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北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蓝书dalan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出身问题上,他为何会有巨大的心理阴影?时人对他的评价,有“乱世奸雄”和“乱世英雄”两种版本,究竟哪一种最可信?曹操与吕布,有什么样的恩怨情仇?官渡之战是如何发生的,具体战况有何看点?

一乱世英雄

三国多名将,正说也精彩。

本节讲的这位,是曹魏身份最为特殊的名将,既是东汉朝廷的大臣,也是曹魏王朝的奠基者,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曹操,曹魏主帅型名将的第一名。曹操是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今天把他为名将来讲,所以只说他军事上的战功。在讲战功之前,先得弄清楚最初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具体来说是四个问题:在出身问题上,他为何会有巨大的心理阴影?为了消除阴影,他采取了哪些个性化的办法?当时人对他的评价,有“乱世奸雄”和“乱世英雄”两种版本,究竟哪一种最可信?他又为何要改弦更张,使用武力来开创自己的成功创业之路呢?

先说第一个问题,在出身问题上,曹操为何会有巨大的心理阴影。曹操字孟德,东汉豫州沛国谯县人氏。前面说过,当时如果某郡成为皇室亲王的封地,则改成某国,此处的沛国,就是由沛郡改名而来。谯县,在今安徽省亳州市,也是神医华佗的故乡。现今这里还有多处有关三国的名胜古迹,包括考古发现的曹操家族墓地。

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东汉桓帝时的宦官,官当到“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中常侍,是皇宫中侍奉皇帝的随身宦官,实权很大。东汉专权最厉害的宦官,有“十常侍”之称,好比是“十魔头”一般。至于大长秋是什么官职,以往讲三国的学者,大多没有讲到位。当时的制度,皇后、皇太后都有专门的代称。皇后的专门代称是长秋宫,所以这大长秋,就是皇后宫中的大总管。曹腾虽然不在“十常侍”的名单当中,但是他既侍奉皇帝,又总管皇后宫中事务,两边都操控大权,堪称宦官中的大佬。只可惜被切除了生殖器官,没有亲生后代。但是,又当官又封侯,总不能断了香火,于是曹腾抱养了一个儿子,取名曹嵩,就是曹操的亲生父亲。抱养了儿子,还得配上一个妈,所以曹大宦官又娶了姓吴的女子为妻,成为有名无实的夫妻。

曹嵩是从哪家抱来的呢?从多种证据来看,应当是从夏侯惇、夏侯渊的夏侯家抱来,这个问题今天不讨论。且说曹嵩当官之后,弄出了一个轰动京城的大手笔。什么大手笔呢?原来,昏庸腐败的东汉灵帝,竟然在朝廷公开张榜卖官,明码实价,一手交钱,一手交官。还可以赊账,即到任之后官员把老百姓搜刮够了,再来付款,但是清账时要多交一倍的钱,相当于滞纳金。顶尖的官职,朝廷三公之首的太尉,价格也最高,整整一个亿。曹嵩出手阔绰,眼睛也不眨,拿出一个亿现金,把太尉买来当了。要问他哪来这么多钱,只消看他在这之前当过什么官。什么官呢?大司农。这大司农可了不得,是九卿当中最肥的缺,一手掌管全国的黄金、货币、粮食、布匹的收支调度,相当于后世中央银行、中央粮食储运仓库、中央物资储运仓库这三个部门的大总管。所以一个亿对他来说,实在不算什么。可是这样的大手笔,社会反响好不好呢?在这之前,还有一个崔烈,花了五百万,买下三公之一的司徒,他的儿子崔钧就讽刺老爸,说你这顶官帽好倒是好,就是铜钱的味道太大,这就是后世“铜臭”一词的由来。崔烈花的钱,只有曹嵩二十分之一,已经遭到亲生儿子的讽刺。曹嵩花天价来买顶尖的高官,其社会影响之恶劣,可想而知。

