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帝王将相在我直播间疯狂辟谣[历史盘点]》转载请注明来源:大蓝书dalanshu.cc
对贞观政要的批判声音,一般认为此论著非信史,其中对贞观年间有诸多的美化和曲笔,不具有客观性。
这样的考量在主播看来是合情合理的,因为看到有学者对《贞观政要》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考证,将其中的描写和其参考的《旧唐书》等进行比对,发现——
这里边写起来还真的大有门道,曲笔、篡改、断章取义、驴头接马嘴等各种小技巧都用上。
举个例子,有一个叫庞相寿的官员,因为贪污受贿被罚除去官职。可这个人还有再入官场的心思,他就再次找到李世民,表达了自己的一片忠心,李世民被其感动,答应他让他官复原职。
这时,魏征,李世民的头号谏臣,立刻表明了他的不满,他认为这时这时不负责任的行为,庞相寿既然犯了罪就理应受到责罚,不应该靠打感情牌就超越法律条文。
李世民从善如流,依照魏征的意见驳回了庞相寿的请求,至于庞相寿,他赏赐了他一些财物。
以上都是前置小故事,接下来的才是《贞观之治》的小心思。
《贞观之治》记载道,此人拒绝了李世民的赏赐,流泪而去。
而《资治通鉴》中的记载是:“赐帛遣之,相寿流涕而去。”
你品一下,这个意味是不是完全不同了。
按照《贞观之治》的写法,李世民就是在教化贪官知罪,而庞相寿拒绝了李世民的馈赠也表明他有所反思,在向着清正廉洁转变。而按《资治通鉴》的意思可就不一样了,这小子是一点儿没反省,拿着赏赐其实并不满意,想到自己没能官复原职难过地都哭了。
说起来也没改几个字,但是这笔下的含义就完全变了。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的过错,因为这原本就不是为了保存历史条目而写就的著作。
回到这本书书写的起因和作者身上,就可以发现,《贞观政要》的编纂,与其说是一本历史著作,不如说是为最高领导人写就的一本政治著作,这更像是一本贞观年间的政治思想指南。
作者吴兢本人也是一位敢于犯颜直谏的谏臣,在所有人都唯唯诺诺的时候,只有他敢于直谏李隆基,并且以太宗直言纳谏为例劝阻李隆基。在别人要求他修改史书时,他也直言不讳这是不正直的笔法,他不能也不愿。
这样一个人写出的《贞观政要》,他难道不知道自己写的很多细节是和史料对不上的吗?不,这是他故意为之。
从这个角度来看待这本论著的话,这些微妙的曲笔就可以理解甚至是原谅。整套书记载了诸多唐太宗君臣之间的讨论以及魏征等人的上谏,其核心目的是传达一种政治信念,告诉读者,要学习唐太宗直言纳谏的态度和王道儒家统治思想,像这样治理国家便是最成功的的。
这套书里包含了李世民治国理政以来的最大成就,也就是这一套完整自洽的,超越了父辈的儒家政治思想。
思想文化作为国家治理的领头羊,其重要性不需再多言语。不管中间运用了什么样的文学手法,虚构或写实,《贞观政要》里所传达的理念,都是一座新的高峰。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晋末长剑》《贼天子》《大清话事人》《龙只想水群,不爱待在洪荒》《渣攻改造,BE改写HE》《美食:美食系神豪》《力速双A魔法师[西幻]》《山海提灯》《金手指是深宫老嬷[红楼]》《力速双A魔法师[西幻]》
十八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蓝书dalan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帝王将相在我直播间疯狂辟谣[历史盘点]》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蓝书只为原作者十八然的小说《帝王将相在我直播间疯狂辟谣[历史盘点]》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八然并收藏《帝王将相在我直播间疯狂辟谣[历史盘点]》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