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蓝书【dalanshu.cc】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一九八三》最新章节。
一大早,心急如焚的薛桂枝就背着小包袱走了。
丰源镇每天只有早晚两趟去市里的公汽,出发时间分别是早六点和晚四点,因为还要步行去镇里,所以薛桂枝赶了个大早。
送走了妈妈,张素琴也睡不着了,干脆起来做饭干活。
这两天天气热,大家都没什么胃口。张素琴索性煮一锅高粱米饭,再把前些天腌制的小鱼拿了出来。
高粱米个子不大,口感也算不上太好。但是将煮熟的高粱米饭盛放在盆里,倒上冰凉的井水泡上一段时间,米粒儿就会涨起来,不仅吃着凉爽,口感也是沙沙的。
而且最大的好处是,顶饱。
饭做好了,张素琴开始刷锅做菜。虽然现在还有些早,不过夏天吃点凉的咸鱼家人也没什么埋怨。
做完了这些她又喂了鸡,张相德也起来开始干一些家里的力气活。
忙忙叨叨就到了六点半,家里的几个孩子起来吃饭,然后背着书包上了学。
小学眼看着就要考试了,两个孩子最近也用功了不少。年级前十名可以得到一些奖品,虽然算不上什么好东西,但对于孩子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其实每年的三好学生评选也是有奖品的,不过张家的孩子从来没得过。就算是张素琴每年都是年级第一,也没见到过那张红色的奖状。
这时候人的荣誉感比较强,对这些奖状都很在意,连大人都不例外。而这些奖恰恰是老师说的算,当然看谁顺眼给谁。
这年头的人很奇怪,没有给老师送东西的,但是老师就喜欢那些家境好的。像张素琴这样的,在老师眼里顶多是个好学生,还当不了三好。
“放学就回家啊,别跟同学去河里玩,尤其是刚子,听见没?”
村子边上有条小河,水不是很深,但对几岁的孩子来说,足够致命了。张素琴自己怕水,因此也担心自家人,不希望自己的弟弟去那玩。
“恩。”刚子态度有些敷衍。
“大姐你放心,我会看着他的。”
二妹张素文一直是个听话的孩子,算是张素琴的小助手。她性格有些懦弱,但学习也还算好。
张相德因为自己没读过多少书,受了不少苦,因此对子女念书很是支持。张素文最后考了个中专,学习财会,毕业后在一个小工厂做会计,生活也还算幸福。
张素刚憋了憋嘴,背着书包跟着姐姐出了门。
张素文比张素琴小三岁,今年要读初中了,张素刚下半年读四年级。
这时候的小学是五年制,初中三年制,义务教育一共八年。张家堡的小学就在村子里,不算很远,不过中学就不同了。
丰源镇算是个大镇,一共有二十九个村子。因此为了方便孩子们上学,一共有三所中学,分别命名为丰源一中、二中和三中。
一中就是张素琴的女儿赵佳琪读过的学校,不论是师资力量还是教学条件都要好于另两所中学,不过距张家堡最远,基本没有这边的孩子去那读书。
二中也不近,不过因为邻着两个大型村落白莲村和水源村,生源最多。那里的人也比较有钱,学校的校服还是学生家长捐的。
三中就是张素琴所在的中学,只有几间小平房,每个年级也就一个班,每年大部分人都会落榜,跟前面的两个学校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不过张素琴没有为这个担心,据她所知,今年市里下了新政策,要整合师资,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浪费。丰源镇的18所小学合并为11所,3所中学合并为1所。
不过事情总有两面,虽然学校好了,但是离家也远了,每天要走几个小时不说,家里的事情也没办法多帮忙了。
这件事情她能看得开,也要归功于她45岁的心理年龄。帮助家里改善生活,仅仅是辍学回来干活只是下策,最根本的方法是改变自己的命运。
自己的力量大了,能做的事情也就多了。
又是一个平凡的一天,农家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下午三点,张相德还没回来,两个读小学的孩子还没有放学,而小淘气张素心不知跑到哪里去了,估计是跟李家的孩子在一起。
正在看书的张素琴听见后院有孩子说话的声音,诧异地站起身走了过去。
张家是典型的农家小院,因为是张素琴爷爷留下的房子,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开垦,所以面积还算大。前院一般种些需要勤浇水的蔬菜,后院一般是毛豆土豆之类的。
毛豆就是黄豆,只不过在没有完全成熟之前是绿色的,而且豆荚有不少毛毛,因此大家都叫它毛豆。
这些作物都是可以做粮食的,因此张家人也非常小心,特意在后院围了栅栏。栅栏不高,只是些芦苇用草绳连在一起的,因此也不是很结实。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制霸超级碗》【书仙文学】《洛杉矶之狼》《庆余年:范府大宗师》《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要高考了,机甲到底怎么开啊》《噩梦使徒》【奇热小说网】
天才一秒记住【大蓝书】地址:dalanshu.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