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阿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蓝书dalan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话说回来,刘氏闺女沈倩当年一顶小轿进了县令方家给大公子方承明当妾,如今三十年光景过去了,也从倩姨娘熬成了倩姨奶奶,就算是沈倩成了姨奶奶,在方家这样的官宦人家也大不过正室去。
方家祖籍杭州,在当地也是响当当的名门望族,凡是大家族都会兴办族学,用于族中子弟读书考学,方家自然也不例外,族中出了不少进士举人,皆分散各处为官。
沈倩的公公方老太爷早年在桃源县任县令,后来调到苏州做了知府,苏老太爷有两个儿子,庶子不成器,早早丢出府去分家单过了,嫡子就是方承明,方承明娶的是光禄寺少卿的次女,人称方大奶奶,除此房中还有两个姨娘和几个通房丫头,沈倩就是其中之一。
方承明性子温和儒雅,当官没有老子厉害,当了十来年的官,如今还只是个地方六品官,丈夫在外做官,家中主持中馈自然是方大奶奶。
方大奶奶治家甚严,娘家陪嫁的几个管事娘子皆是得力的,将府中事务打理的井井有条。
沈倩刚抬到方家时,方大奶奶膝下只有一女,她运道不错,抢先方大奶奶一步生下了庶长子方旭,哄的方家老太太偏了心。
沈倩本想靠着儿子跟大奶奶斗上一斗,没想到年尾,方大奶奶也一举得男,嫡子嫡女都有了,沈倩生的庶长子也没人稀罕了。
没人稀罕,沈倩自己稀罕,她可是把儿子方旭当成一辈子的指望,那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
方旭也是个扶不上墙的玩意儿,府中诸弟莫不是勤勉好学,力争上游的儿郎,唯有他长到二十六七岁的年纪,整日的不学无术,今日秋香楼,明日醉音坊的,拈花惹草、寻欢作乐的事可是做的不少。
沈倩手中没有资产,单靠着府里给的月银,没法填补方旭闯下的窟窿眼,为此没少往娘家伸手要钱打秋风。
这不,前头方旭又包了个粉头,在外头租了宅子,那粉头生的我见犹怜,却是个挑刺的主儿,整日里胭脂水粉,裁剪裙衫的,全都挑着最好的来,方旭兜里无银子,大咧咧回府找沈倩要钱儿,刚开完口也不管他娘是什么反应,又衣袖飘飘去寻相好了。
沈倩立时沉了脸,将桌上的汝窑茶杯摔了个粉碎,暗骂了句勾引儿子的小贱人不得好死,才问身旁的丫鬟,账上还有多少银钱。
丫鬟吓了一激灵,战兢兢回答。
“回姨奶奶,账上无钱了。”
昨个儿,账上的钱都交叫旭大爷提走了。
丫鬟这话还没说出口,沈倩“啪”的甩过来一巴掌,咬牙拧过去,“没用的东西!账上的银钱都算不清楚,前头刚收的印子钱,怎么就没了!是不是全叫你这个小蹄子贪了去勾搭野汉子!“
“姨奶奶饶命!奴婢没扯谎,账上的钱都给了旭大爷了!”
丫鬟一边挨打一边磕头求情。
沈倩不依不饶,把丫鬟打了一通,发泄完心里的火气,身边的大丫鬟见主子停了手,才骂道,“滚下去,别叫姨奶奶气坏了身子!”
丫鬟捂着脸退下,沈倩坐在椅子上,转着手上的玉镯子,半晌才道。
“翠莲,给娘家老夫人去封信,请她老人家到外宅聚聚。”
“是,奴婢知道了。”
沈倩在府外有处小宅子,当年她出嫁的时候,娘家中给买下的,算是给她的嫁妆。
她一个姨奶奶,想在府里招待娘家人,那是门都没有。
不过,自己的宅子却是可以的。
暂不提沈倩这闹得哪一出,刘氏这边儿收到女儿寄来的信,那是高兴的眉飞色舞,当即回了厢房,从木箱子里捧出两个匣子,一个匣子里装的金银,另一个匣子是一摞银票,算起来小两千两呢,这可是刘氏攒下来多年私房钱。
刘氏这辈子只生了一双儿女,沈大郎眼瞅着不成器了,她可不得把算盘打到闺女身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泡菜中文网】《她不是潘金莲》《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绝密小说网】《跳崖后全京城追悔莫及》《我回到家乡种地的日子》《凡人:风雷灵根,娶妻陈巧倩》《从长生苟到飞升》《泼刀行》《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