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晓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蓝书dalan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拆迁房子就像是钓鱼饵,时时刻刻牵动着周围人的心。除了少数包括苏熙宸在内的几家沉得住气,多数人都对这次拆迁改建抱着莫大的期望,尤其以刘红家为代表。
这件事,就算是和她家避嫌的宋盼,都从邻居的聊天中听到了几分。
但是结果是令人失望的,那些人仅仅丈量到了平房的一半,还远远没到他们这里,就停止了工作,再没有了下文。
苏熙宸从罗青阳那边听说到,是分配的楼房地区不同,所以不一起进行,而他们这边地区的楼房建设还没落定,自然距离拆迁也还早着。
经过对方同意,宋盼将这个消息告知了周围人,不过大家对此的反应不一。
有的人安心过自己的日子,暂时不惦记了,可有的人却对这个消息存疑,并不信任。
宋盼顿时觉得自己好心当做驴肝肺,回想起丈夫当初听到她说要告诉周围人时的笑意,总算懂得他是在笑什么了。
她已经成长了许多,可是面对人性,还是太年轻,所以才把握不足,做了吃力不讨好的事。
不过苏熙宸对此乐见其成。
不是要给她教训,而是有些事情不必让她过分成长,始终保持着一份对他人的善意和纯真,没什么不好。
出了事也不怕,总是有他护着的。
更别提这么微不足道的小事。
如果仅仅凭借他多年的人生阅历,替她操心所有,处处阻止她,那样的关系才是不健康的。
拆迁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大家的生活恢复正常,新年过去,他们的饭店正式从东校路地区搬到了市中心地段。
市里的房子不比村镇,金额上涨了好多倍。原本以他们的经济基础,应该是先租下来经营的,可苏熙宸经过和宋盼,股东凌云志商量,最后还是一起筹钱,买下了这个商铺。
再加上装修,重新聚集客流,他们的收入是在增加,可也开始过得十分拮据。
因为暂时不舍得招人,客流又在增多,连万事不上心的凌云志也来帮忙,成了店里跑腿的服务生,每天早出晚归,累得脸都皱起来,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干下去。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总算有了几分喘息之机,就是这样,凌云志也不敢撂挑子不干。
这次的投入成本太大,他可不敢拿父母的半辈子的辛苦钱开玩笑。
不是信不过苏熙宸,而是不希望因为他一个,造成了饭店招待不过来,流失了客户,少赚了钱。
这天,苏熙宸在往常看的报纸上,看到了鼓励上交文物的新闻。
原来是一家人意外发现了家里留下的老东西,交给了相关单位,没想到这东西十分有价值,经过协商,选择将自己的东西上交。
当然,东西不是白拿,毕竟这是人家祖上的。
政府补偿了一笔不菲的钱款,还将此事登报,夸赞这家人讲理懂大局。
苏熙宸回想起当初的事情,转身找了工具,开始对着自家的院子挖坑刨土。
“老公,你在做什么呢?”从外面回来的宋盼见到这一幕,语意奇怪。
“你还记得,当初我们买了老大爷的房子以后,就将自家放置杂物的小房子填平了吗?”苏熙宸一边干活,一边和她对话。
“记得。”宋盼不明白这两者有什么联系,只是顺着往下说,“那时为了院落看上去干净利索,所以就只留了中间的一个。”
说着,她望着地理位置,语句迟疑,“如今,你是要重新挖一个新地窖吗?”
他们屋子对面的小房,都是用来储存东西的,包括中间挖出来的地窖,常年温度低,用来放置一年的存货粮食,土豆大葱等,最是适合。夏天还能薅下来冰块用来解暑,方便极了。
“是要挖东西,但不是造地窖。”苏熙宸试图勾起她的回忆,“你还记得当初我清理地窖,发现了一个埋着的陶罐吗?”
“嗯。当时你说这东西还是放在土里方便,就又埋起来了。”宋盼还是不懂他的用意。
直到苏熙宸在空闲的中途,将手里的报纸递给她,又用手指了指上面的内容。
宋盼已经在苏熙宸的帮助下,重新拾回了书本,认识了不少字。
当她大致浏览过后,总算明白了几分,语气有些不可置信:“你是说,那个陶罐,是古董?”
“我不确定,不过先挖出来拿过去试试。”苏熙宸这样回答,心里其实是笃定的。
只是以原主的知识量,怎么也没有理由涉及到这一方面,因此苏熙宸也不能露馅。
宋盼听闻此言并没有过分激动,只是稍微有点意动,帮着他一起将这被埋着的陶罐擦干净上面的泥土。
而在苏熙宸挖掘的过程中,才发现原主的人家,在这里面不只藏了一个。
当时考虑暂时用不上,他也就没特别注意,没想到还不少。
嗯,数量多了,会不会不值钱了?
这个世界的时代受限年份,信息传输速度慢,世界不同,文化历史设定也不同,苏熙宸对此了解的不多,因此也不确定对方的具体价值。
反正有了多个惊喜,没了也不影响他们的生活,抱着这种平和的心态,苏熙宸将东西送到了报纸上登记的地方,安心等待结果。
留下手机号码和地址,俩夫妻就专心忙碌市里饭店的事了,几天过去,眼前的事情太多,他们就渐渐将这件事抛在了脑后。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