理想的人选。拖雷跟成吉思汗一样,崇尚武力,不喜儒生。因此在选汗大会上,耶律楚材没有倒向占多数的拖雷一边,而是以成吉思汗遗诏有命为依据,督促拖雷“早定宗社大计”,从而使拖雷打消了故意拖延选汗日期的打算,使窝阔台终于登上大汗宝座。耶律楚材因此功,被太宗誉为“社稷臣”得到信任和重用。

蒙古立国未久,又连年征战,国库急需补充。而蒙古人只知掳掠,不懂休养生息,给中原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耶律楚材设十路征收课税所,起用著名儒生20余人,使税收工取得较好的成绩,上缴白银50万两,金帛、粮食等财货无数。太宗奇之,于是在中央设中书省“即日拜中书令”,将更多的权力交给了耶律楚材,并规定“事无巨细,皆先白之”。至此,耶律楚材才由掌管文书、占卜者的必阉赤变成了蒙古大汗的亲臣、重臣,成为权重一时的国相。

治国良臣耶律楚材当上中书令之后,励精图治,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方面推行封建化政策,将儒家治国思想运用于实践当中,从而使蒙古帝国接纳了中原封建文化的洗礼,绕过了游牧民族的历史暗礁,大大促进了蒙古国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化。为此,耶律楚材进行了提拔重用儒臣,施行军政分立,加强中央集权等一系列措施,并反对屠杀,对统治区的人民实行汉族编产制度等,对蒙古国的巩固与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耶律楚材耶律楚材做出这些丰功伟绩的背后,是说不完的艰辛与艰难。当时“国家承大乱之后,天纲绝,地轴折,人理灭,天下一片混乱。而朝堂之上,诸国人皆有,其言语不通,意见及思想也各不相同,楚材‘以一书生孤立于庙堂之上,而欲行其学,戛戛乎其难哉!’”但就是在这种环境中,耶律楚材以己主力“草创万有,权兴百度,兴礼乐于板荡之际,拯诗书于煨烬之余。黼黼皇奠猷,经纬政体,变干戈而俎豆,易荒服而衣冠”,使得国有制,法有度,礼乐兴,社会初步安定下来。

蒙古国之所以没有骤兴骤亡,与耶律楚材开国创制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耶律楚材“以唐虞吾君为远图,以成康吾君为己任”,“尽弥沦之术,人酬酢之汁”,终于使成吉思汗千辛万苦打下的江山巩固下来,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耶律楚材为一代开国名相,功不可湮。

孔门弟子耶律楚材特别提倡尊孔兴儒,因为统治者对儒学的赞同与否其实就是是否实行封建政策的分水岭。为此,耶律楚材举孔子五十一代孙孔元措为衍圣公,建庙立林。并召名儒进宫讲经,传授蒙古贵族子弟以圣人之道。在他的努力和支持下,各地陆续兴办起了庙学,以致各地儒生群起响应,“四海钦风”,读书之声响彻大江南北。

耶律楚材上奏元太宗说:“制器者必用良弓,守成者必用儒臣。”

太宗于是答应“可官其人”。第二年大会科试,虽“被俘为奴者,亦令就试。”

这次考试“得士4300人,免为奴者四之一。”

在这批人中,出现了大批杰出人才。只可惜这种考试举行了一次,并未形成制度。耶律楚材还十分注意搜索、保存儒家经典,在征伐战争中,“诸将争取子女帛,耶律楚材独收遗书及大黄药材。”

许多史书皆因耶律楚材的保存才得以留传下来,元朝修《辽史》就是以他保存的《辽实录》为资料的。耶律楚材平时爱吟诗,曾留《湛然居士集》、《西游录》等传世,堪称一代奇才。

贤相辞世耶律楚材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成吉思汗攻打西夏时,将领们纷纷抢夺金财宝,他却收集、保存了许多文集和大量的药材。后来军中疫病流行,这些药材救活了好几万人。公元1227年,他奉命到燕京整顿秩序。当时京畿之内,许多权势人家的子弟,一到黄昏就驾着牛车出来结伙抢劫、行凶杀人。耶律楚材不畏强暴,不为利害所动,秉公而断,公开斩首16名这类罪犯,为社会除了大害。公元1244年,享年55岁的耶律楚材仙逝,他病死后,有人诬陷他藏有私囊,检查以后,发现除了琴棋书画金石遗文之外,别无所有,足见他的清廉。遵其遗命,将其葬于燕京泉山下翁山泊之滨(今北京颐和园内昆明湖畔)。明代墓被盗,及清乾隆帝下令在原址重建祠宇,以弘扬“褒贤劝忠之道”。并在其碑文上写下了《耶律楚材墓诗及序》,其诗为:“曜质潜灵总幼观,所嘉忠赤一心惮。无和幸免称冥漠,有墓还同封比干。”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大元王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蓝书只为原作者王新龙的小说《大元王朝》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王新龙并收藏《大元王朝》最新章节。
将军的小公主
将军的小公主

宴国皇家子嗣单薄,皇帝膝下目前只有一位长公主赵安玥。赵安玥受尽宠爱,顺风顺水的长到十五岁,正值及笄前后,大宴和大祁迎来战事,大宴连连败退,无奈投降。最终割三城,并忍痛将唯一的公主嫁给大祁将军顾淮景。*成婚当日,顾淮景回到洞房中,看到的就是一地狼藉。小公主身穿红嫁衣,站在洞房中,抬起下巴,朝他哼了一声“这个房间以后就是我的了,这里不欢迎你。”他笑了笑。*又横又怂不作死就不会死但明知会死还是要作死的小

插柳成荫 连载 90万字

绍宋
绍宋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

榴弹怕水 连载 417万字

太子妃养成手册
太子妃养成手册

晋江vip2017-10-27完结总书评数155当前被收藏数1453傅采蘩家遇不幸,被淑妃娘娘接入宫中。本想好好养大,给一岁的小儿子做媳妇,哪料到长大后却被大儿子给截了胡。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太子哥哥欺负我。当日,太子被揍。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公主姐姐抢走了我的漂亮裙子。当日,公主被揍。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先生布置的功课好难。赵恪嗯,那三哥哥帮你写。没有什么是三哥哥搞不定的,除了一个太子之位。直到有一天

柳绪琬 连载 32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东辰缘修 连载 399万字

黜龙
黜龙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榴弹怕水 连载 497万字

大元王朝(出书版)
大元王朝(出书版)

内容提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兴会飙举于大漠草原的蒙古贵族,凭借着金戈铁马,以气吞万里如虎之势,成为第一个人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在广袤的东亚大地上演绎出了一幕波澜壮阔的历史剧,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进程,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蒙古统治者通过不断征战,统治了欧、亚广大地区。他们在中亚先后建立了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利汗国。这些汗国名义上为大汗的藩国,实际上拥有独立地位

王新龙 历史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蓝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3-11-23 08: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