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蓝书【dalanshu.cc】第一时间更新《弦惊吟》最新章节。
郑竹暮跑了一路,路上似乎一人也没见着。
正当郑竹暮失落之际,他眼前隐约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绿,疑是笼罩在雨雾中的树林。
他立时朝那抹绿飞奔而去,绿意渐浓郁。
直到他奔入那片绿中,他才看清他来到的是什么地方。
他来到了一大片的竹林,修篁缠绕,稠密蔽天,杂枝乱结,纵使外面奏着大雨,林里仍细雨绵绵、竹叶簌簌。
雨停时,近黄昏,他脑海中便蹦出两个文艺的字眼——竹暮。
于是他在林子旁修了一间简陋的材房,定居下来,之后开始拿着书籍到京师的各处讲学所请教问题,他的才华因此被当朝皇帝赏识。
前朝皇帝又想想是时候开个教书书院,遂下旨召他入宫面谈。
面谈的结果是用朝廷的货币在竹林旁建造书院,命名为“晚竹书院”,竹林也得到了修誉缮。
书院施工完毕后,晚竹书院来了许多家庭地位高的公子小姐。
前朝皇帝自此后常常召他入宫,交谈甚欢,书院则大有名气。
再后来,前朝皇帝病入膏肓,卧榻不起,摄政王指领下的政治紊乱。
浑浑噩噩九年过后,京师传言有一支以施怀笙为首的军队私通各地庶民参军,带领约莫一百万人数的浩军,估计一个月后攻打到伦安城下。
顺明帝施怀笙是前朝皇帝手下的将领。
消息一传出,书院里念书的门生一日之间走得个干干净净。
郑竹暮却不慌不忙,见这些学子走后,心情反而更是快活,照样过着只属于他一个人的清茶淡饭的日子。
然而好景不长,世外桃园难开。
叛军入城,大量杀戮,漂杵血河,疮痍满目,一大半竹林被烈熊熊战火烧成大片灰烬。
郑竹暮自诩闲云野鹤、只关注书中故事,才避过此劫。
之后郑竹暮便过着远离朝廷的休闲教书生活,不让自己被扣上“前朝余孽”、“前朝孽党”等的头衔。
毕竟郑竹暮与前朝皇帝的关系匪浅。
新帝施怀笙登基后,为恢复全国经济,命人将剩下的竹林给平了,再把这些竹子运到别处做生产。
新帝又十分重视科举拨擢英才,经济恢复后便建立名为“伦安书院”的贵族书院,只招家有门弟或者万贯家私的孩子。
新帝为了避讳,将“晚竹书院”更名为“晚竹书斋”。
从此,晚竹书斋成了私塾。
郑竹暮望洋兴叹,在院里相对的两处墙角分别植上几株矮竹。
其中一处矮竹旁还有一口水井,郑竹暮时常打水上来浇淋竹丛。
院外寻不到适合晾衣服的杆子,郑竹暮只好忍疼割爱,折下一根竹枝。
这一幕恰巧被何逸钧撞见,于是何逸钧也跟着折枝。
何逸钧先折下五根,一根藏床上,一根藏柜子,一根藏门后,一根藏课桌底下,一根藏屋顶瓦片上,练断了一根再继续折,总之要存好五根,结果将原本茂密的竹丛折得光秃秃的,像极了郑竹暮头上稀少的白发。
竹枝秀叶倚在墙上,倒有些病斜之美,郑竹暮看到后,气得白发都有种喷射到万丈青云之上的趋势,直嗔何逸钧调皮捣蛋。
何逸钧愣是要折,从富商区出来后,便钻到大大小小的草丛中寻找木棍。
平民区一旦暗了下来,路边摆摊的人便收摊归家,路上几乎没有多少行人,只有几家还亮着灯的酒肆,以及几家暗着灯快要打烊的饭店。
良霖出了富商区后更是吊着胆儿,连手上提着的灯都不敢让它发光太亮,只求能勉强照得清路就行了,恨不得立即回到家。
因为路上的行人少,攸府的人更容易发现他们,并且他们还无处可躲,武功好的乔三巾又不在,想想都是凶多吉少。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大蓝书】地址:dalanshu.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