曹操出身在这样的家庭,二十岁出头进入社会和官场时,就免不了带上巨大的心理阴影。你会问了,他家有钱又有势,日子过得很滋润嘛,为什么还有心理阴影呢?原因在哪里?“三国探客”告诉你。

原来,在东汉一朝,控制国家权力的,除了皇帝以外,还有三支力量。一是外戚,也就是皇后和皇太后的娘家人。二是宦官,即皇帝、皇后身边的使唤人。三是以官僚家族为骨干的士大夫群体,属于国家各级行政机构的管理人。士大夫这个群体,不仅人数多,分布广,而且文化教育上有突出优势,所以在国家体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由于他们把儒家的伦理道德为精神标榜,加之又有权力争夺的现实矛盾,所以对于操控皇权的宦官,有特别的憎恶和鄙视,曾经与宦官势力发生激烈的流血冲突。《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列传》说是“桓灵之间,主荒政谬,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与为伍”。所谓阉寺,就是宦官,士大夫与他们为伍会深感羞耻。

还有很特别的一点文化因素,就是两汉时期,对于男性,特别是士大夫群体的男性而言,切除外阴生殖器官,是一种无比巨大的痛苦和耻辱。写出千古不朽品《史记》的司马迁,因为李陵事件,无辜受到汉武帝的严厉惩罚,被施以宫刑。所谓宫刑,又称腐刑,是对男性“去势”。司马迁受刑之后,痛苦万分,他在写给友人任安的书信《报任安书》里面说:“行莫丑于辱先,垢莫大于腐刑。”

最丑恶的行为,莫过于辱没祖先;最巨大的耻辱,莫过于遭受腐刑。为什么遭受腐刑是最巨大的耻辱,那是因为受刑者从此变成不男不女的状态,要被他人视为丑恶的异类,还会造成家族支系繁衍传承的突然中断。而宦官之所以受到士大夫群体特别的憎恶和鄙视,生理上的缺失,这是相当重要的因素。

在这种社会文化背景之下,曹操巨大的心理阴影,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他祖父曹腾,在政治身份和生理残缺两方面,都是士大夫群体极为憎恶鄙视的宦官。二是他生父曹嵩的来历,又不明不白。三是他生父曹嵩,还花天价买官,行为很丑恶,为人臭显摆。总之,曹操要是只想吃喝玩乐,混一辈子算了,那就什么心理阴影都没有;要是他还想进入政坛开创一番自己的事业,获得士大夫群体的认同,那就不仅有阴影,而且阴影还很大。

不幸的是,曹操有心走的,正是后面那一条开创自己事业的路。但是,家庭出身自己无法选择,已经打上这样的耻辱烙印了,还有什么办法呢?

曹操是一个不向命运低头的人,也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他决定采取两种办法,来洗刷家庭出身的阴影,为自我创业扫除障碍。哪两种办法呢?

第一种办法,是要采用特别吸引人们眼球的行动,向士大夫群体公开表态,表示自己向对方靠拢的坚定立场。出身我自己没法掌控,道路却可以自主选择,我要坚决和你们站在一起,从而得到你们的认同。具体而言,是从士大夫群体当中,物色一位名声最大,话语权也最大的领军人物,去向他靠拢,零距离接触,请他对自己做出评价。他选中的领军人物是谁呢?就是许劭。

许劭,字子将,东汉豫州汝南郡平舆县人氏,平舆在今河南省平舆县。许劭特别善于评价赏鉴当时的人物,在士大夫群体中有很高的声望,《后汉书》卷八十六《许劭传》说当时“天下言拔士者,咸称许、郭”。天下的人说到通过评论人物来提拔后进之士,都把许劭、郭泰公认为权威。其实从政治上看,品评人物,乃是士大夫群体发展同类、排斥异己的一种特殊手段。现今曹操就是要利用这种特殊手段,反过来为自己服务。郭泰死的时候,曹操才十五岁,没机会去靠拢。许劭只比曹操大五岁,运气不好,就被二十多岁的曹操盯上了。

