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大蓝书】地址:dalanshu.cc
傍晚时分,皇帝带着丽妃赶在开宴席前,先来安抚妙瑛。皇帝挽着妙瑛的手,心疼道,“小瑛何曾受过这样的罪,那匹马逃到了御前,赵旭一眼便认出是你的坐骑,这才晓得你出事了。那马敢把你摔下来,背主脱逃,朕已命人将它杀了,回头再找好的给你。”
妙瑛略有些不忍道,“怪可惜的,原是匹好马。父皇别生气,到底是畜生,没见过这阵仗,别说它了,连人都是怕的。女儿带了那么多侍卫,最后救下我的还不是诚义和又陵两个。”
皇帝看向一旁侍立的杨慕和谢又陵,颌首道,“幸而他们在你身边,他二人救主有功,朕该好好赏他们。”
说着又含笑问他二人想要什么赏赐之物。
杨慕躬身回道,“当时事发突然,臣离得最近,算是举手之劳,不敢向皇上索要赏赐。”
谢又陵亦恭谨道,“公主是臣的主子,臣未能护公主周全,已是有罪,岂敢忝称有功,请皇上降旨治臣之罪,切勿再提赏赐之事。”
皇帝闻言,指着他二人对妙瑛笑道,“难得这两个人倒不居功,看来要赏什么还得小瑛说了算。”
丽妃也笑道,“他二人是真心实意待小瑛好,妾也为小瑛高兴,都尉倒罢了,好歹是自己的媳妇儿,又陵这孩子难得,聪明忠心,妾冷眼瞧了这些年,这些个皇子公主身边的人都算上,也没有他这样得力又讨主子眼缘的,皇上很该好好提拔他才是。”
皇帝点头含笑道,“当日赵旭选他服侍妙瑛,选的不错。”
他凝目看向谢又陵,问道,“朕偶然听说,小瑛常向你讨教功课上的事,有些文章还是你捉刀代笔的,可有这样的事啊?”
谢又陵一愣,这些小事如何会传到皇帝耳朵里的,他下意识的看向妙瑛,见她面带笑意,冲自己颌首示意,便知这话是她自己告诉皇帝的,心中一暖,欠身道,“早前公主课业繁重时,臣偶尔代笔过,后来公主的文章越做越好,臣自觉及不上,也不敢再做了。此事是臣僭越,请皇上责罚臣,千万勿怪公主。”
皇帝笑道,“朕没有怪你的意思,你的文章朕看过了,写的不错,立意好,文字也透着灵气,是个可塑之才,只做个祗应人可惜了。朕调你回司礼监,做个秉笔,先跟着赵旭学些批红,你可愿意?”
这是天大的喜事,司礼监秉笔是两京大内十万宦官中的第二把交椅,多少内臣做梦都想要的位置,谢又陵听了这话,却是连汗都下来了,心跳的失常,当即跪倒,叩首道,“臣谢皇上天恩。臣斗胆,想求皇上将臣留在公主身边。臣此生只想尽心照料公主,能陪伴在公主身边,于臣而言,已是于愿足以。”
他的头触在冰凉的金砖上,身上一阵阵发冷,也不知这几句不识抬举的话会不会惹来皇帝的不悦,可他想象不出,若是离了妙瑛,从今往后再难有机会见到杨慕,唯有逢年过节时隔着人山人海,在宴席的一隅默默寻着他的身影,那时,自己只能躲在阴影里,望着那人,望着那一颦一笑,却飘渺辽远,如同隔了苍茫的烟水。
谢又陵不敢想,那样的生活还有什么意趣,别说是司礼监秉笔,就是皇帝此刻升他做司礼监掌印,也不能令他感到丝毫雀跃。
妙瑛听他这样说,愈发的不舍,打个圆场道,“父皇这是来安抚我的?怎么还和我抢起人了,女儿难得有个贴心的人服侍,您也舍得夺去不成?宫里头最不缺聪明的内臣,您上哪儿寻不来啊。您要是真疼我,就让又陵长长久久的跟着我,日后我那公主府上还缺个通文墨的长史呢,父皇不如今儿就赏了又陵罢,这个位置他做最是合适。”
丽妃也笑道,“是了,公主府长史是得找个稳重能干的,虽说这位置不干内臣的事,但为着他们这样好的主仆情义,皇上开个特例也没什么,他们自幼在一处长大,情分既好,又有默契,皇上就答允了罢。”
