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世家之不幸、天下之大幸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加书签

大蓝书【dalanshu.cc】第一时间更新《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

杨集这只蝴蝶扇了几下翅膀,却在大隋王朝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大业元年春,皇帝杨广大刀阔斧的改组大隋中枢行政机构,先是将内廷的侍奉机构内侍省改为长秋监,不仅在名义上将其与政务处理国事的门下、内史、尚书区分,还把长秋监等主官的官阶合理下降。接着,又明确了秘书省的职司,令其专门掌管图书、校正图籍;遇朝有制度沿革﹑礼仪轻重时,得以参议,但平时却无参政议政权,也就是说,曾与三省并驾齐驱的秘书省将会淡出人们的视线,成为了一个闲散的官署。

与此同时,又将先帝时期的十一寺改为九寺五监,这九寺五监在职级上,基本和尚书省六部平级,与尚书六部没有隶属关系,但职权与六部重叠之多,实际存在分工和制约关系。六部主管政令,九寺五监分别负责某方面的具体事务。

杨广之所以这么做,是对进行中中枢重复官署的撤并,企图裁剪冗官冗吏、提升办事效率。但九寺五监的存在一面是协助三省六部更好处理国这事务。只因三省六部大多都只能处理内部、中枢和一些紧急事情,并也只能粗略处理,而一些不紧急和一些需要细微处理的事情则由九寺五监等专属机构处理。

另一方面虽出于分权制衡的需要,三省六部本身就体现君王的了分权意识,而九寺五监则是进一步分割了三省六部制的权力,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大隋统治。

最重要的就是九寺五监都有存在的合理性,只因九寺五监都是一些专业性较强部门,比如说国子监的专业是掌控官学;比如说都水监,它掌河渠、津梁、堤堰、治水等事务;比如说少府监,它掌管大隋百工技巧诸务、负责各种研发,只要它正式成立起来,并将最出色的工匠收入其中,这个部门一定会成为大隋王朝最厉害的科技研发部门……所以为了更好服务和处理相关政务,的确有必要单独划分出来,如今经过杨广这般明确化,便能有效的降低了外行指挥内行等事件的出现,同时也更显专门化、职业化、规模规范化。

军事上,杨广将十二卫府增改为十二卫四府﹐合称十六卫。其十二卫为左右翊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屯卫,左右候卫和左右御卫;四府为左右备身府和左右监门府。十二卫统全国府兵、宿卫京城,居中御外,卫戍京师,是府兵和禁军的合一;四府不统府兵,左右备身府负责侍卫皇帝;左右监门府分掌宫殿门禁。

若是在平时,杨广这一系列改革中的任何一个,必定引起朝野热议,然而此时加起来,威力也不如他所创立的议事堂“劲爆”。

议事堂介于皇帝和三省之间,由九名位高权重、威望卓著的重臣组成,这九人分别是安德王杨雄、门下纳言杨达、尚书令杨素、太常寺卿高颎、内史令萧琮、尚书右仆射苏威、黄门侍郎裴矩、民部侍郎崔仲方、大理寺卿长孙炽,此之九人不公里是皇帝的左膀右臂,也是大隋王朝各大势力的代表、仅能以宰相自居的的大人物。

杨集不知这场大变革将要持续多久,却知道这场变革在京城造成风浪不会小,不过他是一个地方官,这些通通都与他没有关系,反正他在京城的事情已了,没必要踏进这个政治漩涡,所以杨集在武举结束以后,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观点,便聪明果断的避开了大兴城,迫不及待的直奔甘州张掖而去。

阳春三月,杨集回到了阔别数月的甘州张掖。除了声势浩大的王府护卫队、运输队,还有一百七十名刚从国子监入仕的小官。

这百多名小官是各州推荐给朝廷的青年才俊,大家经过贵族式的科举考试,有门路的官宦子弟皆已通过家族关系入仕了,剩下考得好却没有门路的人,尽皆成为吏部的预备官员,他们一边在国子监深造、一边等待朝廷的安排。

这一次临行之前,杨集向杨广索要人才,并且表示凉州需要有才华却没后台的寒士,而杨广本来就打算将凉州营造成一个没有大世家大门阀渗透的净土,所以杨集的主张与他不谋而合,令吏部将这些在国子监虚度年华的寒士、世家旁庶子弟尽数移交给了杨集。

