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阿父不容易(求订阅)

大汉储君 青春唤不回 加书签

天才一秒记住【大蓝书】地址:dalanshu.cc

“阿父是问兴衰之事乎”刘盈试探着问道。

刘邦呵呵道:“没错,就是兴衰之事,你这个竖子一贯能言善辩,今天朕就要瞧瞧,你能说出什么道理来”

刘盈略微思忖,竟然道:“阿父,您想问的是哪一家的兴衰”

这下子吧刘邦弄得不会了,“哪一家还有第二家吗”

刘盈点头,“有!”

他环视周遭,目光划过在场所有人,而后才缓缓道:“盈年幼,经历的尚且有限。但我知道,在场诸位仲父,和阿父一样,几乎都经历了秦始皇一统六合,又一起杀入关中,灭了秦国。这是第一家的兴衰。项羽杀入关中,分封诸侯,号位西楚霸王。如今又被阿父消灭,身死国灭,这是第二家的兴衰。”

刘盈轻咳一声,“我以为以古鉴今,每一次的此兴彼落,都会有无数的教训可以汲取。如今阿父登上帝位,大汉初建,百废待兴。如何才能长治久安,怎么做才能富国裕民,安定天下……这是我大汉君臣上下,急需讨论清楚的一件事。”

刘盈缓缓道:“只有弄清楚了此事,知道了来龙去脉,才能制定适当的国策,才能恢复民生,兴旺国家……总之,千头万绪,需要理出个头绪才是。”

刘盈说完,再看在场的众臣,尤其是文官这边,各个眉头紧皱,若有所思。

确实,他们都经历了两场兴衰,一個是秦朝,一个是项羽……这两场到底能给大家伙什么教训,还真是值得思考……

“太子,始皇帝残暴不仁,毁人社稷,滥用民力。又推行郡县,无有宗室屏障,孤立无援,因此二世而亡,实在是咎由自取。”

说话的人正是叔孙通,他这番话,也几乎代表了当下的主流观点。

刘盈含笑点头,“先生学问精深,你所说这些,我不敢驳斥……但我想问问先生,秦国就真的一无是处吗”

叔孙通一怔,“太子,您的意思”

“我的意思是秦国总是做对了一些事情吧!”刘盈道:“如果秦国做得都是错的,那被秦国灭掉的六国算什么?明君贤臣,精兵猛将,物阜民丰,为什么是秦国灭了六国,而不是六国灭秦”

刘盈感叹道:“秦国最初只是个不起眼的边陲小国,野蛮落后,四周蛮夷环伺。前几任国君都是筚路蓝缕,辛苦创业,出生入死,才打下来安身立命的土地。”

“随后秦国国力日渐增强,不断开疆拓土,攻占东方诸国的土地,壮大国力,以至于横扫六合,一统华夏。”

刘盈道:“我说这些,没有吹捧秦国的意思。我师子房先生,和秦有灭国之仇,又曾经刺杀始皇帝。但我和师父聊天,他也说抛开国仇家恨,单看始皇帝,确实一代雄主。”

“秦国举世皆敌的时候,一步步走向强大,并吞六国。而秦国一统天下,兵锋强盛,放眼四海,无有敌人的时候,却又迅速衰败,二世而亡。”

“秦何以兴,又何以亡”

刘盈感叹道:“这是两道题,也是一道题。我以为应该穷尽天下才智之士,尽快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只有弄清楚了这个,才能更好治理大汉。不然,我们也会犯同样的错误,重蹈覆辙!”

叔孙通一边听着,一边思索,只是这道题实在是太大了。让他指出秦朝的弊端,自然可以。但是让他说秦国做对了什么,还真需要一番功夫。

刘盈的问题,还真是角度刁钻啊!

“太子,臣,臣也说不好。”

刘盈笑道:“说不好不要紧儿,这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楚的,随便泛泛而谈,反而轻佻了。我以为谁能回答这个问题,谁就是新的学宗,诸子百家,谁能讲清楚此事,谁就是当世显学,治世的学问。”

咕嘟,叔孙通猛地咽了口唾沫,傻傻看着刘盈。

不对啊,太子一向亲近儒生,言谈之间,对孔孟两位夫子都极为尊重。

叔孙通一度以为,只要顺利扶持刘盈上位,儒家就是当之无愧的显学。

可今天太子的话怎么不一样了

还要诸子百家一起来答题,这算什么

难道我们都错付了吗

叔孙通一脸懵……大有被渣男甩了的既视感。

而文臣这边,好几个人都差点笑出声。

尤其是陈平,他早就看出来了,这位太子,论起奸猾之处,犹胜其父!

陛下是只要有用,屈伸下士,什么都干得出来。

解衣衣之,推食食之,能让你感动到落泪,恨不得替他肝脑涂地。

刘盈本质上也差不多,但他做事更加丝滑柔顺,不着痕迹……和项羽争天下的时候,刘盈对待儒士极为尊重,待之以礼,甚至不惜直言犯上,跟陛下争执。

但是如今项羽没了,转入治国。

刘盈借着反思秦国兴衰,直接把百家都拉了出来,摆出一副谁好用就用谁的架势。

儒家这边算是结结实实吃了个大亏。

但他们能怪太子殿下吗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大汉储君》转载请注明来源:大蓝书dalanshu.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大汉储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蓝书只为原作者青春唤不回的小说《大汉储君》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春唤不回并收藏《大汉储君》最新章节。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天保十年,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自弹自唱,伴奏曲响起,怪诞,荒唐,恐怖,绝望且痛苦。这一年,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故事便开始了。

历史系之狼 连载 216万字

太子妃养成手册
太子妃养成手册

晋江vip2017-10-27完结总书评数155当前被收藏数1453傅采蘩家遇不幸,被淑妃娘娘接入宫中。本想好好养大,给一岁的小儿子做媳妇,哪料到长大后却被大儿子给截了胡。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太子哥哥欺负我。当日,太子被揍。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公主姐姐抢走了我的漂亮裙子。当日,公主被揍。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先生布置的功课好难。赵恪嗯,那三哥哥帮你写。没有什么是三哥哥搞不定的,除了一个太子之位。直到有一天

柳绪琬 连载 32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朱楼醉茶 连载 42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凤凰北斗 连载 138万字

承汉
承汉

当群雄落幕之时,谁来传承强汉之风!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一樵夫突然冲出,众人误以为刺客。自此,匡扶汉室的大业中,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又名:《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开局刺杀刘备》

会翻书的笔 连载 24万字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蓝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12-21 18:4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