皇帝哈哈一笑道,“罢了,既如此,朕也无谓恶人,拆散你们主仆。长史之位,朕考虑考虑,若是届时没有合适的人选,便定了这孩子。”
又吩咐谢又陵道,“你起来罢,好好服侍公主,日后朕必不亏待你。”
谢又陵松了一口气,拜谢了皇帝,这才站起身来。皇帝又细问了妙瑛当时遇险的情形,扭头对赵旭道,“这些人太不经心了,此次行猎,朕都交给傅斌总理一应事务,他勘察不严,放进这样的猛兽,朕要好好问问他。”
正说着,内侍进来回禀,兵部尚书傅斌为公主遇险惶恐不已,正在殿外脱冠长跪请罪。皇帝轻哼了一声道,“出了事情,便是弥补也无济于事,他喜欢这样做,就由他跪去,朕此刻没空见他。”
妙瑛与丽妃对视一眼,道,“父皇别生气,傅大人年纪也不小了,跪久了身子撑不住,权且看在他素日都还用心的份上,赦了他一回罢。女儿觉得这毕竟只是意外,再有底下人一时不察也是有的,不该全怪傅大人。”
皇帝摇头道,“小瑛不懂,底下人都是看着上头人如何行事,所谓上行下效,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只怕他自己觉得办事办老了,不上心才是真的。朕给的差事,他都敢出纰漏,幸而朕今日不在场,若是连朕也伤了,看他有几个脸还好意思来长跪,惺惺态。朕没有彻查此事,已是给他傅家留面子了。”
妙瑛思量这话,撇嘴道,“话是这样说,女儿总觉得不好太苛责傅斌。父皇要是彻查,不知道要牵扯出多少相干的人,到时候台谏明里暗里又该说您是为了我才兴师动众,我又该被他们编排成那惹事的帝女了。您就当给我省点麻烦,从轻处罚,把这事混过去算了。”
这话说得皇帝笑了一笑,半晌略略点头道,“小瑛很会替人求情,知道父皇最在意什么,可是父皇要做的事,台谏也是拦不住,日后你自然会知道。今日的事,父皇知道是意外,不会罚得太过,小瑛大可安心。”
皇帝又和妙瑛说了会儿话,外头就有内侍来催,宴席已开,恭请皇上起驾,皇帝这才殷殷嘱咐了几句,又怕妙瑛闷着,特留下杨慕在此陪她闲话,之后才带着丽妃等人往前头大殿去了。
妙瑛热闹惯了,今番因受了惊吓不能参加宴席,虽则皇帝又专程遣人送来了炙鹿肉、獐子肉等新鲜吃食,到底有些闷闷的,和杨慕一道用了些饭便推说吃不下了。
谢又陵见状,笑道,“这些肉吃多了不易消化,臣为公主和都尉煮些建州龙团罢,也好消食。”
杨慕道,“论消食,建州龙团却不如女儿茶好,不如用些女儿茶,也好暖胃。”
妙瑛因问道,“什么是女儿茶?”
杨慕一怔,奇道,“就是云南的普茶,味道浓郁,和建州龙团的清芬迥异,最是消食健脾,你没尝过么?”
妙瑛听着有趣,确是从未尝过,摇头道,“贡茶里好像没有这个,回头你带了来,给我尝尝才好,若吃着好,我让父皇把它列在贡茶里头,咱们以后就有的喝了。不过,你家还真讲究,连消食之物都比别人家的精细些。”
杨慕笑了笑,未接这话,他看着谢又陵提起银瓶一点点的在茶盏中注入茶汤,那香气便随之四散开来,随口赞道,“又陵筛茶,点茶,注汤的动潇洒,自有一股闲雅的文人气,倒是好看。”
谢又陵闻言,手上的动便是一滞,心头接连砰砰的跳了两跳,想到杨慕在看着自己,连忙又稳住了气息,专心注汤。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半世繁华录》转载请注明来源:大蓝书dalanshu.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