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伯书同曲伯年兄弟二人一路疾行进京,拿着曲文海给的拜帖,先到了刑部尚书钱疏本的府上拜会。
曲文海是钱疏本在内阁力荐后几方势力博弈最终定下的人选,他一旦进京就会自动打上钱疏本一派的标签。
对着未来得力部下的家人,钱疏本特地抽了时间在书房接待了一番,三人相对而坐一番客套后,他知道这二人先一步到京城是为了置办一处可供家人久居的宅子,便直接从抽屉中去取出了一张拜帖。
“刚刚致仕的卢大人已是准备迁回山西老家,我听人提过一句说他们位于赵堂子胡同的宅子似是也要变卖,你们不如拿这拜帖去打听一下吧。”
兄弟二人闻言大喜,忙起身作揖接过拜帖。
卢有才在刑部左侍郎的位子上呆了近二十年,他的境况同曲文海倒是稍稍有些像,他会咬着牙挺到七十岁才致仕也是因着家中子孙后继无人。
他曾孙都已十几岁,可自他之后家中都再未出过两榜进士,就是中举的人都极少。
后继无人,再留在京城只会让家族败落的更快,这位卢大人有远见也狠得下心,不顾家人的反对修了老家的宅子,就先一步将女眷送了回去。
赵堂子胡同的卢府几经翻建,院落早已是三品官员府邸规制能达到的上限,二间三架的门屋,黑油锡环,门外看同寻常府邸倒是没有太大差异。
两人递了拜帖被门房从角门迎了进去,过了中门迎面就是五间七架的厅堂,面阔庄严。
庭院中有小厮正提着扫把在收整,见了来人就行礼退下,倒是格外有规矩。
兄弟二人秉明了来意就有总管带着他们在府中简单看了看,京中不比开封,律法中有明文规定不许多占地构亭馆开池塘,整个府邸就全部是大小错落的院子。
京中寸土寸金,这一整套院子并不大,紧凑中带着别致,倒也比兄弟二人看过的院子要好上太多。
兄弟二人知道这里不比开封,由不得他们多挑拣,又曲府人丁不旺,这样一套院子已是够三房共居,两人连曲文海的回音都没等,就直接付了定金等着对方彻底离京收房。
曲文海对新宅子的选址倒是格外满意,卢有才在刑部左侍郎的位子上呆了那么多年,现在他接了对方的官职,又接了对方的宅子,是不是说明他至少能在那个位置上做到致仕?
宅子选好,又已经临近腊月,曲文海带着曲清言他们四个小辈先一步进京,他要赶在年底前上任,而他做了正三品的京官几个小辈就可以送进国子监。
自重开科举,国子监便没了太祖开国初时的风光,国子监毕业就可出任官员的时代一去不返,但能进国子监读书却一直是学子心中的荣耀。
毕竟岁贡入监的学生都是各州府选拔出来的,全是剑指金榜之辈;而各地官员送去的后生晚辈其身后的势力也不容小觑,不论从哪里来看这国子监都有必要进去转上一圈。
只三品京官只得荫一子,这个人选他倒是要慎重考虑。
曲清闻会试下第,倒是可以想想办法通过翰林院举监将他送入国子监,有名师指导又能享教谕之俸,荫生的名额给他倒是有些浪费了。
而寻常人过不了童试一关就无法参加秋闱,但进了国子监做了监生却是可以绕开童试这一道坎,直接去参加秋闱。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早春晴朗》《宝珠也想不到[重生]》《重生1982搞渔场》《他知道风从哪个方向来》《大明汉高祖》《武纪》《从行星总督开始》《被首座抛弃之后》《捞尸人》
大蓝书【dalanshu.cc】第一时间更新《登科》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