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不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蓝书dalan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刚下过一场大雪,整个平原都白茫茫一片,只有远处的村落浓缩成一个小黑点,灰扑扑的不起眼。
拖拉机的突突声中,风吹在脸上像刀子割,几只野鸟扑拽着长长的尾巴,扑簌簌飞远了。
刘政委看着飞走的鸟,用手挡着雪地努力辨认了一下,还是没看出什么品种。他砸了砸嘴:“前段时间部队分的那几只飞龙,你家咋做的?咱家炖了,听他们说清蒸好像更好吃。”
这话才说完,他就后悔了。
众所周知,林之行家里那口子……有点不着调。他这一趟顶着大太阳出来,就是为了去林之行家里调解的。
脾气大、半文盲,整天拖后腿不说,还天天想着把家里东西往娘家搬。
家属排的家属一般会分配比较轻省的工作干,方便家属们照管孩子。像是夏天看菜园,冬天看菜窖。又清闲,又能落下点吃的,一颗两颗菜拿回家里也没人说。
可那冯孟云呢?专挑好的拿不说,拿了一大筐,还托人往娘家捎。把小林气得跳脚。
前些日子部队里分的飞龙是警卫班下陷阱捉的,连长往上一人分了一只,看小林这脸色,估计也是一口没吃着,就叫媳妇给送娘家了。
倒可惜他们家那小姑娘了,长得漂漂亮亮的,给养得又黑又瘦。
两口子大吵了几次,林之行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大家伙私下里都猜,看两口子谁先服软,看林之行什么时候搬回去。结果没曾想,林副营长回是回去了,却是带着离婚报告回去的。
不过,离婚也是要走走程序的,部队上必须得派人调解。刘政委这次,就是来走调解程序,调解不成再离婚。
他瞥了一眼冷着脸的林之行,还有他包里那份文件。
这林副营长离婚的决心可大得很,连报告都打好了,等会儿的调解估摸着也就是走个过场了。
刘政委岁数大了,年轻时候跟老婆也打过闹过,现在岁数大了倒和谐了。老话说得好,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他五十来岁的人了,到这生产建设兵团养老的,咋还摊上这事儿了?
他到底忍不住又劝一句:“小林啊,你等会儿也别太着急,叫我跟小冯说说,两口子哪有说不开的事儿呢?”
林之行干脆没接这个话头。
跟冯孟云,他是说也说了,教育也教育了。他也不是一分钱不给丈人家花的抠门人,之前甚至提出来,每个月给她娘家十块钱,东西分一半过去。
可这冯孟云猪油蒙了心似的,拿她自己都不当人,恨不得什么好东西都给娘家弟弟送去,指望着他那混蛋小舅子将来成什么大事。连她自己的亲闺女都觉得是个赔钱货,一心惦记着家里的三个弟弟,甚至连对侄子都比女儿亲。
这是他决不能忍受的。
他领冯孟云听过市里头妇联的讲课,给她看过主席语录,背过“妇女能顶半边天”,可到头来还是这样。
林之行可以接受媳妇给娘家东西,毕竟婚姻是两个家庭的结合。但他不能接受媳妇只把娘家当家,把他甚至女儿都当成是供养家里的血包。
上次冯家人又来,他看见对方使唤自己女儿去倒水的时候,就坚定了一定要离婚的心。
“刘政委,您别劝了。咱们第六师的任务是最艰苦、最重的,冯孟云她自己不进步,封建思想严重。团部上次开会还说要组建铁姑娘班,结果我自己家里头有这么个落后典型,这怎么行?”
刘政委年纪大,林之行平时都是叫刘哥的,这次称职务、可见是认真了。
他叹口气,不再说这件事,开始跟路上遇见的熟人打招呼。
独立团的几个家属排都是建在一起的,房子是分批盖的。最开始第六师刚组建的时候,条件艰苦,都是土坯房。后面独立团建了自己的砖窑,这才建了一批红砖房。
林之行是68年年底被分来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的,他是高中生出身的军官,有技术,不同于刘政委这些复员老兵,一来就提拔了副营长。待遇也好,住了最后一批建起来的独门独院的红砖房。
“林副营长回来了?”
家属排的人不少,几批房子建下来,几乎已经是个小村落的模样了。村口几个中年妇女看见林之行回来,都有点遮遮掩掩的模样。
刘政委家的周嫂子也在,她跟刘政委对了个眼神,看刘政委摇了摇头,她没多说什么,喝退了旁边几个跃跃欲试想去摸拖拉机的小子。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