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心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蓝书dalan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今年是一个丰收的年头,
沉甸甸的粮食堆满汴京每一户农户的谷仓。
晋国的大司空崔佑鱼开凿疏通了荒废已久的古运河鸿沟。
鸿沟从郑州以北的荥阳起经郑州连接引黄河同济水经过汴京,再入睢水。
肥沃的河水灌溉了沿途的土壤冲刷稀释了不利耕种的盐碱地。使得无数的“恶田”变为土壤肥沃的“良地”。
尽管因为时间短暂,效果还不是特别明显。
但汴京周边的农户已经喜滋滋的体会到了丰收的喜悦。
商船开始可以从汴京直接开到上游的郑州。再从荥阳改道黄河,或经沁水直接进入晋国本土腹地。
也可以南下经睢水抵达富裕的宋国,从那里运送来华美的丝绸和便宜的粮食。
汴京的码头日渐热闹,停泊的船只和来来往往搬运货物的脚夫们,形成了一派繁忙的景象。
街道上的商铺也一家家的多了起来摆出了品种丰富的南北鲜货。
离码头不远之处便是一个军营。
数名妇人和老者正抹着眼泪站在军营的门口和自己即将出征的家人告别。
一位年过五旬的妇人死死拽着儿子的手,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最后还是咬着牙,交代了一句:“不得,莫归。”
没有得到爵位,就不要从战场上回来。
尽管她心中极舍不得自己的儿子。
但他们一家人是从外地逃难来的,历经艰辛迁徙到汴京,自己的丈夫却在逃亡的路途中早早就没了。
家中上有病弱的高堂,下面还有四五个嗷嗷待哺的孩子。
虽然入晋国的籍贯,但只靠着分下来的那三十亩授田是远远不够糊口的。
如今只能指望这个唯一成年的儿子了。
只有他在战场上得了爵位,赏了田地,一家人的日子才有望过得下去。
她的儿子安慰道:“娘亲,莫要忧心,孩儿此去,必能挣一个上造的爵位回来,您和阿姊多辛苦些时日,拉扯着弟妹们,在家等着孩儿回来。”
那位母亲把怀中的冬衣塞进他的手中,哽咽着放开了手。
紧邻着这个营地的,是一个更役营。
这里的氛围就轻松活跃了很多。
营中多是一些年轻的少年人,他们的父母也正往他们手中塞着食物和冬衣,循循叨叨交代着琐事。
大军出征在即,但这些年轻的少年郎服的是为期一个月的更役,不用随军出征。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