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离祝府
《万人迷不想谈恋爱怎么办》转载请注明来源:大蓝书dalanshu.cc
搬离祝府
张夫人看着近在咫尺的自由,却不敢伸手去触碰。她曾无数次期待这一刻的到来,但如今这自由却以如此荒诞的形式降临在她面前。
而祝父则把这理解成是张夫人不愿和离的表现,他伸出手,将和离书塞到张夫人手中,淡淡道:“就这样吧,你们尽快搬出去。”
在那一纸和离书落下之际,张夫人心中再无半分留恋,一秒都不想在府里多待。
她急忙唤来贴身丫鬟,命其整理行囊,府中那些原本属于祝家的丫鬟小厮,她皆一一遣散,只留下了那些跟随自己多年的忠心之人。
这些丫鬟们目睹了张夫人多年的辛劳与付出,心中不免为她感到一阵轻松,仿佛她们也一同挣脱了枷锁。
祝卿在此时,突然想起董松曾对她说过的话,若有需要,可以去找他帮忙。
尽管之前因太子之事,两人之间産生了些许隔阂,但董松对她的好,祝卿是铭记在心的。况且,董松也是奉命行事,并非有意为之。
而祝卿一直觉得董松对母亲是有情愫的,但在找人来之前还是要征求母亲的意见:“母亲,我想请董叔来帮我们搬家,您看如何?”
张夫人闻言,手上的动作微微一顿,过了片刻,轻声应允:“好。”
祝卿虽不知母亲与董松之间有何过往,但见母亲如此态度,她也能猜出几分。
如今,她们母女二人相依为命,守着这份偌大的家业,确实需要有个可信赖的人相助。
消息传到董松耳中,他先是惊愕,随后便是难以抑制的喜悦。这些年,他一直未娶,心中始终牵挂着张夫人。如今,他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当年,他就觉得祝荣不是良人,可因为张家的压力,小姐还是嫁了。如今小姐终于能够脱离苦海,他感到无比的庆幸。
而他自己,也不再是当年那个一无所有的穷小子,如今他已有能力守护她们母女。
董松迅速命人将镖局中最新最好的马车都驾了出来,车马整齐地排列成一列,敲锣打鼓地前往祝府。
那阵势之大,几乎将整座祝府都包围了,让人不禁为之侧目。
祝卿也没想到董松的动作这么快,一会儿就有小厮来报:“夫人,门口停了一排马车,似乎是来找您的。”
张夫人从思绪中抽离出来,停下手中的活计,她看着来人,神色肃然地说道:“从今往后,我不再是祝家的夫人,我是张宛,你们可以叫我张掌柜。这个名字,我更喜欢。”
她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在宣告着新的生活即将开始。
祝卿闻言偷偷地想笑了。
她一上手收拾开,才惊讶地发现母亲早已为这一天做了充足的准备。
家中的物品都已被整齐地打包成箱,除了少数摆放在明面上的零碎物件外,其馀的都已准备妥当。
打包的过程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那些即将跟随张夫人离去的老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而那些被留下的则带着些许惶恐与不安。不知自己接下来的命运如何。
就在此时,祝荣气势汹汹地冲了进来,他怒斥道:“你这是找了些什么人?竟然将我们和离的消息如此大张旗鼓地宣扬出去!”
原来是祝府门外,聚满了好奇的百姓,他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想要探知究竟发生了何事。董松见状,迅速调动镖局的壮汉们,将消息宣扬了出去。
那些壮汉身形魁梧,声若洪钟,话一出口就能传百十来条街。
不消多时,附近的府邸都知道了张夫人与祝家即将和离的消息。
而此处的府邸,多是朝中显贵,门房们听到风声后,急忙向自家主人禀报,一时间,无数双眼睛透过府邸的缝隙,向外窥探。
与祝家稍有交情的,更是派人前来打探虚实,询问这消息是否属实。
张夫人面对祝荣的质询,神情淡然,再无之前对祝父的谦卑与顺从。
她轻啓朱唇,语带嘲讽:“这不就是你所期望的吗?我们和离的消息,自然是传得越广越好,如此一来,雅香斋与你祝家便可彻底划清界限。”
祝荣闻言,面色铁青,一甩袖子,愤然离去,口中恶狠狠地说道:“那你们还不快些收拾,速速离开此地!”他的语气冰冷至极,连站在一旁的祝卿都未曾多看一眼,显然是已经撕破了脸面。
祝卿清晰地听到,祝父离去后,那新纳的妾室柔声细语地劝慰道:“老爷切莫动怒,气坏了身子,妾身是会心疼的,肚子里的宝宝也是会
心疼的。”
那声音温柔如水,却在这冷漠的空气中显得格外刺耳。
张夫人的位置一旦空出,那新妾与顾姨娘之间的争斗便如暗流涌动,愈演愈烈。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乐文中文网】《漫画路人自救指南》《仙子,逼我吃软饭是吧》《终极火力》《恶龙,为了赚钱选择文化胜利》《神话:灵性支配者》《我跟他不熟》【亲亲小说网】《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小粉书】
来日煮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蓝书dalan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万人迷不想谈恋爱怎么办》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蓝书只为原作者来日煮酒的小说《万人迷不想谈恋爱怎么办》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来日煮酒并收藏《万人迷不想谈恋爱怎么办》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