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衙小食堂》转载请注明来源:大蓝书dalanshu.cc
“大人是怎么算出来的?又是怎么知道粮仓的米去了哪里?”
听到顾洵这样一说,昔瑶也被勾起了好奇心,赶紧问道。
“你看。”
顾洵拿起他刚才写写划划的纸,放在昔瑶面前。
“这上面第一排字,写的是粮仓曾经存放大米时,大米达到的实际高度。”
顾洵用手指给昔瑶看。
“这第二排字,是粮仓存放大米的房间,地上显示出的大米存放痕迹的宽度。”
“这第三排字,大米存放过痕迹的实际长度。”
“用这三排的尺度去求积,在比照大米占用的空间大小,就得出了粮仓曾经存放过的大米,到底有多少重量了。”
顾洵说的简单,昔瑶也听明白了,不就是求房间的体积,再除以定量粮食的体积,正好算出粮食的重量嘛。
但在古代这个时间,就有这种算法了吗?
昔瑶感觉顾洵果然聪明,但又有一件事,她想不明白了。
“大人,你怎么知道粮仓这么精确的尺寸?”
“也不算精确。”
顾洵对着昔瑶咧嘴一笑。
“只能说大差不离,我今天去粮仓时,悄悄记下来的。”
“你还带了尺子去吗?”
“肯定不是啊,我是用手丈量大米存放过痕迹的高度,又用步子丈量了存放大米痕迹的长与宽。”
“大人真是心细,佩服佩服!但是,不是说粮仓里没有粮食了吗?大人又如何知道这些数据大差不离的呢?”
“是粮食自己告诉我的。”
“粮食自己?”
看到昔瑶瞪大的眼睛,顾洵不自觉地用手拍了拍她的肩膀。
“粮食只要在粮仓存放过,比然会留下存放的痕迹。”
顾洵声调加重了些,“若是在粮食刚刚运走不久之后,这种痕迹更加明显。”
“运走?”昔瑶更加好奇了。
顾洵对着昔瑶点点头道,“粮仓的粮食确实刚运走没几天,墙上的潮气还没有下去。”
“粮仓的墙,是特殊的泥土砌成的,就是为了在潮湿的天气,吸走粮食上的潮气。”
顾洵连着说道,“前些天正好刚下过雨,墙上的潮气还在,正说明粮仓前些天还在,我摸索着潮湿的痕迹,记下了原来粮食存放的高。”
“大人高明!”
昔瑶才发现顾洵竟然如此会推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