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蓝书dalan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国际上被花国撤侨的新闻震动刷屏。
各国头条都变成了相关新闻。
在证实了系统的效果之后,上头对于面板上所写的洪涝灾害倒计时就提起了心。
高温导致各个地方干旱缺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又蒸发,现在温度下来了,步入雨季是能够想到的事情,但是洪涝。
超出预计了。
整个机器迅速运转了起来。
他们不知道系统所说的洪涝到底是什么程度的,如果按照高温这种超出以往有记载以来的最高温度,那么这次的洪涝一定也是闻所未闻的。
该怎么办?
气象学家一刻不停深入研究,时时刻刻观测,分成不同小组对各个地区版块的情况进行记录,每天对比分析,已知结果倒推结论比想象中要稍微容易一些。
他们很快就发现了,海平面在不断上涨。
整个东部地区的气象图显示未来会是连绵阴雨天,暴雨警告分布在地图上,整个轮廓被覆盖上了深蓝色。
人们正在庆祝温度的下降。
电影院里的座位上渐渐填充了人影,马路上等待红绿灯的人像以前一样,放学高峰期的道路仍然水泄不通。
为高温结束而庆祝的人们此时并不知道未来会浸泡在绵绵阴雨天中,直到被水淹没。
得知高温过后是洪涝灾害,张宁宁一直有些提不起劲。
她是经历过海市的夏天的。
因为夏季多雨,城市处于盆地,排水设施跟不上降雨量,海市每一年几乎都会被淹没。
如果没被淹,那是那一年雨水少。
被系统认证的洪涝显然破坏力要比海市的那种大得多。
她很难想象到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光景。
趁这段时间张宁宁把空间又整理了一下。
汽艇,充气艇都拿了出来放在空间里的别墅院子里。
经过不断收获升级,现在空间里除了猪牛羊鸡鸭蜜蜂鹅的养殖场,还有织布厂、服装厂、面包店、食品加工厂、家具厂、自来水厂、发电厂、水果加工厂、药店等等,俨然一个设备齐全的小镇。
和玩过的某游戏不能说一模一样,但确实是十分相似,查重率百分之八十的那种。
但是这也方便了张宁宁操作。
仓库里的东西堆得越来越多,消耗远远跟不上制造,曾经的加速生长效果失去后张宁宁就没再继续购买了。
物资太多也是烦恼,真空包装机有电就能用,但是包装袋是个问题,她暂时还没有解锁工业相关的工厂,无法产出,现在消耗的都是之前买的存货。
仓库里按照不同的分类摆放的整整齐齐,想要什么一眼就能知道从哪里拿。
在家这段时间她也没闲着,在物流回复之后张宁宁就开了网店,把一些自己用不上的东西卖了出去,回流了一些资金,加上一直在接单兼职,手上的可动用资金回到了五十多万,父母手里的钱她没动,自己的钱张宁宁准备换成金条,再弄一些碎一点的金饰,留个八万应急就够了。
不管在什么时候,贵金属始终是硬通货。
可能是因为高温缘故,黄金价格攀升,最近也只回落了一部分,买了五十万的黄金融成金条也就十根。
让人看着有些肉疼。
想到空间出现的矿山安慰自己,等再解锁一部分就能挖矿了,还有冶炼厂,说不定还能得到一些。
如果真的是洪涝的话,她还需要想一想再买些什么。
网上搜索了一些,大部分都是张宁宁曾经买过的,现在还放在空间里,平时基本没有存在感。
多亏了之前准备齐全,现在只需要补充一部分就行了。
救生绳,之前买的不确定防水效果,她又加急购买了一些,头盔买了几个,卫星电话之前没想过,但是真的没有信号的话,只有这个才能联系。
除湿袋,烘干机,烧开水的真空管先前没买,现在一起补上,维生素倒是暂时不用,还有很多,而且家里果干也足够作为补充,救生衣救生圈又买了一些,潜水工具补充了五套。
要不是开了网店张宁宁也不敢就这样买,大数据下的人是没有隐私的。
国家现在知道了洪涝即将到来也在做准备,她不希望被人发觉问题。
陆陆续续买了不少东西,更加充实的仓库让张宁宁颇为安心。但是住的地方,当初想着地理位置优越,没想过要建成高楼,农村不适合。
家里又拆迁了,各种原因综合起来导致了,张宁宁家现在没有高楼房可以住。
自己家的三套高楼层两套拆迁换了钱,一套换了地下城。
她也考虑过真的水灾了,就去官方建的地下城,但事实是地下城扛洪涝能力极差,很容易被淹,她不知道官方建造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这方面问题,又是否解决了。
实在不行只能借住在别人家,但那样太容易暴露了,也不方便,如果不是实在没办法张宁宁不想去。
官方当然是考虑到了的。
从洪涝倒计时开始就二十四小时赶工的对原有图纸进行改造,不断做系统任务,终于把积分刷到了五万。
商城里解锁了一张地下城图纸,和张宁宁之前的比起来贵得多,但是功能也好得多。
地下城建造完工之后,朱建华带着一队人来到了地面上的广场中央,点击购买,一张轻飘飘的图纸出现在了他手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