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云临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蓝书dalan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正当姜蓉准备说些什么缓解尴尬时,她发现崔恒回握住了她的手。
嘿,这人,还算上道,她嘴角微微上扬,心情顿时平复下来。
两人相携并进,一起踏过新泥,穿越回廊。
在这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姜蓉手心的温度逐渐回拢。
转眼便到了乐安侯府宴请的日子,姜蓉应崔氏邀约,一同前去参加宴会。她也想趁此机会,看看能不能打听到宰相家小娘子的消息。
前世她只知贺任的妻子是宰相家的娘子,可她根本不知她姓甚名谁。幸好她现在已经到了汴京,有的是时间打探。
再不济,若是贺任最后依旧与她成婚,等到那一日,她终究会知道她到底是何人。
因着是新婚,姜蓉身上衣物颜色多为亮眼的颜色。她穿上新做的一身湘妃色织锦提花印金襦裙,外搭银红色狐领披肩,手中再拿个暖炉,如此便不用担心受寒了。
崔氏见她这个模样,笑着夸了几句,要她多穿这艳丽的颜色才好。
一路上,娘俩叙旧,崔氏也趁着这个机会,提点了姜蓉几句夫妻相处之道,将她说得是面红耳赤。
一到乐安侯府,崔氏带着姜蓉直奔主人家而去。
见着崔氏过来,那些夫人纷纷同她打招呼。
“琦玉,多年未见,你风采依旧啊!”乐安侯夫人上前抱住崔氏,重重拍了几下她后背。
崔氏愕然,笑着拍了回去:“过了这么久,你性子还是没变。”
“卢夫人,好久不见。”一旁的御史中丞夫人笑着同她招呼。
“周夫人,多年未见,玉体安康?”
崔氏在几位夫人之间游刃有余,谈笑风生,姜蓉在一旁微笑着应和。
崔氏话锋一转,拉了拉旁边的姜蓉:“这是我女儿阿蓉,现在嫁回咱崔家,和我那侄儿也算是亲上加亲的好姻缘了。”
姜蓉闻言,笑着向各位夫人问好。
那些夫人具都是人精,当着崔氏的面连连夸赞几句姜蓉好样貌。
此时,恰好周夫人儿媳徐慧过来,大家便让徐慧带姜蓉出去认认人。
姜蓉跟着徐慧走到花园的轩阁中,这里果真有许多年轻的小娘子。
“徐姐姐,这是哪位娇客?”看见姜蓉过来,有那平素胆大的娘子出声问徐慧。
“这是崔编修家的夫人,姜蓉。”徐慧忽视她言语中的机锋,好声好气同大家介绍。
姜蓉发现,虽然崔恒身上有爵位,但在外边大家都喜欢喊他官职。这其中的道理,已经很是明显。没有实权的爵位就如同空中楼阁,在遍地显贵的汴京实在算不上什么。
“我初来汴京,有许多不懂的,还请大家多多关照。”姜蓉不卑不亢,向众人行了个万福礼。
在场的娘子夫人们纷纷回礼,能够在这里混的,没几个蠢人,又怎会给人落下无礼骄纵的把柄。
“崔夫人好似第一次来,不知崔夫人是哪家千金呀?”说这话的是国子祭酒家的大儿媳张氏。
张氏这话一出,人群瞬间寂静,谁不知道崔编修娶了个青州来的乡下娘子,她怎明知故问?
众人不解的视线在两人中间徘徊,难道这两人有不为人知的矛盾?
姜蓉不认识此人,更不知这人为何要刁难自己,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遇到这种事情,又有何稀奇?
她淡淡一笑,看了眼张氏,出言打破沉寂:“不知这位夫人是哪家千金?”
张氏轻蔑地看她一眼,嗤道:“我父亲是正六品左武大夫,我公爹是国子监祭酒。如何?够格问崔夫人问题?”
姜蓉不疾不徐笑道:“自然是够格,原来您就是国子监祭酒家的儿媳,可真是闻名不如见面,失敬失敬。”说完,她轻笑着摇了摇头,上下打量张氏两眼,不再言语。
这就是国子祭酒家的家风?崔恒父亲还在时,他们便提出与崔七娘议亲,到后面崔家式微,七娘守孝,他家便将婚事囫囵搁置。
等七娘出孝,既不提解除,也不提下定,就这样不上不下,拖了七娘好些年。
这样的人家,也难怪儿媳是这样的品性。依她看,这门亲没结成倒还是好事。
张氏气闷,这人是什么眼神,什么叫闻名不如见面,别人都是怎么说她的?
若说她那语气不好,可偏偏她话里却没有一个不中听的字。若说她好,可那语调那眼神,无一不透露着轻蔑。
这微妙又隐秘的调侃,让张氏有苦难言,只得恨恨瞪上姜蓉一眼,止了话题。
有那与张氏关系好的,见她吃瘪便出言维护:“这地方,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来了。”
姜蓉清脆一笑,点点头,颇为赞同。
“这位夫人说的是,有的猫猫狗狗听不懂人话,不听训诫,若是发起疯来惊扰到各位夫人倒不好了。”
徐慧看了姜蓉一眼,她倒是不知这位崔夫人如此牙尖嘴利。看来能让崔编修松口娶的人,除了容貌出众,应当另有过人之处。
“你!”那位夫人怒目而视,这人果真是乡下来的土帽,竟真这样粗俗无礼,敢这样嘲讽她。
“扑哧。”人群中有人隐隐笑出声来。刘夫人惹谁不好,惹崔夫人,刚刚国子祭酒家的教训还在眼前,她又上赶着招惹,这不是自作自受吗。
有几位夫人也瞪了刘夫人一眼,直将她唬得脖子一缩,躲到后面去了。
哎,又是这样的手段,姜蓉已经厌了,这跟之前徐府那些小娘子的段数有何区别?看来,不管是哪里,爱做出头鸟的往往脑子都不甚灵光。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