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人都已经进去,解世新也没有时间再教周婕娇怎么用,不过软件的用法比较简单,这女人平常也很聪明,应该不会弄错。
进入房间,周婕娇就很机灵的躲在窗帘后面,她的前面是柜子,可以遮挡住手机摄像头的位置。
解世新看到周婕娇反应很迅速,放心地点头,站在角落里,确保他不会出现在镜头当中。
工人员帮助王峰朔的秘书把梅瓶取出,放在桌前,所有人站在桌前围成半圆,他们却不知道,这个角度正好是周婕娇手里摄像头对准的位置。
周婕娇知道他们要开始了,兴奋得手又再发抖。
对了,刚才解世新说按哪个是录像?
当她点击屏幕中按键的时候,牧老正好招手叫阿蓉过来,对所有人道:“因为最开始的鉴定是小蓉做得,由她帮我重复做鉴定最合适。”
其中只有谷亦清会做鉴定,不过他没有异议。
牧老看向阿蓉,道:“你讲解鉴定过程,我来动手。”
这么安排对阿蓉来说也很合适,她对现代鉴宝工具还不会使用,于是点头道:“好。”
“那现在,我们开始鉴定梅瓶。”
这一次,阿蓉用自身对柴窑的理解,结合后世所有朝代年代对柴窑的认知,总结出推论:“鉴定梅瓶是否属于柴窑,方法有三,一,符合古籍记载。《饮流斋说瓷》世宗批其状曰:“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将来。”
“陶录也称,柴氏窑色如天。”
牧老已经把眼镜戴上,查看梅瓶釉色,颌首:“这二句先后形容柴窑其釉色,而梅瓶与之相符合!”
对柴窑有着深刻认识的谷亦清拼命地抑制惊喜,中国古瓷之多釉色与柴窑相近很正常,比如‘雨过天青云破处’这句话,不也有很多人当成是说汝窑吗?
阿蓉继续道:“瓷滋润细媚,宝荧射目,为古来诸窑之冠。陶录称其明如镜。两种说法是同一个意思。”
梅瓶在光线中照射出它的光彩耀目的风采,釉汁晶莹剔透,这种千娇百媚美,媚颜欲滴的釉色,如果不是柴窑,还会是别的瓷器吗?
这个时候,牧老的手忽然颤抖,以他鉴宝师的眼光不需要往下鉴定,就能看出这梅瓶极有可能出于柴窑。
谷亦清紧张无比,心中期望值也渐渐变大。
而站在角落里的解世新预感越来越不好,尤其他对阿蓉说的话有些耳熟,好像,书上也是这么写的……
他忍不住向窗帘后面的周婕娇看过去,现在应该让她停止录像,还是再等会?
在解世新犹豫的几分钟,阿蓉又说出三点的柴窑特征,并且被牧老全部证实,连不懂柴窑是什么的王峰朔感受气氛没有放松,反而越来越紧张起来。
“方法二,我们要排除梅瓶不属于存在于世任何瓷窑。”
谷亦清骤然抬头,看向阿蓉,极其不认可对方用这种方式:“你记得住历史所有有关天青色瓷窑特征吗?”
对此阿蓉有信心:“宋代以前我都能想起来。”
而宋代以后,多为彩瓷,天青色釉瓷鲜少。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