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弄乾坤》转载请注明来源:大蓝书dalanshu.cc
待一行人赶到京师时,这天也凉了起来,秋意渐浓,今年是个好年月,十三个州府,十有七八都大丰收。
再加上凉州那场震动两国朝堂的战事,举国欢庆,整个京师面貌一改,喜气洋洋得很。
红墙琉璃瓦,高高的宫墙挡住了无数放肆窥探的人,却也引人遐想。
乾清宫中,身着明黄龙纹常服一中年男子,正百无聊赖地瞧着教坊司新编排的歌舞。
这舞跳来跳去,都是那个样子,跳不出规矩,好看是好看,可惜今上从年少看到中年,也是腻歪了。
皇帝打了个哈欠,随手一挥,舞姬歌姬便行礼退下了。
“陛下,若是歌舞欠佳,要不去后宫看看诸位娘娘们,奴才听闻,贵妃娘娘琵琶技艺近来又有进益,都得了天下第一琵琶手顾大师的赞誉。”
总管太监张显仁弯身进言道,白面圆脸,瞧着极为和气,想必年轻时,也是个俊俏的小太监。
皇帝手指轻点桌案,也未言语,面上犹豫之色尽显。
“不过听闻贵妃娘娘昨日去皇后娘娘那请安时,咳了几声,也不知是不是染了病症。”张显仁又言道。
皇帝闻此话,忽地轻笑了几声,说道,“你啊,好赖话全让你说了,人家是里外不是人,你是里外都是人。”
“哎呦,奴才可不敢,奴才说的都是实话啊。”张显仁装模作样地跪下,似还要磕头。
“行了,别装了,朕瞧着你这一出,可比方才的歌舞有意思多了。”
皇帝这下看上去,神情松快了许多,笑起来,人也显得年轻了些。
本朝这位皇上,李承吉,年近五十,过了年富力强之际,但也尚未垂垂老矣,又因保养得宜,面上瞧着也就四十不到。
李承吉是个极有运气之人,早年间他不过是先皇平平无奇的幺儿。
虽备受宠爱,可前面也有几位哥哥,谁也没将他视为承继大统的人选。
但命运时常不如人愿,先皇征战十余年,地盘越来越大,建国号乾,定都燕京。
手中势力愈大,旁人便要联合起来夺了地盘瓜分,接连的战事,损兵折将再所难免。
兵不够了,连十三四岁的孩子都上了战场,而将不够了,自然英明能干的皇子补齐。
待先帝终是一统中原,李承吉是他唯一活着的儿子了。
所以说,时也命也,李承吉自己也未曾想过,这么个重担就落在了自个儿身上。
没得法子,只能硬着头皮顶上,政事繁琐,百废待兴,李承吉随先帝理政了几年,直到先帝驾崩,他登上了九五至尊之位。
这位新皇帝,说他勤政,那属实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但若是说他昏庸,也是不至于。
至多算是个守成君主,又爱美人玩乐,幸而先帝留下了诸多能臣。
都是一早就随先帝打天下的,至情至性,辅佐兄弟唯一的子嗣,忠诚得很,这才保了乾国二十几年来的太平。
“只要是陛下开怀了,奴才就比什么都高兴。”张显仁跪着笑道,那模样谦卑得很。
“贵妃虽好,可佑宸那孩子近来不省心啊,去了也是听贵妃说这孩子的好话。算了,陪朕出宫走走吧。”
“是,奴才这就安排,听闻九皇子也就是这几日归京,殿下如今得胜归来,倒是喜事。”
“那小子确实有长进,打得不错,像极了朕的二哥,骁勇善战,还满肚子心眼。”皇帝忆起往事,满怀思念,他与二哥关系最好。
京师街上,车水马龙,沿街商贩整齐划一,垒起的石板路干净得很。
“小姐,这就是京城啊!天下竟还有这样繁华的地方。”
夏至坐在马车上,止不住地向外张望,瞧什么都十分新奇。
“中原浩大,京城汇聚天下英才于此,自然热闹得很,如今你来了,可由着你逛。”一旁的谢清安边看着手中的账本,边说道。
这主仆二人比李明如早到了几日,原是因十皇子去五台山是做法事,法事一连几天,李明如自然陪着好不容易得见的兄弟。
而谢清安则急着回京处理商帮事务,只能先行一步。
当面与李明如话别之时,那小子笑得很是温和,与前些时日疯癫的模样大相径庭,想来是真想通了,不再想些情情爱爱之事了。
谢清安心底虽还隐隐作痛,但也明白,这或许就是他们二人最好的结局。
男女之事,岁月蹉跎,终能放下。不如当一对君臣,辅佐立功,彼此欣赏,简单容易。
说罢,谢府便到了,谢家百年世家,根深蒂固,盘根错节。
谢清安父亲这一脉是主支,宅子自然也是传下来的,坐落在离皇宫不远的延福街上,院落极大。
因着现下府中就只有父亲谢道仲,长兄谢清晋一家子,故而这府中大多地方都改成了藏书阁,花园子,还有些练武的地方。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跳跳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蓝书dalan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