曹操靠拢许劭的情景,上面的《许劭传》也有生动描绘:曹操说好话,献厚礼,亲近许劭,请他评价自己。许劭鄙视他,不肯做。曹操找了一个机会,强行进行胁迫,许劭只好给他一个“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的评语,曹操听了“大悦而去”。在这里,曹操的个性充分展现出来:首先,他是一旦打定主意,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人;其次,他又是很会用手段的人,先软后硬,软磨加硬泡,有不同的手段等着你。最后,他又是很会通过制造新闻效应,来显示某种意图的人。

大名士许劭给了评价,曹操的公开表态,就算基本成功了。不过,许劭的评语,后世记载有两种版本。上面说的《后汉书》卷六十八《许劭传》是第一种版本,另一种版本见于《三国志》卷一《武帝纪》裴松之注引的孙盛《异同杂语》,文字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哪一种版本更接近原貌,因而更为可信呢?后世不断有争论。争论焦点,集中在究竟是“英雄”,还是“奸雄”上?讲曹操最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无论如何也绕不开,所以今天必须说一说。

著名学者汤用彤、余嘉锡先生,都认同“英雄”的版本,理由主要有两条:一,英雄是当时评论人物的常用术语。二,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拨乱反正,只有英雄才能做到;而曹操崛起于乱世,以英雄自命,所以听了“英雄”评语,才会大喜而去。

两位大学者的意见,当然很有见地和道理。笔者本人,也认同“英雄”的版本,但是还要补充三条具体理由。

第一条,从历史的确凿证据来看,曹操本人后来对自己最为得意的评价,就是英雄,而非奸雄。他对刘备怎么说的?“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这明明白白记载在《三国志》卷三十二《先主传》当中。当今天下的英雄,只有您和我曹操了。他亲口所说,我俩是天下的英雄,并没有说我俩是天下的奸雄,这当然就是确凿的证据,对不对?

第二条,“英雄”的版本,出自范晔的《后汉书》,性质属于正史,即正规的史书。而“奸雄”的版本,出自孙盛的《异同杂语》。《异同杂语》,也简称《杂语》。《隋书》中的《经籍志》,记载有《杂语》五卷,应当就是孙盛的品。但是请注意,《隋书》并没有把它分类在史书当中,而是划归在“小说”一类。而当时的小说,在班固的《汉书》卷三十《艺文志》中,被定性为“街谈巷语,道听途说”。比较起来,可信度就比正史要差了。

第三条,最为关键,要多说两句。“奸雄”一词,后世一般的理解,都是奸诈的英雄,含义有褒有贬:虽然性格上极其奸诈,但是才能上却真是了不起,终归还是英雄一个。用这样的理解去考察许劭评语,就会高度认同“奸雄”的版本。但是很遗憾,这种习惯性的理解,是很成问题的,因为这种理解,与“奸雄”这个词汇在当时的准确含义,并不能完全吻合。

研究历史必须读古书,而古书中有的词语,随着时代的变迁,含义会出现变化。语言学界的泰斗王力先生,在他的名著《古代汉语》中,专门讲了这个问题,题目叫《古今词义的异同》。他特别提醒说:“时代不同,词义就可能有变化。我们一定要注意这一点,不能不加考察地以今义去理解古书中的词汇。”

王力先生的提醒,是我们考察许劭评语版本的指南针。举例来说,比如“小品”,魏晋时期是指佛教经典的简略本,如果说成春节晚会的语言类节目,佛家师父就要笑了。又如诸葛亮《出师表》中“先帝不以臣卑鄙”一句中的“卑鄙”,是指自己社会地位的卑下鄙贱,如果说成品德的恶劣,孔明先生就要生气了。孙吴名将朱然的外貌,史书说是“气候分明”,这里的“气候”是指一个人流露出来的精气神,如果说成天气气象,朱然就要反对了。由此可见,我们理解古书中的词汇,只能按照当时的原意去理解,而不能用后世已经发生变化的意思去理解;用流行语言来说,就是不能搞词汇意义上的穿越。