对此,朝中各大势力代表倒是没有多大意见,一方面是凉州三面皆敌、条件艰苦,远离亲人不说,还有战火之险,也只有这些无入仕之门、锐气十足的年轻人愿意来;另一方面是凉州被杨集经营成了世家门阀的禁地,若非强制命令,没有人愿意把自家子弟送来,免得被杨集以‘鸡蛋里挑骨头’的方式收拾。

当然,最为关键的还是并州有太多空缺可争,这便使得鸡肋般的凉州对世家门阀没有多大吸引力,再加上前面的两大因素,所以大家对于杨广的安排没有异议。

在这一百七十名随行小官之中,有一人格外令杨集重视,此人乃是京兆杜氏旁支子弟杜如晦,他饱受吏部侍郎高孝基的赞赏,称他才华横溢、果断务实,有宰相之才。杜如晦此番受命为凉州参军事,正式成为杨集麾下一名小吏。

除了杜如晦等三十人进入州牧府为官以外,余者主要是鄯善、且末、西州、庭州的新官,他们将要在张掖培训一个月之久,等熟悉凉州制度,再散往各地,若是无法胜任地方官员之职,也可进入凉州的教育系统,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三学博士。

一路上行军虽然比较辛苦,但是这些朝气蓬勃、锐气十足、胸怀大志的年轻人却兴致勃勃,对前途和未来充满了期望。他们这一路走来,看见了很多秀美山川,可是这都不如新修成的驰道震撼。

“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话照搬到甘州也是一样的,甘州为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之一,交通本来就十分便利,杨集打败步迦可汗之后,凉州总管府按照朝廷的指令,勘定了“大兴——西州/庭州”驰道的走向,经过这几年来的紧急施工,“会州——甘州”段已经完成了,如今正从甘州福禄县向西边的瓜州延伸。

若是修到西州,并且把“瓜州庭州”、“伊州庭州”这两条支线修好,大隋就有了向西进军的最便捷的战略通道。

到了张掖城城郊的时候,众人只看一眼,便被这座拔地而起的雄城给震撼了。

远而观之,只见高大耸立的城墙上旌旗林立,城墙里青烟袅袅,一顶顶尖角藻顶,拱卫着高大厚重的城门。

杜如晦身材修长、相貌堂堂,身着月白襕衫,头戴软脚幞头,腰间悬挂一柄宝剑,显得温文儒雅、气度不凡;他初来张掖城之时,几乎以为自己回到了大兴城,这里的一切与大兴城是那么的相似,城市的格局与大兴相仿,同样是横七竖八的街道、同样是被坊墙切割成方形的一个个坊、里、曲,同样是植在街道旁边的槐树、榆树、柳树。

深入其中,杜如晦又发现了张掖与大兴的不同之处。这里的路面皆是由类似石板的‘石板’铺设,排水沟更宽更深,而且还是方面清淤的明沟,所以每个重要的交叉路口都要架高石桥。可是城池虽大,但是当行军队伍从东门入城之后,他发现张掖新城远不及大兴繁华,总给人一种人烟稀少、落寞寂寥的感觉。

当他们走过主横街一半之遥,便往坐北朝南的州牧府赶去。

近了!

那种人烟稀少的寂寥一扫而空,城中心和之前经过的地方完全是两种感觉,和路上经过的各坊也大不相同。

城中心的格外呈同心圆结构,这也是张掖城的商业、经济中心;“外圆”由众多建筑连接而成,内外皆是鳞次栉比乐器行、书行、珠宝行、彩绢行、酒肆、粥饼行,最中心则是市署所在地,两者之间留下八条通道供行人穿行。

时近寅时,“外圆”的街道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街头不只有汉人,还有羌人、突厥人、铁勒人、吐火罗人和粟特人,甚至波斯胡、番僧、道人等等,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整个世界都浓缩到了这个‘小小’圆环之中。

杜如晦去过洛阳、太原、江都、襄阳等重镇,但张掖新城还是首次到来,他见到这般景致,忍不住低语道:“这便是张掖新城么?怕是太原城也有所不如吧?”

