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蓝书【dalanshu.cc】第一时间更新《困帝台》最新章节。
五年前的陟岵亭。
杜慎今日未着官袍,一袭广袖襕衫被风鼓动,猎猎有声。京郊风大,吹散了他耳边的碎发,露出了几点灰白。
晏泠音盯着那灰白看了许久。
“先生,”她终于忍不住开口,“谢小将军不知何时能到,您前两日劳心劳力,着实辛苦,不如先回去歇息,等明日他入城后再见也不迟。”
时至傍晚,天际已现出了瑰色的霞彩,远近的一切都被罩在柔和的辉光下。杜慎的肩头也被染上了暖色,他没有回头,只轻摆了下手,示意无事。
此情此境,让晏泠音看得心头发酸。
杜慎近来心绪欠佳,因为在朝堂上与他针锋相对的不是别人,正是他曾倾心相待、视为知己的旧友安漼之。他们为赈灾之事连吵了两日,直到连晏懿都听不下去,袖摆一拂喊了退朝。
她不知道杜慎为何执意在此等待谢朗,但她能隐约感觉到,他不想让这次会面被旁人知晓。
那个旁人里包括安漼之,甚至包括江渊然。
“殿下,对谢小将军了解多少?”
杜慎这句话问得突然,晏泠音怔了一下才答道:“小将军久居边地,甚少南下,学生只知他和崔家交好,也很得皇祖母欢心,每次来京都要入宫觐见。”
杜慎抬眼望着已褪成浅紫的天色,叹了一声:“崔家高门华胄,只怕小将军心不在此。”
晏泠音垂首恭聆。
杜慎不喜招摇,与朝官也素少往来,但这不代表他闭目塞听,不闻不看。他在吏部待得久,尤其善于识人用人,官员们的学养、家世、性情,但凡他能了解到的,都毫无保留地告诉了晏泠音。
“谢初原当上将领之前,是北域的一方游侠。他任性使气,仗义轻财,周济地方贫困,在当时便颇有声名。一次偶然,他救下了当地的大族白氏的公子,两人义结金兰,同游庸、乐等北地山川,彼此唱和的诗篇甚至传到了京师。世人皆知谢家和崔家交好,可谢初原结交崔少丹,已是在他领兵数年之后了,他和白氏的情谊之深,绝不在崔氏之下。”
那些酬唱之作晏泠音并未读过,早在她记事前,它们便因不知名的原因而被禁毁。可杜慎是读过的,他当时尚且年轻,深深震撼于诗中瑰奇的北地风光,也曾暗暗许下心愿,有生之年,定要去北地游览一番。
“白氏?”晏泠音惊讶道,“那位亡故的刺史白松言……”
杜慎微微点头:“小将军护送的,正是白公子的后人。”
日将西沉,他额上的皱纹映着日光,显得分外清晰:“谢初原娶了白家的小姐,自此便安定下来,不再四海为家。后来北地起了烽烟,他入了行伍,慢慢攒下了功名。陛下登极之后,将他拔擢为大将,但也是从那时起,白家开始衰落了。”
蔚州干燥的秋夜里,一把大火烧毁了白家的宅院,白公子和回家省亲的白小姐都葬身火海,只留他送去庄子里的一双儿女幸免于难。谢初原上书请求辞官,但被晏懿驳回了。当时边地纷扰不断,他日夜奔波于战场,和他酷肖亡妻的幼子聚少离多。
因此,谢朗是和白家兄妹一起长大的。他很少待在泾州空荡荡的家里,更喜欢跑去蔚州,和白松言挤一张狭小的床铺。白松言不愿寄人篱下,他当时的身量还不到谢初原腰际,却婉拒了谢初原让他搬到谢家居住的提议。他靠着白家残留的产业养大了妹妹,自己也勤苦读书,谋到了官职。
“可是先生,”晏泠音听到此处,不禁疑惑道,“照您说的,白刺史应当是个坚韧有骨气的男儿,那他为何会在署中畏罪自缢,罪名还是……”
通敌。
这两个字是一生都无法洗去的污点,不论真假,在沾上它的那一刻便注定了白家的败亡。白松言的死坐实了他的罪名,甚至不需再出动专案组彻查。白家被抄,白松言曾百般呵护的小妹不知所踪,他在蔚州的亲朋故旧无一敢前去吊唁,唯有谢朗替他殓了骸骨,照他的遗愿将他带回宛京。
宛京是白氏入籍蔚州前的发家地,亦是白家祖坟所在。白松言的父母尸骨无存,而他允诺过要代父母还乡。
杜慎的唇抿得很紧。他没有看晏泠音,绚烂的霞彩落到他眼中,化成了极幽深的一点。他是真的老了,老到在漫天彤云里看见了自己的桑榆晚景,在往事的叙说中咂摸出了难抑的悲凉。
但他的学生还年轻,她和那位远道而来的小将军一样,有着力挽狂澜的能力。他们会如云霞蔚起,描画出大梁中兴的将来。
天际驰来一匹通体浑黑的骏马,原本只是一个小点,逐渐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晰。夕阳将马背上的少年映成了剪影,他沿着蜿蜒的山道策马而下,像是水墨画卷遽然舒展,画中人破出画幅,转瞬便来到了眼前。
杜慎几步走下亭阶,立在道旁相迎。柩车走得慢,还落在夕阳的余辉里,谢朗已打马进了暗色的树影。他来至亭前,像只轻盈的墨蝶翻身下马,眸光扫过杜慎,又扫过他身后男装打扮的晏泠音。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大蓝书】地址:dalanshu.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