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于平静处

混在北宋末年 土扒鼠 加书签

土扒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蓝书dalan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随着这座防备一流的新城修筑完成,宋西军的战略优势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如此一来,新城、平夏城与稍靠后的镇戎军互为犄角之势,可对北面的静塞军司形成两面夹击之势;而在南面,又可与兰州、湟州等地宋军对卓啰和南军司形成夹击之势。

西路的剧变自然早引起来了已从燕云地区赶回京城的童贯的注意,以他老人家好战的性格,如此大好形势怎会放过,现在燕云已平,如果再把西夏拿下,此生足亦。

但童贯知道现在大军需要休整,而且打仗打的就是后勤给养。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朝廷连年用兵,国库空虚的厉害,想打也没钱粮啊。

不过,到了第二年,也即公元1123年春。童贯还是下令西军发动对卓啰和南军司的攻击。

之所以选在这个青黄不接的时点用兵,也是针对西夏的国情来的。因为西夏粮草不能自给,此时正是青黄不接,军士吃不饱,马也饿瘦了,相对来说正是西夏兵马最疲弱之时。

近二十万大军兵分三路,直扑卓啰和南军司。

从兰州攻击的一部迅速拔掉盖朱城后,直接逼近卓啰和南军司。

从镇戎军方向出动的另一支大军早已提前潜行至会州,从西北向对卓啰和南军司发动猛攻。

第三路宋军从出湟州,从南路进攻。

卓啰和南军司有守军不到四万,在三路数倍于已的宋军的同时进攻后,很快向西逃窜,一部逃到了西凉府。

宋军也不过分追击,因为能打一战也算是十分勉强了。但宋军还是趁势拿下了西南方向,位于大通河边的仁多泉城,该城也是十分险要,与吐蕃隔河相望,北距西凉府仅百余里。

从整个版图来看,现在最西起桥头堡仁多泉城,往东依次经过西宁州、湟州、新取的卓啰和南军司、兰州、会州和投诚的野利族部落,算是连成了一个坚固的整体。

面对极其被动的局势,西夏方面自然不会善罢甘休,先后两次发动了对葫芦河谷新城的大规模攻击。因为只有收复野利族部落的领地,才能打通与卓啰和南军司的联络,也才有将其收复的可能。毕竟迂回从西部用兵极其不便。

第一次,乾顺帝集结十万重兵,发动了对新城的毁灭性攻击。

事实证明,单从外形看就显十分恐怖的这座新城,经过实战检验,果然是一架高效冷酷的绞肉机。

攻击的夏军根本没有任何机会,数万大军将新城围住猛攻,却破感无从下嘴之感,相反无论从哪一面攻击,都深陷三面围攻之中。损失惨重不说,根本连城内军民的影子都看不到几个,闯过令人心悸的地雷阵,刚一近城,见四面八方箭如飞蝗,已方骑士成片成片的坠马。

连续两次重兵攻击新城,都损失惨重,却依然没有撼动新城分毫。这恐怖结果,将冷静下来的西夏方震惊的不轻,以乾顺为帝的朝廷上下,完全没有想到一座刚刚修筑的新城而已,仅仅只修了三个月,这么短的时间实在想不出能修筑得如何庞大坚固。本想着十万铁骑直接也能给踏平了啊,可先后两次攻击,损兵折将数万,竟未得寸功。

在惨重损失面前,乾顺帝不得不冷静下来。不过实在令人胸闷,莫名其妙丢失这么多极具战略位置的领土,转眼间又损失这么多精甲锐士。

面对事实和北部复杂的局势,乾顺帝虽怒火中烧,但也不得不强迫自己接受现实,将南部兵力逐渐收缩。西南部的西凉府成了自己的底线。

而此宋军也没有继续向西用兵的意图,于是经过连番血战后,宋夏边境再次平静下来。

由于新得大片领土,李统制又将熟知当地风土人情更加老成恃重的杨都统派了过来。主要负责民事上的事,正好与唐十一一文一武。

对于岳父能来帮自己,唐十一自然十分欢喜。一是省得换了别人会给自己下绊子,二来也使小娇妻又能和家人在一起了。只是诗诗她们几个小美女不方便再住在杨府了,只好又搬回了唐十一的住处。

宋夏战火暂时平熄,唐十一也松了口气。因为自己实在不想看到宋夏拼死拼活,却为金人渔利。至始至终,唐十一都将目标对准了金军。

令外,在相对平静的对方,就在宋夏重启战火时,金军已经在跃跃欲试了。不过因为还没有捉到辽天祚帝,这也牵涉了金军主力,而且金军现在也没有做好与宋彻底决裂的准备。所以仅仅是将兵力逐渐南移,以待时机。