杨集笑着说道:“太原是我大隋防御、进军北方的后勤重地,而张掖则是我大隋走向西方的大后方,所以两城规模大小是一样的。只不过张掖是老城翻新,城池虽是新的,但人口各方面都远远不如太原城。”

杜如晦是凉州州牧府中的一员,在行军途中,都位于行军队伍的核心部位,这份待遇与其他小官截然不同。他今年虽然只有二十岁,但却博学多才,每到一个有古的地方,都能说出不少历史典故。

但也不知他是首次当官的缘故,还是性情使然,所以与杨集等人相处的时候,显得有些不沉默寡言、格格不入,给人一种很不合群的感觉。

杨集也看到了这一点,可他并不想多说什么,因为他知道杜如晦上任以后,便会尝到杨师道的滋味,日夜都有处理不了的公务。

真到那一步,杜如晦这个新手为了处理好手中公务,必须与同僚多番交流,不须多久,便会因为公务、政务,融入到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团队中来。

杜如晦听了杨集的话,问道:“大王,您认为太原和张掖二城,谁更具潜力?”

“这还用说吗?”

杨集笑了笑:“太原面向的只是东/突厥,而张掖面对和接待的,却是来自西域诸国、西突厥、波斯等地的商旅,所以从远景、从发展速度上说,我认为张掖更具潜力。”

杜如晦临行之前,也恶补了一番与凉州有关的知识,他对这个张掖新城有一个模糊的了解,听了杨集这么说,便问道:“大王,卑职听说张掖新城一切费用全由凉州总管府……嗯,州牧府承担,但不知营造新城的人力和钱从何而来?”

其实他想问的是,这个巨大的新城难道是你自己掏腰包建的?

杨集说道:“人力方面,一部分人力是由以工代赈的新甘州人、一部分战俘购自异国的奴隶。钱财方面,一部分是由州牧府拨款,这部分主要是用于以工代赈、战俘和奴隶吃穿;一部分是筹自民间,这一部分钱财,主要用土地来换。”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赤心巡天》【手打小说网】《从流浪地球开始的位面战争》《欢迎来到我的地狱》《什么年代了,还在传统制卡》《在求生综艺被植入大佬人设》《我有存款一万亿》《顶级坏种为我俯首称臣》《带着超市大逃亡》《两界:我早晚成仙帝

天才一秒记住【大蓝书】地址:dalanshu.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大隋主沉浮》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蓝书只为原作者碧海思云的小说《大隋主沉浮》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碧海思云并收藏《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
秦吏
秦吏

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与下,历史有何改变?秦始皇固有一

七月新番 连载 527万字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历史没有如果。但是如果历史有如果……如果中国的第一次远征没有失败,那将会发生什么?缅甸、中途岛、瓜...

远征士兵 连载 388万字

重生美人手册
重生美人手册

她在花骨朵般的年华不小心就挂了,挂便挂吧,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可她的好父亲逆天改命,她又活过来了,人生境遇真是爽歪歪!谁说女子不如男,她偏要做那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勇猛的女汉子也有柔软的一面,梦想着有男子踏着五彩祥云来娶她,不管是阿猫阿狗,她都嫁了。不曾想梦想变成现实,她掷下豪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乱世中血腥杀戮的故事在男女互诉衷肠中渐行渐远,多了三分柔情、七分缱绻。(本文甜宠,男强女强,联

谷扇 连载 47万字

穿越之富甲天下
穿越之富甲天下

好吧,这是一个关于发财和美女的故事。嗯,确切点说,是在古代捞银子和泡MM的故事........

大篷车 连载 172万字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1765年,周子布来到大幕将要拉开的南洋,他穿越成了河仙鄚家的子弟。在这风云激荡的前夜,他该如何整合纷乱的华人势力、对抗欧洲殖民者的压榨?甚至北望故国,神州陆沉的悲剧何时结束。嗯,不如定个小目标,先从娶华人英雄吞武里大帝郑信的女儿开始吧!

人到中年纸老虎 连载 117万字

壮哉大唐少年郎
壮哉大唐少年郎

关于壮哉大唐少年郎:贞观元年,乍看大唐盛世开启,实则危机重重、内外交困!且看罗通,如何破开困局,辅佐明君创贞观之治!且看新书……《大唐脊梁》

碧海思云 其他 连载

大隋第三世
大隋第三世

隋朝纲常败、乱象渐丛生。在这即将拉开的历史帷幕,杨侗披甲跨马,举起屠刀,用皇室子弟的名义和尊严,维护与拯救这一个天下哭泣的时代。大隋的辉煌,不会就此终结!读者交流‘寇寇’群:1623145——————新书《大隋主沉浮》已上传

碧海思云 历史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蓝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3-11-05 03:0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