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他自挖墙角》转载请注明来源:大蓝书dalanshu.cc
永元十三年腊月,上京及近畿诸州雪,沟洫复冰,草木不华。1
九重宫阙被雪压了个素白,金銮殿的红墙前有一株开得正艳的梅,红蕊褐枝覆雪。
上京城西有一高台,称“拜将坛”,天子授兵权,将士饮摔碗酒表其心。
十七岁的景珩正跪在大殿前满地的碎琼乱玉里,永元二年西京封台拜将时,父亲景湛的字字句句言尤在耳。
那日长空万里,军号嘹亮,鼓声齐鸣,景湛于高台之上俯身接过北疆兵符。
一盅烈酒饮罢,瓷碗摔落在地上,碎得四分五裂。
“臣,长平侯景湛在此立誓——”
“戎马一生驻守北疆,敢以此身此心许之家国,御外敌,定边疆,定不负圣上,不负家国。”
“愿大夏万里无硝烟,百姓安居乐业,国祚永延。”
景湛进爵封侯,高坛拜将,由此开始了漫长的戍边生涯。
十一年如一日,枕戈待旦。
大夏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疆土以北接壤回阙国,因着气候影响,回阙自古为游牧民族,生活主要是以驾马牧羊和狩猎为主,未发展种植农业,每当秋冬就面临粮食稀缺的问题。
入了仲秋,大夏边境开始频繁出现回阙人,数日后,回阙人大量南侵入境,掠夺粮草,抢劫百姓,长平侯率军于北疆边境隘口鹿鸣关,与回阙人打响“秋收之战”。
不日,长平侯景湛于“秋收之战”不幸身死,长平侯夫人赵微月因伤心过度自缢而亡。
噩耗传回上京时,举朝哗然。
景湛驻守边疆十一年,熟知回阙人习性与作战手段,怎会突然……所幸寒潮将来,回阙人没有卷土重来,边关的百姓暂时能安稳地度过这个冬天。
上天未留给景珩痛心与哀悼的机会,他与七岁的幼弟远在上京,家已不再成家,北疆局势尚且不明,父母尸骨未寒,遗体不知所踪。
众人上奏恳请圣上寻回长平侯夫妇遗体,以棺椁安葬京中,以慰其在天之灵。
明德帝下令禁足景珩与景澄。
那位高高在上的天子认为此事仍有颇多疑点,长平侯有通敌之嫌。
天子说什么就是什么。
“给朕查,若为属实,连带同伙诛之。”
他更像是在提醒某些人。
明德帝喜猜忌与权术,于他而言,大夏朝只是少了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
此诏的弦外之音再明显不过,朝臣噤若寒蝉。先前为老侯爷求情的人立马偃旗息鼓,唯恐多言引得明德帝猜疑,招来杀身之祸。
抚恤的金银锦缎一箱一箱地抬进长平侯府,府内外挂满白幡,府邸正厅悬挂着挽联,案几上摆放哀章。
七岁的景澄一身孝衣跪在灵堂里,时不时往火盆里添些纸钱,火光跳动,清晰映出他脸上的道道泪痕。
冬夜的冷风穿廊而过,灵堂的两具金丝楠木棺材里,空空如也。
冷夜萧索,支离破碎。
景珩同样身披孝衣,打点好府中一切后同景澄跪在一处,他目光怅然,不知在想什么……
景澄年少却知事态严重,眼眶中满盈的眼泪终是如簇跌出,他抽噎着,磕磕绊绊地终于说完了一句话。
“阿兄,娘去北疆之前说,今年要接爹回来过年的,他们回不来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