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露轻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蓝书dalan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
而张首富家的张娘子,以及县令夫人温氏,对于招收女工之事,也是举双手赞同,她们也想效仿沈梦珂,哪怕不会得宫里的赏赐,好名声她们也稀罕。
几家女人赞同,并且还直言,“我们可以用嫁妆银子补贴。”
建作坊也没几两银子,几家当家人自然不会动用妻子的嫁妆,除了沈梦珂和温氏,其他几家人都是男人出钱。
商定后,沈梦珂又提出,“大脚女子耐劳苦,优先招收大脚女子。”
此事一提,几家人都很赞同,虽然大脸女子粗鄙,但他们是招人做工,要的是吃苦耐劳的工人,而不是名声好听,却干不来活的工人。
建作坊的时候,招工启示就贴了出去,犹如一块巨大的石头砸入了平静的湖面,头一次见有作坊,要大量招收女工的。
有人当即就指着墙上的告示骂,“男女在一起干活,简直伤风败俗!”
“告示上说了,男女工分开干活,不在一起,怎么伤风败俗了?”
有人反驳道。
接下来,安县百姓的态度就分了三种,一种认为招女工进作坊,哪怕男女分开也是伤风败俗,大部分人中立,而支持的人也不少。
沈梦珂、温氏、张娘子、胡娘子几人在茶楼上听了下人的禀报后,温氏首先冷笑出声,“一群酸儒,读不出功名,挣不来银钱,靠着女人养活,却瞧不起女人,能够考到功名才怪!”
是的,大力抨击告示的人多数为科举考试不得志的读书人,而这些人大多数不事生产,全靠家业,或者家里女人做活养活。
他们科举不成,又无养家能力,唯一的优势,就是性别男,而且读书识字,所以遇到点事,就要指点一番,找存在感,可惜没人鸟他们。
沈梦珂冷嗤一声,“这样的人活着也是浪费粮食。”
其他三人深以为然,但此话题太敏感,与他们贤妻良母人设严重不符。
虽有不和谐的声音,但到底招收到了足够的女工,她们本就是底层老百姓,平常走街串巷地揽活,维持家里生计,根本不在乎抛头露脸。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