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大蓝书】地址:dalanshu.cc
第三章宋母怀孕
宋父宋母不愿意分家,这是盘旋在林溪脑海一夜的想法。
早上,上湾大队上工的锣声一遍又一遍,林溪迷迷糊糊中看着宋父她们起床上工。
抬头看一眼外面,天还不大亮呢。
种地真的好辛苦,尤其在没有机械化的现在。
天不亮就要下地,一直到早上八点多回来吃早饭,然后下地到中午回来吃午饭,下午还需要下地,一直到太阳落山回来吃晚饭,抢收的的时候还要深夜赶工。
除了冬天大雪和一些大雨,一年到头,日日如此,是真的辛苦啊。
等人都出门后,她摸索着把破得千疮百口的褂子套上,这个家是真穷啊,连缝补衣服的针线都得和宋老太再三央求。
大部分都是宋母给宋老太缝补的时候趁机缝一下自家的衣服,其余就是衣服摞衣服。
但衣服,也不多,她身上多穿的这件破褂子还是大丫冬天套棉袄的。
她叹气,哆哆嗦嗦的站起身,看一眼隔壁床铺里还睡得沉沉的小丫,给人掖好被子,脚步慢慢挪了出去。
今天轮到他们三房做饭喂猪,做饭在宋家其实是算轻省的活计,早上能不去上早工,但那是别人,宋母还是要下地的,做饭喂猪每次都是她们姐妹几个忙活。
她扫了一眼,大丫正在在厨房和面,三丫估计是去打猪草去了,她捂着胸口起身,大丫不让她帮忙。
宋家是一个非常方正的农家小院,正房五间,左右东西厢房各三间。
正房左边第一间是宋老太宋老汉的,左起第二间是宋宝春的,中间是待客的堂屋,右起第一家是宋大伯的,右起第二间是宋二伯家的。
东厢三间,一间厨房,一间存放粮食,还有一间给了宋大伯家3个孩子。
西厢三间,她们三房占一间,宋四叔占了一间,剩,宋二伯家5个孩子占了一间。
靠院子东南角还养着鸡,西南角是养猪的猪圈,她就说在屋里总能闻到一股怪味,这猪圈离他们房间也太近了。
她摇摇头,捂着饿的直反酸的肠胃,继续慢慢往外走,其余的先不管,她得出去看看能不能找点吃的,照宋老太这么克扣下去,她估计她和床上的那个小丫头都不一定能熬过这个冬天。
出了院子,她看着远处那高高低低的土胚房不禁苦笑一声,她这是来历劫了是吧。
大概大人都去上工了,贪玩的孩子也还在睡懒觉,崎岖不平的土路上空荡荡的没有人烟。
她延着路走了好久,越走越心凉,入秋了,草木开始枯黄,大片大片的土地裸露着,她看不见什么绿意,她几乎也看不见什么吃的。
她转头,试着往大队外围走走,或许是因为村里都是挨家挨户,山脚下或许会好点,她安慰着自己,努力忽视着身体的叫嚣,一步一步坚定的向着远山。
可终究让她失望了,想象中的木耳没看到,蘑菇也不见身影,零星她认识的果树早就被人摘了个干净,地面的野菜也被挖的干净,只有一些东倒西歪看着就扎人的藤蔓。
现在是67年的深秋,文|革已经开始,做生意更是不可能的,更何况她这具身子才12岁,看来,还是得去深山。
她抬头看着远处仍还郁郁葱葱的大山。
“二丫,你蹲在这干啥?”刚从闺女家回来的周大娘看到在河边戳戳翻翻的宋二丫忍不住询问道。
河水里的鱼早就被社员捞没了,她拿棍子戳了戳,是在找一些螺丝河蚌啥的。
林溪扭头,就看到一个面目慈祥的婶子,这也是原身记忆里为数不多对她带有善意的好人。
她抿着唇腼腆的喊了一声,“大娘。”
看着病怏怏的宋二丫,周大娘忍不住叹气,作孽的宋老太啊。
眼睛一扫,就看到宋二丫脚边堆积的一小堆螺丝,紧张惊呼道,“这里面有虫,二丫你找这些干啥?”
她抬头,对着人虚弱的笑笑,“大娘。”
不知道周大娘想到了什么,脸色变了变,语气严厉,“二丫这东西真不能吃,大队长看了要骂人的。”
林溪看着满脸严肃的周大娘,又低头看了眼脚边的螺丝,她想起来了,血吸虫病。
身无三尺长,脸色干又黄,人在门槛里,肚子出了房。
这个时候非常流行,传染率非常广,死亡率非常高的一种寄生虫病。
而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
几十个村庄完全毁灭是什么概念。
全国12个省份350个县市,患病人数达1000多万,从五几开始,一直在全国都开展的轰轰烈烈的“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运动,几乎每个大队每年都在兴修水利、开挖沟渠掩埋和消灭钉螺。
大队上更是到了“闻螺色变”的地步。
周大娘扭身从自己胳膊弯的宋条筐里,翻翻捡捡,最后咬咬牙拿了两个窝头塞给宋二丫,”听话,把这些扔了,快回家吧。”
她苦笑,“大娘,我不能要。”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穿越七零种田日常》转载请注明来源:大蓝书dalanshu.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