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辣椒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蓝书dalan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天早晨,张素琴早早收拾好了,等着李家婶子来喊她。
因为是坐着牛车去的,所以一个上午估计就能回来,也不用带干粮什么的。
“琴子,走啦。”
“来啦。”张素琴应了一声,提着两个篮子就出了门。
一个篮子里放的是鸡蛋,因为夏天鸡蛋不好放,薛桂枝把鸡蛋都腌了。薛桂枝做体力活不擅长,但这些技巧性的东西她非常拿手,也许是没事的时候就总琢磨,渐渐的摸出了门道。
她家的咸鸡蛋虽然不能像咸鸭蛋一样蛋黄“冒油”,但煮熟了之后里面的蛋黄也是黄橙橙的,吃起来特别香。
另一篮子是干蘑菇干木耳。因为少见,所以不少人家愿意买。镇里不少人是上班的工人,也不差那两个钱。
赶车的是李婶的亲大哥,也是同村的,住在村南头,算是个外来户,这也是为啥两家都姓李的结了亲,他们可是一点亲戚都没有。
“大舅,舅妈,大姥,怎么你们一家都去啊?”
张素琴笑呵呵地打招呼,她非常喜欢李婶娘家人,两家也因为李婶的原因关系非常好。
自己没处对象的时候,李家还希望自己做他们家的媳妇,可惜后来李家小儿子——在外当兵的李庆宏没请到假,这事就没了下文。不过张素琴后来倒是明白了一些门门道道,估计这李庆宏也是不愿意。那时候经济复苏,思想浪潮正席卷整个大陆,年轻人都崇尚自由恋爱,对别人介绍对象有些抵触。
“一起去,琴子坐大姥身边来。”老太太今年六十五了,身体非常好,耳不聋眼不花,心态也乐观,不过她是个小脚,路走多了就累得慌。
“你带点什么东西去集上卖啊?”
“带了点咸鸡蛋和干蘑菇干木耳。”张素琴的手被李家老太太握着,可以感受到老人身上的温暖。
“哎呀,你劝劝你妈,鸡蛋留着给自己家大人孩子补身体,要是缺啥上我家拿去,我家劳动力多,干活啥的都拿得出手。”
拿得出手,就是很在行的意思。
张素琴一笑两个酒窝,耐心地解释自家的生活还过得去。说完了还讲了些自己弟弟妹妹的趣事,逗得老太太笑了一路。
李家的大孙媳妇就要生孩子了,这时候李老太太就爱听孩子的事。
虽然李家大舅牛车赶得稳,但乡下的土道凹凸不平,众人还是被颠的有些受不住。张素琴倒是还好,仗着年纪小身体好挺了过来,婶子和李家舅妈也都没什么大事,李老太太倒是有些头晕。
张素琴一边小心着鸡蛋,一边护着李老太太,一路上累得够呛。
“哎呦,这路,可真遭罪。”
“大姥你慢点,我扶着你下去。”
到了市集,张素琴将自己的篮子放在地上,转身扶了李老太太。
“我看这薛大姐真有福,生了这么个又好看又机灵的闺女,不知道便宜了哪家小子,我那臭小子就是生的太晚了。”李家婶子对这么好的姑娘不能做自己儿媳妇耿耿于怀,有些惋惜地叹气。
李家舅妈知道自己的小姑子可不是会说客气话的人,她说这张素琴好,必是此人入了她的眼,心中不由一动。
看着走在前面的小姑娘扶着老太太,李家舅妈拽了李婶子一下。
“诶,小姑你跟我说说这小姑娘。”
“这有啥说的,”李婶还纳闷,“一个村子住着你还不知道她咋地。”
“我知道,我不是想仔细打听打听嘛,你跟我说实话,这小姑娘咋样?”
李婶子反应过来,瞪大眼睛看着自家嫂子:“你是认真的奥?”
“嗯呐,我寻思我家老二、老三和老四年纪都算合适,这年头好儿媳妇不好找,遇见好的赶紧先定下来。”
“可人家小姑娘才十五……”
“哎呀,我家那几头小倔驴最大的不也十八,最小的跟她同岁嘛,先相处着呗。”
李家婶子寻思着也对,反正这事在农村也常见。就是功利点说,定下来之后张家也算有了劳动力了,不过……
“我得跟你说明白,这张家大丫头以后是要出去读书的,你可想好了,这事到时候咋办。”
李舅妈一听这话,有点犹豫。
“那再看看吧。”
李婶子也没说什么,只是有点可惜,也不知道会不会有进展了。
因为来得早,大家都占了个好位置,很快就开了摊。
李婶子家也拿了些鸡蛋,不过却是生的,还有一些院子里的菜,芸豆、豇豆、茄子、黄瓜和辣椒,一看就是今天早晨新摘下来的,上面还带着露珠。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