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你为什么这么熟练

新书 七月新番 加书签

在第八矫想象中,身为国公,王宗家应是极度奢靡才对。但在家监引领下进入才发现,这宅第大则大矣,装饰竟与宣明里大多数人家一般:门上的漆是旧的,仆从奴婢皆穿皂衣褐服。

在中门等主人来迎时,第八矫忍不住低声问第五伦:伯鱼,此处比之长平馆如何?”

第五伦道:“邛成侯府奢靡,而功崇公府则是简朴至极。”

可他心中却又多了一句:“俭朴到有些刻意了。”

这也证实了扬雄对第五伦讲述的事:皇帝王莽对皇族宗室管控极严,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

王氏发迹在汉成帝时,元后王政君和大将军王凤掌权,郡国守相刺史皆出王氏之门。

成帝又尽封另外几个舅舅为侯:王谭为平阿侯,王商为成都侯,王立为红阳候,王根为曲阳侯,王连时为高平候。世人谓之“五侯”。

这五侯的骄奢淫逸是出了名的,常安甚至还传唱过《五侯歌》:

“五侯初起,曲阳最怒。

坏决高都,连竟外杜。

土山渐台,象西白虎。”

这五个家伙争为奢侈,最嚣张的曲阳侯王根,其所修建府邸皆仿天子之制,洞门高廊,阁道相连,连属弥望。汉成帝微服出宫时,发现王根家的土山渐台比未央宫中白虎殿还高大,想到王家的党羽谷永等人,还敢进谏抨击皇帝过于奢侈**,这让汉成帝委屈极了。

成都侯王商也不差,他想避暑,竟向汉成帝借了宣明里对面的明光宫(定安馆)来住。又派人在城墙下挖了个大洞,将洋水引到自家园中聚集成池,执楫于上,高唱《越人歌》好不快活。

至于红阳侯王立,则喜欢藏匿奸猾亡命,宾客多为群盗,替他打家劫舍,而司隶、京兆都不敢问罪。

五侯将京师搅得乌烟瘴气,那会的朝堂清流如刘向之辈,抨击矛头是对准王氏的。

直到王家出了王莽这异类,自己素朴不说,待他执政后,又开始大刀阔斧处置家族毒。将名声最恶劣的红阳侯、平阿侯定罪逼迫自杀,把超出规格的府邸收归国有。

元城王氏家风为之一变,成了“有良心的外戚”,与汉哀帝时飞扬跋扈的丁、傅形成鲜明对比,结果使得“天下莫不怀念王氏”。

最后就成了功崇公府这幅独守清净的模样。

王莽纵有万般不好,能管住家人这点确实不错,但第五伦暗道:“可他也就能约束到皇室子孙,邛成侯府在长平馆罗钟磬,舞郑女,作倡优,狗马驰逐,无所不为,也不见五威司命管管。”

“政令不出常安城啊!”

想来皇室宗亲也多少对王莽有不满吧,新室禅代,他们除了根本领不到实禄的虚名封号外,没得太多好处。仔细想想,还不如在汉朝做外戚潇洒。

王莽的统治基础中,本该最坚定的一角恐怕也有些不稳。

就在这时,功崇公府中门大开,一位头戴远游冠,身穿赤黄色袍,面如冠玉的国公走了出来,这应就是王宗了。

身份差距太大,二人也只能长作揖道:“第五伦、第八矫,拜见功崇公。”

“伯鱼、季正快请起。”

他竟是知道第五伦和第八矫的字,看来没少提前做功课。

彼此相互打量了一番,王宗的年纪和第八矫差不多,新朝暂未封王,国公是最顶级的诸侯。但王宗却表现得礼贤下士,不但开中门相迎,还与第五伦和第八矫揖让三次,这才迎入院中。

第五伦注意到,他身上披着穷人才穿的山羊裘,而非狐裘貂皮,这是将圣孙人设彻行到底了。第八矫也看在眼中,也对王宗好感倍增。

中门后还有位紫衣武弁大冠的公卿负手站立,看来今日王宗家的客人不止他们。

王宗带着二人过去:“这位乃是朝廷‘四将’之一,卫将军、奉新公。”

第五伦想起来了,那个来给他们大谈谶纬洗脑的哀章,当年所献金匮天书里,不是杜撰了两个人么,一个叫王兴,一个叫王盛。

王莽弄假成真,把常安城叫这俩名的都找来,让占卜的一个个算,最后确定下来,冠前街卖饼商贩王盛、覆蛊门看门小卒王兴成了幸运儿。不但封国公,还入选新朝中枢十一重臣之列,王盛就做了卫将军,不过本职仍是看门——看管寿成室禁中公车司马。

王盛还娶了王宗的妹妹,二人做了亲戚后,府邸相邻,经常往来。

王宗又对奉新公介绍道:“第五伯鱼年纪轻轻便是高名之士,德行传于众人之口,试问如今常安八街九陌,谁人不知你孝义之名?”

