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虽迟但到
天才一秒记住【大蓝书】地址:dalanshu.cc
据说,姜广林被送上了战场。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姜广林再无音信,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虽说姜广林的情况一直无法确定,谁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死是活,但在这种情况下,顾氏完全有理由改嫁了。
然而,顾氏并没有选择改嫁,她不顾旁人的劝阻,执意要陪在两个孩子身边,等待着姜广林回家。
尽管姜广林是以姜德海家的男丁的身份被抓走的,但严格来说,姜广林已经不是姜德海家的人,他如今家在府城。
这种情况下,顾氏要等他回家,就该回府城等才是。
但不知道为什么,姜德海等人极力劝说顾氏留在老家等,不要回府城。
顾氏虽然惦记着府城的人和事,想要回府城,但架不住姜德海等人轮番上阵,反复劝说。
最终,顾氏败下阵来,听从姜德海等人的安排,带着两个孩子,常住在姜德海家。
按照常理来说,姜德海等人费了这么多口舌才让顾氏留下,应该很喜欢她才对,应该会善待她才对。
但,事实并非如此。
这些年来,姜德海等人并没有善待顾氏三人,一直奴役着她、磋磨着她。
顾氏在姜德海家过的日子,完全可以用“受尽折磨”来形容。
从记事起,姜晚辞就发现,家里洗衣做饭、养猪种菜之类的活计,基本上都是她娘一个人在干。
可以这么说,她娘从早干到晚,几乎没有一刻得闲。
饶是如此,叔祖母魏氏还嫌她娘不够勤快,还嫌她和她弟弟吃闲饭。
毫不夸张的说,姜晚辞在姜德海家的每一天,都是在指责声和谩骂声中度过的。
就这样,好几年的时间过去了。
姜晚辞七岁那年,顾氏难得回一趟府城,探望那里的娘家人。
可偏偏就是在这个当口,姜晚辞的弟弟姜承泽生病了,而且病得不轻。
姜晚辞很着急,央求叔祖父姜德海给她弟弟请大夫。
姜德海本来已经答应了的,可魏氏却横插一脚,以钱不凑手为由,拖着不肯请大夫。
眼看她弟弟小病拖成大病,就快要不行了,这时村里来了一个牙婆,高价收购小丫头。
为了给弟弟治病,姜晚辞自卖自身,跟着那牙婆离开了家。
离家的那天,顾氏外出未归,并不在家,但姜晚辞却隐隐听到了她娘的呼喊声:“阿辞,阿辞……”
“阿辞,阿辞……”
时隔多年,姜晚辞再次听到了这陌生而又熟悉的呼喊声。
但有所不同的是,现在这个姜晚辞,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姜晚辞了。
现在这个姜晚辞,虽然无法彻底苏醒过来,却清楚的知道,当年那个姜晚辞——也就是原主,她苦苦等待的家人终于来了。
是的,原主她娘顾氏和她弟弟姜承泽,虽迟但到,迟到多日之后,总算是来到了李家渡。
当日,姜晚辞追到巷口,倒地不起的那一幕,恰巧被两个途经那条小巷的路人目击到了。
那两个路人,不是别人,正是姗姗来迟的顾氏和姜承泽。
前不久,顾氏和姜承泽带着受伤的姜晚辞,回到上河村。
现如今,姜晚辞正置身于姜德海家。
说起来,姜德海家原本并不富裕,家里的房子很有些破败。
直到十几年前,姜德海家得了一份“大机缘”,这才富裕起来,才有能力翻新房子、盖新房子。
如今的姜德海家,拥有一座颇为齐整的宅院。
这座宅院的正中央建有五间一字排开、坐北朝南的正房,正房两侧各有两间厢房。
五间正房都是砖瓦房,青砖砌墙,青瓦盖顶,冬暖夏凉。
四间厢房都是泥草房,泥坯砌墙,茅草盖顶,冬冷夏热。
显而易见,虽然同样是姜德海家的房子,但正房的居住条件比厢房要好很多。
顾氏等人自然是没资格住正房的,他们住的是厢房。
姜晚辞已经在低矮逼仄的厢房里躺了好几天,一直双眼紧闭,迟迟不见醒来。
像她这种情况,就必须要尽快给她请大夫才是。
然而,就像八年前,姜德海等人不愿给姜承泽请大夫那样,八年后的现在,姜德海等人同样不愿给姜晚辞请大夫。
不过,虽然姜晚辞没能得到有效的救治,至今没能彻底苏醒过来,但她的神志却是清醒的,她能感知到自己身边的人和事。
正因如此,这些天,尽管昏迷中的姜晚辞被困在这间小小的厢房里,却能通过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对姜德海家的情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姜德海先后娶了两房媳妇,共有四子三女。
这其中,长女和次子是原配赵氏所出,长子和次女是填房魏氏带来的孩子,其余的三个子女则是他和魏氏婚后所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笔趣推文】《男主怀了我的崽》【22文学】《我在现代留过学》《朕能走到对岸吗》《被首座抛弃之后》《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闻此一生》《从机械师开始无限转职》《回到过去做财阀》
《穿越乱世,我带着全族去逃荒》转载请注明来源:大蓝书dalanshu.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穿越乱世,我带着全族去逃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蓝书只为原作者静亭山黛的小说《穿越乱世,我带着全族去逃荒》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静亭山黛并收藏《穿越乱世,我带着全族去逃荒》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