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狐》转载请注明来源:大蓝书dalanshu.cc
法庆事件,又称为法庆之乱、大乘教起义,是由北魏僧人法庆主导的一个历时两年的民变,被北征都督元遥平定。
南北朝时期的北魏佛教盛行,而僧人内部政治、经济地位相差悬殊。北魏孝文帝即位后,佛教内部的派系斗争日益明显地表现为社会阶级的斗争。最高统治者有时支持某些僧侣讲道说法,又严禁另一些僧侣聚徒传教。部分僧侣颂扬明君有道的同时,另一些僧侣却公然毁寺烧经,举兵造反。
延兴三年(473年)沙门慧隐反。太和五年(481年)沙门法秀于京都平城举事,参加者有官僚大族,更多的是平民和奴隶。十四年(490年),沙门司马惠御自称圣王,起兵攻克平原郡。延昌三年(514年),沙门刘僧绍起兵于幽州,自称净居国明法王。这些叛逆往往也是宗教上的异端,遭北魏政府的残酷镇压。在刘僧绍起兵失败后一年,爆发了更大规模的大乘教民变。
延昌四年(515年)六月,冀州(今河北冀县)沙门法庆、惠晖在渤海李归伯的支持下,率乡人起兵于武邑阜城。法庆以归伯为十住菩萨、平魔军司、定汉王,自号大乘,自命为“新佛”,创“大乘教”。所谓的“新佛”就是引用佛经中“弥勒下生成佛”之说,“弥勒佛取代释迦牟尼佛下凡救世”等思想。
法庆生性残暴,一反佛教五戒戒杀的原则,力倡“杀人作乱”,曰“杀一人者为一住菩萨,杀十人者为十住菩萨”,对佛教僧侣亦极为残酷,传言“新佛出世,除去旧魔”,烧寺院,焚经像,杀僧尼。“屠灭寺舍,斩戮僧尼,焚烧经像”,“又合狂药令人服之,父子兄弟不相识,唯以杀害为事”。
大乘军攻克阜城,杀县令,于煮枣城(今河北枣强)大败州军,斩乐陵太守崔伯驎。又回师北上,围渤海(今河北南皮北),克郡城。
冀州刺史萧宝夤遣兼长史崔伯驎讨之,大乘军在煮枣城(今河北枣强)击败州军,斩乐陵太守崔伯驎。此时州军人无斗志,屡被挫败。大乘军发展迅速,众至五万余。七月,北魏以元遥为征北大都督,率军十万,东下冀州。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魔帝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蓝书dalan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