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七章 剧终(伪)

大汉封疆 庄不缺 加书签

“不知皇帝和长公主想让为师讲什么?”霍光沉默了片刻,直接开口询问二人,他也毫不客气的在皇帝和长公主面前自称为师。

.

“请老师教我治国之道,老师走后大汉又该何去何从?”刘进跪坐在案几前,微微低着头恭敬的问道。

“国之根本当以民为重,大汉久经战乱,这几十年来消耗了太多底蕴,不过大汉人口众多潜力犹在。陛下当施行休养生息之策,轻徭薄役,激励农耕,鼓励生养。只需十余年大汉便能重回鼎盛之世。”霍光没有多说什么无关紧要的话,直接奔向主题。

这种休养生息之策,几乎是战乱大灾之后一个国家必须施行的政策,就此一条来说霍光也没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因为即便霍光再厉害,也必须照此行事,休养生息才是一切的根本,只有一个国家有了根基才可以谈发展,所有人都知道如今的大汉已经经不起折腾了。

“休养生息,只需重启文景之策便可。不过国家之大,诸事繁多,内需贤臣,外需干吏,不知老师以为朝中何人可用?”刘进对休养生息这一国策也是赞同,即便霍光不说他也会去做。不过一个皇帝能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不是靠皇帝个人的能力,而是需要能臣干吏辅佐。历来有大成就的明君圣主,身边一定围绕着许多的贤臣,那些丰功伟绩绝非一人可成。

这其实是一个皇帝识人之明的体现,他的祖父刘彻便是古往今来最能识人的帝王,无论是三公将帅,还是郡守边将,甚至钱谷小吏,阴阳博士,汉武帝都能让其各尽其才。而霍光也具有同样的优点,文臣武将,干吏学者甚至专业工匠,这些人都能被霍光发掘并委以重任,最后发挥出超乎想象的作用。

“朝中尚有几位可用之人,这些人先帝也已经为陛下安排好了。如果陛下敢用的话,其实还有两人.....”霍光知道刘进的意思,自己这个弟子只是想听听自己的意见,选取几位真正的肱骨之臣。

“哦?是何人?”刘进急切的问道,这是他眼下最关心,也是最急切的事情。

霍光走后,朝中便是群龙无首的局面,原本还有个桑弘羊,不过他最近的态度有些奇怪,似乎心思并不在朝政上,并且已经好几次称病没有上朝了。眼下刘进最需要的就是一个能够总领朝政的三公之选。

“司马迁老成持重,行事稳重大度,司马氏又世代为汉臣,此人可坐镇中枢,若陛下不惧天下质疑之声,可使司马迁为丞相。另外苏武年富力强,忠勇果毅,见识之广博天下无人能出其右,此人乃出将入相之才,若有外事可使苏武决断。其实这二人我在已为陛下培养多年了......有此二人内外相辅,朝堂自当无忧。再有张安世、上官桀等人,陛下朝堂实则人才济济。”霍光继续说道,却是为刘进推荐了司马迁和苏武。

“老师大恩......学生惭愧.....”刘进还未表示,却是刘细君看着霍光即惊讶又感动的说道。此刻她的眼睛竟微微有些湿润了,当她听到霍光说从几年前开始,就在河西培养司马迁和苏武,其实是为了让这二人在长安辅佐刘进时,作为一个女子,她的心确实已经被深深的触动了。

“另外......陛下可调回王元,只要有此人在,可保陛下万全!”霍光没有与刘进和刘细君说什么煽情的话,而是继续提到了另一个人。

“老师不会带走扬武侯?”刘进也是有些不敢相信的问向霍光。这个王元连汉武帝都不敢用,因为此人为将实在太过厉害了,关键是此人又只忠心于东方朔和霍光,至使这个旷世奇才至今还被搁置在朝鲜。

“他是大汉臣子,就让他留在本属于他的地方吧......”霍光对王元也很是喜欢,不过他没有什么收集癖好,不是所有的名臣武将都要收归麾下。

“那渔阳上谷的八万骑兵?”刘进有些喜出望外的样子,他又向霍光问到了北部边郡上霍光那八万精骑。这支军队也是如今大汉和长安的心病,让一个诸侯王的军队摆在边郡,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待我返回河西之时,便会传令这支军队退回居延泽。”霍光心中似乎早有定计,刘进一问他便答道。

一听霍光会将军队撤走,刘进更是喜出望外。于是连忙说道:“待老师撤走安阳国之军,朕便下旨让扬武侯驻防渔阳上谷一线。”