同样,“奸雄”一词,当时准确的含义,与现今的理解完全不一样。这个词汇,是从《荀子·非相篇》的“奸人之雄”四个字浓缩而来。奸人的含义很明确,就是坏人、恶人,完全是负面的贬义,所以才有汉奸、内奸的称呼。而“奸人之雄”,则是坏人当中的称雄者,用大白话来说,这不是一般的坏蛋,而是坏蛋当中最厉害的大坏蛋。荀子认为,这种“奸人之雄”,最能蛊惑人心,对社会的危害极大。因此,圣明的君主要想治理好天下,首先就要把这种“奸人之雄”全部诛杀了,然后再来铲除一般的盗贼;因为盗贼还能通过正面的教育来使之改过自新,而这种“奸人之雄”完全坏透了,任何办法都改变不了他,只有让他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

到了汉代,“奸人之雄”,以及由此浓缩而来的“奸雄”,常常出现在史书中。最能说明问题的例子,在《汉书》卷八十四《翟方进传》、卷八十三《朱博传》中。说是西汉成帝时的丞相翟方进,上奏章弹劾朝臣朱博、孙闳,严厉斥责他两人是“奸雄之党”,结果朱博受到撤职处分。稍后到汉哀帝,朱博起死回生,又当上了丞相,却依然不思悔改大干坏事,遭到左将军彭宣的猛烈弹劾,说他“倾乱政治,奸人之雄”。于是朱博被抓到监狱中,赐饮毒酒而死。同一个朱博,身上得到两个定语,一个是“奸雄”,另一个是“奸人之雄”;招来的下场,不是丢官,就是丢命。这充分说明当时的“奸雄”,与“奸人之雄”完全是一回事,都是指罪大恶极的头等坏蛋,完全是负面的含义,没有一点点褒扬的意思在内。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我被皇马挖掘了》《这真不是机械飞升》《疫病之上》《穿越淞沪战场,崛起成为最强军阀》《苟在女魔头身边偷偷修炼》《重回千禧当学霸》《从盒而来》《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CS:才16岁,让我老登逆袭?》【全本书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三国名将:一个历史学家的排行榜》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蓝书只为原作者方北辰的小说《三国名将:一个历史学家的排行榜》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方北辰并收藏《三国名将:一个历史学家的排行榜》最新章节。
黜龙
黜龙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榴弹怕水 连载 497万字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李显穿越古代,成为一名假太监,在皇位争夺中初露锋芒,便被当朝太子妃相中……

酱爆鱿鱼 连载 260万字

重生美人手册
重生美人手册

她在花骨朵般的年华不小心就挂了,挂便挂吧,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可她的好父亲逆天改命,她又活过来了,人生境遇真是爽歪歪!谁说女子不如男,她偏要做那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勇猛的女汉子也有柔软的一面,梦想着有男子踏着五彩祥云来娶她,不管是阿猫阿狗,她都嫁了。不曾想梦想变成现实,她掷下豪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乱世中血腥杀戮的故事在男女互诉衷肠中渐行渐远,多了三分柔情、七分缱绻。(本文甜宠,男强女强,联

谷扇 连载 47万字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天保十年,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自弹自唱,伴奏曲响起,怪诞,荒唐,恐怖,绝望且痛苦。这一年,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故事便开始了。

历史系之狼 连载 216万字

谍影:命令与征服
谍影:命令与征服

……特务处小萌新。庸人一个。啥都不懂。抓日谍就是开盲盒。雷达扫描。抓到谁就是谁。没事就搞钱……泡制假情报……搅动风云,幕后黑手,世界乱不乱,由我说了算。搞建设不行。但是搞破坏很行。打闷棍技术Lv99……于是……一个奇葩游走在黑暗中……有人趋之若鹜,有人恨之入骨……走着走着,路好像走歪了?……

拉丁海十三郎 连载 775万字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蓝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3-11-21 1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