顺带连第八矫也夸了:“至于季正,亦非凡俗,于太学举旗,众人云集响应,简直是当世王咸。”

他赞道:“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小小临渠乡居然出了你二人,宛如鸾翔凤集于一木,实在难得。”

“吾等不过是凡俗匹夫,竖子侥幸成名罢了,岂敢得功崇公谬赞。”

第五伦连道不敢,对方越是如此,他心中警惕度飙升,倒是第八矫没见过大世面,被这些溢美之辞迷得有点晕。

王盛适时说出了备好的话:“莫非功崇公方才所画,就是二人之事?”

众人随王宗来到院中,却见几个奴婢或站或跪,双手持着着帛画展开。

“功崇公善画。”奉新公王盛说道:“人物衣冠皆栩栩欲活,平素轻易不下笔,汝等今日有幸一见。”

几人凑近一看,虽然不太懂,但看得出两幅帛画工笔重彩,勾线匀细有力,画的很用心。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大蓝书【dalanshu.cc】第一时间更新《新书》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新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蓝书只为原作者七月新番的小说《新书》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七月新番并收藏《新书》最新章节。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关于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顾川,你要造反吗!”“陛下,臣冤枉啊!”“那为何玄月军统领、白莲教圣女、影衣密卫、珈蓝女王、道宗行走……都在你这里!”顾川发誓,一开始他只想躺平。可躺着躺着,身边跟随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没办法,他只好提枪上马,安定天下!武凰元年,女帝登基。金銮殿上,女帝质问:“顾川,你这是要以下犯上吗!”“陛下,臣不敢!”“你敢!”

一只小冻离 连载 118万字

我在现代留过学
我在现代留过学

所谓天子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或曰:天子做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而朕,曾为天子!承六世之余烈,邵述先帝之志。鞭西贼而惩旧党,所能必为,所伐必克,扫皇宋百年之积弊,使天威远畅,丑氐震叠!奈何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幸上苍哀怜,使朕于九百年后重活,留学于现代之世,经历科学之盛!如今!朕留学归来,重归少年。三尺长剑在手,问尔群臣:何日缚得苍龙?

要离刺荆轲 连载 402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魔法龟Revo 连载 37万字

承汉
承汉

当群雄落幕之时,谁来传承强汉之风!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一樵夫突然冲出,众人误以为刺客。自此,匡扶汉室的大业中,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又名:《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开局刺杀刘备》

会翻书的笔 连载 24万字

临安不夜侯
临安不夜侯

“杨沅请秦相赴死!”“你有什么凭据指称本相有罪?”“莫须有!”有求传媒的杨沅误入南宋临安。本想重操旧业,做古代危机公关第一人,却不想竟开疆拓土,并夏融金,弄潮天下,我为天子!

月关 连载 197万字

匡扶汉室
匡扶汉室

建安十三年,当阳长坂坡,刘备集团的至暗时刻,曹军大胜,刘备惨败,弃妻子而走。然而被遗落在此的孩子,不止阿斗一个。穿越客二世为人,成为张飞次子张绍,不想竟被囚曹营。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赤壁大战在即,张绍决定奋发智勇,令自己和季汉的未来,幽而复明!PS:本书别名《七月版三国》《家父张益德》《绍汉》。书友群:903794386。

七月新番 历史 连载

战国明月
战国明月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光阴回转,小公务员重生战国,为赵公子长安君。身为太后宠儿,他本可钟鸣鼎食,搞搞小发明,与诸子百家谈笑风生,管他七雄纷争,合纵...

七月新番 历史 连载

春秋我为王
春秋我为王

重生春秋,成为卿族庶子,被赶到马厩与牛马为伴,谁知霸业竟由此奠定,三家分晋算什么?且看我赵氏代晋!老子乘牛西行,仲尼意气风发,吴越相争美人离殇。渭水之畔,曲裾深衣的伊人吟诵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右手长剑,左手诗书,用不一样的思维统一天下,迈步落日余晖的成周,鼎之轻重,我能问否?这是我的华夏,我的《春秋》---我为王!本书群号:370609612

七月新番 历史 连载

汉阙
汉阙

关于汉阙:蓦然回首千年,汉家宫阙依旧!时值汉昭帝元凤三年,朝中权臣当道,外有匈奴未灭,丝路不绝如缕……卫霍虽没,但汉家儿郎的开拓精神,却永不止息,新的英雄,正呼之欲出!敦煌戈壁,名为悬泉置的驿站里,微末小吏任弘投笔怒喝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张骞、傅介子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书友群:567351610.

七月新番 历史 连载

秦吏
秦吏

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与下,历史有何改变?秦始皇固有一

七月新番 历史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蓝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10-17 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