“这些事情陛下安排便可,匈奴已不足为虑!”霍光自信的说道。

刘进微微一愣,这才想起。原本大汉的心腹大患匈奴,如今已经名义上向大汉称臣了。“不知朝廷往后当以和策略对待匈奴?”刘进继续问道。

“臣会在有生之年助乌雅一统匈奴,或可保两族百年安宁。”霍光继续说道。

“老师也没有一劳永逸之法?”刘进有些失望的问道,匈奴是大汉心腹,两族之战已经延续了数百年,能一劳永逸彻底消灭匈奴或让其永远臣服是每一个统治者的愿望。

“哪有真正一劳永逸之法.....即便羌人被困雪域,或许数百年后他们便能再次走下高原了。只有自己强大才能保证不被超越,对于匈奴也不可能屠尽,不过有几个方面陛下日后需要注意一下。”霍光摇着头笑着说道,一个人能够看到几年十年后已经很了不起了,能够影响百年便可以称为伟大了。至于更遥远的变化谁也无法保证。

“请老师明示。”刘进恭敬问道。

“陛下需注意,严防胡人内迁,如今边郡凋敝,不仅是大汉,连匈奴等部也举步维艰。恐怕不久的将来会有大量外族归附,陛下切不可完全以外族充实边郡,此乃引祸之源,不可不防!”霍光神色严肃的郑重说道。

“学生记下了!”刘进认真的说道,虽然不知道霍光为何如此警惕胡人内迁,但还是将之记在了心里。

“即便真到了需要内迁胡人的时候,也需严格控制比例,汉民至少要两倍于异族。请陛下务必谨记。”霍光深知后世那段数百年的黑暗时期是如何造成的,对于没有发生的事他也无法掌控,甚至现在也还难以影响到那么长远,但是他也希望自己在刘进这个大汉皇帝心中埋下这颗种子,或许会对未来产生一些积极的作用。

“另外.....对于大汉周边各蛮夷藩国,陛下可对其推行大汉文化,只需徐徐图之步步蚕食,毁去他们原本的文化与信仰,将他们彻底汉化。这个过程会很长很慢,不过只要几代人坚持下去,大汉将无外族之忧。这其实才是真正的一劳永逸。”霍光继续说着,将他心中的一些想法说了出来。

以前的霍光在对于异族态度上,通常就是杀戮与驱赶。不过霍光也知道,这种方法只是一时痛快,可解一时之患,却无法根本上解决隐患。要想彻底解决只有进行文化灭绝和种族融合,最后整个大汉疆域之下便再无异族,所有人从血脉灵魂之中都变为汉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大蓝书【dalanshu.cc】第一时间更新《大汉封疆》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大汉封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蓝书只为原作者庄不缺的小说《大汉封疆》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庄不缺并收藏《大汉封疆》最新章节。
大将
大将

他来自当今,却回到了过去,他十八岁参军开始了他戎马一生,他从普通战士成长为共和国上将,从远征域外到横马东南亚。他“故土未复,军人之耻”为激励他一生的动力,他要亲手打造自己心中的山河,马蹋之处皆为国土。

红色十月 连载 519万字

笼中雀
笼中雀

晋江金牌推荐vip2017-11-13完结总书评数1854当前被收藏数5233魏国摄政王萧骏驰,求娶齐国公主姜灵洲。姜灵洲知道,此去他乡,远嫁敌国,怕是要郁郁此生,做一只老死宅内的笼中雀。但是……萧骏驰爱妃,请出笼。姜灵洲笼里挺好的,妾身懒得出去。谁是谁的笼中雀,并不好说~一句话摄政王与他的小仙女互相驯养的故事。阅读须知1.1v1,he,双处,甜宠不虐。2.全文架空,谢绝考据。内容标签甜宠主角姜灵

Miang 连载 65万字

秦吏
秦吏

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与下,历史有何改变?秦始皇固有一

七月新番 连载 527万字

黜龙
黜龙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榴弹怕水 连载 497万字

覆汉
覆汉

负大任,回千年,群雄并起三国乱,逞义气,斗江山,逐鹿中原起烽烟,狂风起,旌旗卷,刀关剑影月光寒,图天下,留美谈,万里山河碧血染。一个古汉语专业大学生坑爹穿...

榴弹怕水 连载 503万字

大散修
大散修

独自摸索,独自前行……修真究竟能达到怎样的高度?

庄不缺 玄幻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蓝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6-02 05: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