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红郡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蓝书dalan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端凰七年,康王慕容赵忱**军饷,通敌叛国,造谣生事,意图不轨。幸得太守许莫护不惧奸佞威势,上奏禀明,弗然,恐如今国难危已。
其尔,端重循良,教忠励资,敬之忱聿,褆躬淳厚,垂训端严。兹以覃恩擢升尔为“吏部尚书”。克承衷正之道,嘉兹报政,用慰显扬之志,畀以殊荣。钦此!”
刘瑜尖细的嗓音在许府大厅久久盘旋,厅下跪着的众人似乎都没有听见那快要划破耳膜的孽音,一个个的面上竟都带着十分的喜色。
毕竟主家升迁,于他们这些伺候的人总归是好的,若是有出挑的说不准还可以随着主家一同上京也未可知呢。
“微臣接旨,谢主隆恩。”
圣旨宣读完毕,刘瑜赶忙上前一步,将跪地接旨的许莫护扶起,一脸欢笑,却全然不觉自己这副尖嘴猴腮的模样有多惹人嫌。
“杂家在此恭贺许大人高升,早就看出来许大人并非池中之物,果然,果然呀!”
刘瑜是什么人,许莫护怎会不清楚,不就是仗着自己从小伺候皇上,在宫里外庭威福。
为人尖酸刻薄,心思逼仄。明里暗里不知打压了多少好官,半年前他**慕容赵忱的那道奏章若非由护国公亲自递交圣上,指不定会被这奸人压了下来。
许莫护心里本是厌极了他的,怎会知道这回升迁的圣旨竟然是由他宣读的。
虽然他内心不喜,可到底也是个在官场混迹多年的明白人,刘瑜现在是圣上面前的红人。就算他如今已经擢升为吏部尚书也是不好轻易得罪。
当下做了张欢喜的脸子,对刘瑜道:“多谢刘公公了,您也赶了有些日子的路了,莫不如好好在舍下歇歇脚,容我好生招待一番。”
刘瑜瞧许莫护这么上道给面,内心自然欢喜。只是想着另一件事,便摇了摇头,道:“宋将军就要回京了,杂家也赶着回宫向皇上讨喜,不便叨扰了。”
去岁魏国进军侵犯大周边境,因慕容赵忱通敌,加之**粮饷,奉命押送粮饷全是污糟烂米,竟一势衰弱,被魏贼连拔边境十六城。
圣上大怒下旨派镇守南境的宋如,护国公宋文长子前去御敌,果然不出半年就将原先被魏国夺去的边境十六城抢回来了,如今宋如也要回京复命了,圣上自然欢喜,大周朝上下无一人不悦。
许莫护是知州太守,自然晓得,加上他本就不喜刘瑜的为人,便顺势道:“那本官也不多耽搁刘公公的赏了,还请刘公公赶路时小心些。”
刘瑜笑而不语,顿了半晌,见许莫护还没什么表示,不禁有些恼了。他伺候圣上二十年,在京城那些大官哪个不给他脸子,谁不是上赶着送金银珠宝给自己,好让自己在圣上面前替他们讲话。
原想这许莫护是个上道的人,却不想是个铁公鸡竟然一毛不拔。
许莫护哪会不知刘瑜这等小人打的如意算盘,只是他本就不喜刘瑜,再加上他为官清廉,私下里从不接受外人送礼。
家里的开支大多都是他为官的俸禄,一家几十口人,本就没什么闲钱。若是给刘瑜的钱少了,又不防被他揣测是小看他,给的多了,自己又的的确确没有那闲钱,莫不如不给,省的让自己不舒服还做的不妥帖。只是将头撇的略低些,假装看不见刘瑜的神情罢了。
刘瑜自认为哪里受过这样的怠慢,不愿兀自吞下这口腌臜气,想着必是要刺他许莫护一刺。这许莫护为官清廉,素有为,又是个鳏夫,对上老敬重有加,对下头三个弟弟又十分恩惠,上上下下无一处不是。
但偏巧他有一个不成器的姑娘,这也是他唯一的软肋。刘瑜是个机灵人,虽不聪明,但却耐心,皇帝欢喜谁,他是要比皇帝更清楚那人的脾性的,是以早前就将许莫护这个人摸得清清楚楚了。
于是阴笑道:“那杂家也就不多耽搁了,只是想着务必还是要提醒大人一句。”
“请讲。”
“杂家素知许大人为人严谨有道,可在京城,维系己身重要,治家也必要严谨啊!在京城那个官家小姐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
刘瑜说着,一双倒三角的小眼睛便往许莫护身后的一众女眷看去,一朵朵娇花似的人儿无不是跪贴在自家父母跟前,而许莫护身边却是空空荡荡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