再说苦心留在燕京地区经营的赵楷,由于其为人谦虚好学,并亲历亲为与众将校一起高防务训练,这让向来受文官气的将士们颇为感动。赵楷在军界也初步建立了个人威望。

唐十一在西部搞出的动静,自然不会瞒过赵楷的耳目。赵楷震惊之余,也是感叹,哪里有这小子哪里就别想平静了。

现在唐十一在西部日子过得平静而充实,只是内心颇为焦虑,只等宋金大战打响。

修城训练搞战略物资储备,这是唐十一目前所能做的了。但边境地区经济落后,大批粮草必须主要靠内地接济。单凭朝廷划拔,唐十一总觉得不可靠。于是秘派时迁率了一帮心腹,带着大批珠宝潜回了京城,先将这些珠宝珍玩什么的悄悄变现,然后下江南收购粮食。

唐十一深知,这么多金银珠宝一下子投放市场的话根本消化不了,所以只是让时迁带了十袋珠宝什么的,至于好变现的金银器皿一件也没带。心想乱世一起,这珠宝估值将会大幅下降,而黄金和白银却在任何时候都是保值物件。正好趁现在还算平静,就将这些无价的珍宝悄悄在京城变现。

但即使这十袋珍宝,时迁一行也悄悄变现了五百余贯。可见大宋朝廷虽然没钱,但民间还是挺富的,商贾官僚有的是钱。

然后,唐十一又选后悄然运去京城上百袋珍宝,总共兑现了大约五千万贯,除了留足买粮食的。剩余的四千万绝大多数都是方便携带而又保值的黄金白银。

对于这笔四千万巨款,除了少部分运回了镇戎军外,剩余的储藏也是个问题。

唐十一左思右想,总觉得放在京城太不保险,万一自己政治上遇到点什么麻烦,会连累到这些金银。

唐十一突然眼前一亮,想到了白峰岭下的那处绝密地洞。对,何不把这些金银先储存在那里,正好可以方便在江南购物什么的。

转运金银的工作就交给了时迁和燕青。两人带着一队伙计随龙二的船队一路南下,少量的金银混在货物中间。上岸后再走陆路,过了杭州不远即是白峰岭。

燕青和时迁轻车熟路的从山底小道摸到了洞口,意外发生了,两人刚一进半山腰的洞,就浑身无力,被俘了。

“是他们”血使郑依依是见过武松和时迁的,当时在魔城这两人就是被自己所俘,没想到现在又折在了自己手下,还真是有缘分呢。

看着这名昏迷不醒的熟人,郑依依一颗芳心突然狂跳起来,忍不住跑到洞口向下望了望,很明显是在看唐十一有没有跟来,不过除了缭绕的烟雾,什么也看不清。

“啊,怎么是什么他们”红柳绿桃认出燕青和时迁,也是惊讶不已。

“先把他们弄醒再说”郑依依道。

红柳很快弄一瓢冷水浇在了时迁头上。

“噗”时迁一个激灵,喷了口水醒来,本能的活动了下,才意识到被绑了。心下顿时大惊,暗道,妈的大意了,竟没提前探探路,就带了这么多金银前来,看样是遇到山匪了。

“老实交待,为什么来这儿了,那个谁来了没有”红柳没等时迁反应过来,急忙问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混在北宋末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蓝书只为原作者土扒鼠的小说《混在北宋末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土扒鼠并收藏《混在北宋末年》最新章节。
蝉动
蝉动

私家侦探左重回到过去,战斗在敌人的心脏,外号笑面虎,擅长背后一刀,精通玉座金佛原理,斯蒂庞克定式。

江苏棹子 连载 613万字

抗战之火线精英
抗战之火线精英

小宅男在家通宵玩cf,莫名其妙的来到了抗日战场。分享书籍抗战之火线精英作者:九耳猫

九耳猫 连载 469万字

覆汉
覆汉

负大任,回千年,群雄并起三国乱,逞义气,斗江山,逐鹿中原起烽烟,狂风起,旌旗卷,刀关剑影月光寒,图天下,留美谈,万里山河碧血染。一个古汉语专业大学生坑爹穿...

榴弹怕水 连载 503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凤凰北斗 连载 138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孤独麦客 连载 374万字

九霄狂帝
九霄狂帝

诸天大世界长青大帝之子梅长风,因一场夺嫡阴谋而意外陨落,重生在一不知名的位面小界一废材之身,却又身不由已的陷入一系列纷争和阴谋之中。梅长风凭借前世丰富的修炼经验和超越这个位面的惊人学识,从此开始其逆天崛起之路,从武郡小城到大商帝国,从星月学院到域外战场,从无数秘境到各路强敌……作品标签:热血、争霸流

土扒鼠 玄幻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蓝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6-15 03:2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